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川中BM镇民俗整合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优化、人口流动较频繁的社会结构化转型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并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BM镇是“出门打工为主,种地养猪为辅”的劳动生产模式,由于在家务农根本不赚钱,所以村里劳动力严重外流,形成典型的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孤守阵地这一现象,农户经济来源也大部分是家里中青年的外出务工收入。访谈发现,BM镇外出的农民工大都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因为那些地方有较为可观的收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家乡的民俗活动,这使镇中本应呈现整体衰败的各项民俗事象因大量外出农民工的“反哺”而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可以说,他们的“反哺”行为推动了乡村民俗活动的发展。

(一)经济反哺现象

BM镇自然环境较为恶劣、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2010年后政府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将公共用地出租等一系列方式整合资源,该村当下交通便利、贸易兴盛。政府采取与民间合资的办法修路,使许多人家的门口有了水泥路。从政府权责方面来看,修路属于基础性公共设施,是当地政府的职责与义务。但是由于民间民俗活动的保留与传承——毗卢寺庙会的兴盛不衰,很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都会去许愿,之后经多年努力,衣锦还乡时,就要前去还愿,这时的乐捐就会很可观了。由于道路不便,许多经济较为宽裕的乡民(包括外出农民工)开始筹钱建路,并形成一个管理委员会与政府协商,最终修通了镇中心前往毗卢寺的道路。据调查,这些资金约有八成来自乡民的筹集,还有些乡民捐献了自己的土地、山头、田地等。捐助的乡民有当地留守村民、外出农民工和一些私企老板。该镇的农民工“经济反哺”作用于庙会,在修通了道路的同时也起到稳定当地社会心理的作用。对公益事业包括毗卢寺的捐献,外出农民工大都愿意,当然,多少由他们的心意而定。正如受访者WJG说:“修桥补路,都是我们最喜欢的,为后代图方便。以后去毗卢寺也方便。”WJG,男,65岁,普通村民。

(二)族群、民俗圈的反哺与整合

该镇有个较大的宗族祠堂,即蔡氏祠堂。该区域主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全镇20%的人都是蔡姓族人,宗族意识影响较大。对于蔡氏乡民而言,宗族文化自小耳濡目染,在他们心里对宗族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他们团结、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该镇一直被传为佳话。至今,外出农民工虽多,但他们对宗族的归属感还是很强烈,尤其表现在修缮宗族祠堂和提供资金支持本族小孩上学上。农民工外出务工一般是亲戚带亲戚,访谈显示,大约70%的蔡氏族人都在深圳一带务工。许多族人聚集在某一城市甚至同一工厂劳作,他们形成了鲜明的族群互助链:年龄稍大的农民工在回乡过节或是回乡举行宗族祠堂修缮仪式后都会带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出去。这样的互助链可以解决族人生存、亲属就业的困难。而每过几年宗族就会举行较大型的宗族事务,如修谱、修祠堂、建庙、劝学、助学等,很多外出农民工都会回来投身其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蔡氏族人对本族公共事业及未来人才的培养都十分尽心,正如今年春节回来的LQ说:“我们老一辈出去再怎么苦都无所谓,只要能把宗族发扬光大,能把那些晚辈送去读书就对了。”LQ,女,52岁,进城务工人员。

该镇较边缘的其他区域还有一些以业缘为基础的民俗活动圈。A村的张师傅是远近闻名的艺人,他会雕刻菩萨、给菩萨“穿金”穿金,当地方言,系为新塑菩萨开光。等一系列礼佛仪式,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民俗文化圈。陈华文:《论民俗文化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张师傅的技艺在过去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现在政府大力提倡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活动,不但摘掉了“迷信”的帽子,还将他特聘为毗卢寺的旅游顾问。在一些重大的日子里,张师傅会率领众弟子在该寺进行民俗活动表演。全镇有什么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动也都会请张师傅前去。现在甚至有很多没能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前去向他拜师学艺。

(三)构建乡土记忆的文化反哺与民俗整合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反哺”就是“反向社会化”,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作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互补的两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式。王培刚:《进城农民工家庭中文化反哺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成因》,《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当今时代这种后喻文化现象在出门在外的农民工中显得尤为突出。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第466页。在BM镇,外出农民工是该镇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上较上一辈更高,大多完成了高中教育。他们对该镇的文化反哺体现在民俗活动方面则认为参与民俗活动应该有更多元且更现代化的因素。以婚姻习俗和交通习俗为例。首先,在婚姻习俗上,他们力求与外界的习俗相同,不在家中置办酒席而去镇上酒店办。而因有在外的经历,更多时候,他们极力劝说家人取消对自己的相亲习俗,力求恋爱自由。其次,在交通习俗上,以前大家都是过着“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落后生活,现在年轻人开始教老年人使用高新科技,如手机、摩托车甚至小轿车等。外出农民工的社会文化反哺,不知不觉间已经在重构着他们对乡土的记忆。当然,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王力尉:《浅析民俗文化的特性、现状及传承策略》,《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16期。对老一辈而言,他们的民俗观念是很难改变的。受访者蒋涛就说:“有些老年人嘛,去毗卢寺非要走路,说的是走过去才诚心,我们年轻一点的都是直接坐车过去。有时候没办法,他们一个人走又让人担心得很,还不是要陪着一路走。”JT,男,24岁,市区理发店老板。可见,尽管有了较为发达的物质基础,但在老一辈的心中,对于一些民俗活动的参与方式仍然是难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