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博士论文中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马克思关于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准备工作是从1839年年初开始的,论文写作主要集中在1840年下半年,于1841年3月底结束。之所以把伊壁鸠鲁哲学确定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因为牛顿的机械决定论在当时十分流行,人们倾向于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来,都可以用力学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而马克思就是要借助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分析考察,批驳机械决定论,从而探索人的自由独立价值问题。
一 批驳机械决定论,肯定人的自由独立性
传统观点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模仿,并无创新之处。但马克思通过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驳斥了前人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错误定位。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指出,伊壁鸠鲁把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原子直线式的下落运动,二是由原子偏离直线而引起的运动,三是由原子间互相排斥而引起的运动,而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其中的第一和第三种,对第二种形式的运动并无说明。可见,由原子偏离直线而引起的运动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运动思想的重大修正,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也因此与德谟克利特的有着本质区别。
那么,什么是原子偏离直线而引起的运动?这一运动又有什么直观意义呢?我们先来看马克思的这一段重要论述:“原子否定一切这样的运动和关系,在这些运动和关系中原子作为一个特殊的定在为另一定在所规定。这个意思也可以这样来表达:原子脱离并且远离了与它相对立的定在……这一点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即与原子发生关系的定在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因而也同样是一个原子,并且由于原子本身是直接地被规定的,所以就是众多的原子”,“如果原子不是经常发生偏斜,就不会有原子的冲击,原子的碰撞,因而世界永远也不会创造出来。因为原子本身就是它们的唯一客体,它们只能自己和自己发生关系;或者如果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述,它们只能自己和自己相撞,因为当它们和他物发生关系时,它们在这种关系中的每一个相对存在都被否定了;而这种相对存在,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就是它们的原始运动,即沿直线下落的运动。所以,它们只是由于偏离直线才相撞”。也就是说,原子的偏斜运动是对直线运动这个定在的否定。通过偏斜运动,原子否定了同他物的一切关系,从而确立了与原子本身的唯一联系,也正是偏斜这一“原子规律”在原子的排斥中实现,才使得原子间产生相互冲击与碰撞,由此创造出世界。可见原子偏斜运动意义之大。而德谟克利特之所以忽略了如此重要的偏斜运动,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赋予原子以形式的规定性,原子本身缺乏能动的原则,原子运动当然就只能是一种强制的运动,一种完全由必然性所控制的运动了。伊壁鸠鲁则对原子的性质做了细致的区分,他用直线运动表述原子的客观性、被制约性,用离开直线的偏斜运动表述原子的能动性。其中,偏斜运动充分展现了原子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反映了它与其他原子的内在差别。可以这么说,直线运动和偏斜运动实际上是伊壁鸠鲁原子概念中所包含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伊壁鸠鲁用它打破了德谟克利特对原子认识的机械性和局限性。
那么,马克思区分两位哲学家原子论的目的仅仅是证明原子的特性吗?显然不是。对于马克思和同时代的哲学家们来说,形而上学的问题仍然是哲学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中十分关键的一个便是,人的自由的可能性。或者说,形而上学困境的背后实际隐藏着的是人类的“自由—自然”的困境。人类是否拥有自由?人类的自由以及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又该如何体现?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会着力辨析两位哲学家的原子论。他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原子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继而探讨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行动的自由,从而恢复人本身的独立和尊严。他把原子当作自我意识的化身,“正如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一样,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而原子的三种运动形式,尤其是偏斜运动,实际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自我意识不仅仅有其客观性,还包含着个体性和独立性,是自由的自我意识;并且,自我意识不是抽象的,是感性的、经验的。在这里,原子的自由印证了自我意识的自由,而自我意识的自由则进一步预示着人的自由。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但是,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他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对的定在,即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因此,它是同那种把自己看作是直接存在的东西、抽象个别的东西的自我意识相适应的”。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再是纯粹自然的产物,就必然要打破相对定在对他的支配。这种相对定在代表的是自然本能的欲望和其他一切纯粹自然的力量,当人还受着这些自然力量支配的时候,人与自然是直接同一的,人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而只有通过自我否定从而最终否定了对他物的一味依赖、受限,真正的人才能得以实现。