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书章节结构
本书共有八章。
第一章提出本书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有些同盟在共同威胁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却解体了,特别是弱国为什么退出不对称同盟。同时,批判性回顾已有的同盟解体研究文献,探讨它们的贡献和不足。
第二章对同盟形成理论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批评,并希望从同盟形成研究历程中获得同盟解体理论构建启示。在过去几十年中,同盟形成理论主要有两大发展,一是在研究“为什么形成同盟”这个问题上,存在从“势力均衡理论”到“威胁均衡理论”再到“利益均衡理论”的理论演进;二是“势力均衡理论”、“威胁均衡理论”以及“利益均衡理论”各自内部的理论深化。本章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论演进判断标准以及“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原则对同盟形成理论演进进行了评估,认为从“势力均衡理论”到“威胁均衡理论”的发展是个相对成功的理论演进。最后,提出如何从同盟形成理论及其演进历程中寻求启发以建构一个简约的同盟解体理论。
第三章在理性国家前提假定下,建立解释威胁存在情况下同盟解体的理论框架,即同盟效用理论,该理论既可用来解释同盟形成,也可用来解释同盟解体,特别是一些比较难以解释的同盟解体现象。本章首先讨论同盟效用理论前提假定及其理论渊源。其次,对本书中的核心概念进行讨论界定,包括同盟、不对称同盟、自助能力、战略分歧以及同盟解体的界定。然后,建立一个同盟解体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解释同盟战略分歧如何影响同盟成本,自助能力如何影响同盟收益,同盟成本和同盟收益如何共同影响同盟效用,继而影响同盟解体的理论逻辑。最后依据理论部分推断出个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研究假设各四个,统计分析假设给出了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发挥作用的条件,即自助能力强大是战略分歧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而战略分歧重大也是自助能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第四章构建了包含自变量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以及控制变量体系大国数量、民主国家和国内体制变化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我将把弱国自助能力转换为实力不对称,把战略分歧转换为战略一致性,以利用已有国际关系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次性验证第三章中所建构的同盟解体理论及其推导出来的四个统计分析研究假设,继而确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普遍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确立。
第五章是对同盟解体理论的个案验证。本章将运用第三章中所建立的理论框架对1950~1967年中苏关系进行全方位考察,然后,进行案例内比较分析,提出虽然中苏之间的战略分歧对同盟能否维持造成影响,但它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中国自助能力达到能够应对那时其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时,中苏的战略分歧才会导致中苏同盟从分歧走向分裂。
为了增加第五章案例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在第六章中我对2001~2008年美韩同盟、1958~1967年的美法同盟以及1957年后的美英同盟进行初步考察,并做案例间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证明弱国自助能力强大和同盟战略分歧重大是导致同盟解体的两个必要条件。
第七章将从第三章所创建的同盟效用理论和第一、第三章考察的其他同盟形成与解体理论中,寻找应对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的政策启示。首先讨论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的实质,认为其包含巩固同盟和扩大同盟两种性质不同的结盟行为。随后提出针对美国的两种结盟行为,中国的对应策略分别为瓦解对手同盟战略和阻止对手同盟扩大战略,这同样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应对策略,前者可从同盟解体理论中寻找政策启示,而后者则主要从同盟形成理论中寻找启示。由于建立同盟比维持同盟更加困难,因此阻止同盟扩大比瓦解对手同盟更加容易,而且,瓦解对手同盟对中国是否有利存在争议,而阻止同盟扩大对中国更为有利则比较明确,因而提出中国当前应该把外交重点放在阻止同盟扩大上,而不是放在瓦解对手同盟上。
第八章根据前面研究结果,提出本书研究结论。本章将提出战略分歧重大和自助能力强大是同盟解体的两个必要条件,表现在统计分析上就是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在对同盟解体发挥影响上是互为条件的,在自助能力强大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自助能力弱小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无影响。在战略分歧重大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战略分歧微小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对同盟解体无影响。然后阐述本书的创新和理论意义所在。最后,给出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