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民俗“反哺”行为与乡土文化认同研究
——以川中地区BM镇调查为例
一 引言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随着农民工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大,学者加强了对他们的研究。
社会文化认同对农民工研究来说一直甚为重要,其内涵十分广泛。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社会认同是在相关文化特质基础上的建构过程,是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社会群体并实现自我归类的过程,是对周围群体和环境的态度。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城乡双重外推力作用下,身心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徘徊,没有真正的归属感,越来越被“双重边缘化”。一方面,他们面临城市定居不下来,乡村又难以回去的状况。这种状况将逐渐让农民工群体在自身的社会定位上产生怀疑,导致定位模糊,出现“认同模糊化”等困境。这种“认同模糊化”导致该群体处于受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双重制约的中间状态。他们对自身社会认同的丧失会使该群体对城市和农村都产生一定的隔离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认同家乡的民俗活动,向往着回到家乡去享受民俗生活。王剑的博士学位论文论述了民俗节日对人们群体归属感的整合问题。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是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出自乡村的农民工虽然自身定位模糊,但对家乡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民俗活动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显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家乡的民俗活动,这使通过民俗探讨农民工身份整合成为可能。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农民工的乡土文化认同与社会自身定位正在随着社会转型而进行着调整。城市较之于农村的发展在物质与生存上迫使农民工背井离乡、常年漂泊在外;来自乡土社会的民俗之根却又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开启了一朵绚丽之花,时刻激励着他们回乡去享受民俗生活,并激发他们为家乡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的情怀。这使回乡享受传统民俗的农民工对民俗传承与发展的“反哺”行为也就随之展开。
本文以四川省川中地区的BM镇为研究对象。该镇地理位置特殊,距离市中心城区30多公里,距离区政府中心30多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耕地面积达36468亩,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共有2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该镇人口43555人,外出务工人员达81.2%。该镇保留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民俗活动——毗卢寺庙会,是西南地区民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BM镇,正在经历着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现代生活与传统民俗生活的相互融合、调整、变化,对其进行研究可作为当下民俗“反哺”的一个典型参照。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深度访谈法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访谈对象包括10名在外务工青年、10名务工中年人所在的家庭成员及其本人,另外访谈村民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