总之,人是作为具有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存在物而存在的,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充分必要条件。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虽然赞成伊壁鸠鲁关于自我意识和人的自由与独立的观点,但根据他当时所接受的黑格尔哲学对自由问题的辩证理解,马克思显然不能同意伊壁鸠鲁将自由绝对化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自由并非没有边界,自我意识的自由不应该和自然界的合理性相对立,而应该与它相一致,“只要我们承认自然界是合理的,我们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就终止了。自然界不再是我们的意识的界限……只有当自然界被认为是不受自觉理性的约束而完全自由的,而自然界本身被看成是理性的,自然界才成为理性的完全的所有物”。纵然不能如德谟克利特般墨守意识的客观性,进而以自然为中心,把人放在从属于自然必然性的位置上,因为这样会使人类面对无穷的自然界时像掉进无底的深渊,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但也不能像伊壁鸠鲁那样,无限放大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把自我意识当作世界的中心。无论是强调人对自然必然性的绝对服从和追求,还是过分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抽离、独立和自由,都是不合理的。人的自由是以承认自然的合理性为基础的,但人又不应被束缚于自然之中,完全受自然必然性控制、动弹不得,人是具有自由独立价值的。这一自由独立价值表现在,当人们摆脱了纯粹自然力量的支配后,对自然发挥的能动作用上。
二 人有思想上的自由,更有行动上的自由
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中得以显现,那么,它是人唯一的独立性特征吗?答案是否定的。
马克思首先指出了伊壁鸠鲁自由观的缺陷:伊壁鸠鲁在用原子的独立自由性来比拟人的独立自由个性时,采用的是一种否定的、消极的方式,其坚持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逃避不合理的现实世界,而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不能实现“定在的自由”。例如,他将人分为哲人和人,当谈到哲人特有的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时他说,哲人不关心农业生产,也不参与公共政治活动,而是远离嘈杂的生活,拒各种诱惑于千里之外,哲人追求的是清心寡欲的生活,因为那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认清造成人类心灵痛苦的根源,可以为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的痛苦寻找到更好的办法。所以学习哲学和研究自然是件美差,“在学习哲学中,快乐会一直伴随着知识的增长过程……学习和快乐一道前进”。但即便如此,哲人的自由也是不完全的,仍多多少少不可避免地受到生活的干扰,能真正享有纯粹的平静的只有希腊艺术雕塑里的众神,因为它们生活在世界之外。由此可见,伊壁鸠鲁认为人们要想获得完全独立的自由,唯有回避现实。
马克思则不然。虽然同是强调自我意识,但马克思更看重的是自我意识和现实、哲学和生活、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主张自我意识要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自我意识必须变成实践的力量。“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的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自由也不是脱离现实的子虚乌有,真正的自由必须在与现实的斗争中获得。自由是思想上的自由,更是行动上的自由。因此,当人们面对大自然这个庞然大物时,不能任其摆布、消极退让,应该主动接近、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自然的潜能,并加以利用。反之,倘若人们的能动个性只限于思想意识,那么,仅就自然中的突发灾害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又或者,对开发自然的种种设想终因实践的不在场而沦为幻想,哪里还谈得上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鉴于此,一方面,应发挥好人的自由和能动性在现实中所转化而成的积极实践力量,认识自然、开发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发挥人的自由和能动性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创造相应条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自然的矛盾常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对此,不能按伊壁鸠鲁所设想的,让人们做希腊艺术雕塑里的神,对现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消极逃避,而要通过积极的革命改变社会现状,从根本上消灭造成人和自然激烈对抗的社会制度,从而为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创造相应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当然,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这一观点的阐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十分简单,但正如他在博士论文序言中摘引的普罗米修斯豪言所言,“你好好听着,我绝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强调主权在民,愿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精神跃然纸上。人的自由与能动性不应仅出现在精神世界,自我意识更不是衡量外部世界、外部自然的标准,对不合理现实不能止于理论批判,而应诉诸改变世界的行动。之后的现实证明,马克思正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
总而言之,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论述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初步阐明了他对人的自由独立价值的看法和人对待外部自然所应有的基本态度和立场。虽然其间的一些相关论证还有唯心主义的烙印,带有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味道,但我们已然从中看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必然性和独立性等,都可以最终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起来,这不得不说是马克思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