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
19世纪晚期,清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一片救国的声浪中,1893年11月2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光绪皇帝,创办一所新式教育学堂。武汉大学的前身——湖北自强学堂就此诞生,也揭开了学校不断进取的历史征程。
一路走来,学校在“朴、诚、勇”,“明诚、弘毅”,“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等校训精神的激励下,经过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几个时期的发展,武汉大学不断砥砺前行,从民国的“五大”名校之一,发展成为当今中国杰出和名列前茅的大学。
武汉大学的120年,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功能的120年,更是武汉大学精神不断凝练形成的120年。
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汉大学,应该从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从形成的武汉大学精神中获取不竭的动力。
120年来,武汉大学形成了如下一些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学校自创办以来,历届校长始终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办学。张之洞认为,经国首当自强,自强之道应该以教育为先;王世杰则认为,武汉大学不办则已,要办就办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准的大学;李达非常关心学校的社会地位,要求迎头赶上前面的学校;李晓红提出建立一所“顶天立地”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爱国进步的精神。早在学堂时期,学生们就参加了两次拒俄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学校一度成为武汉“五四运动”的中心。
1927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武汉大学成为革命的红色阵地。1938年,学校成为团结抗日的重要基地。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以及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等齐集珞珈山联合抗日。在学校迁至乐山时期(1938~1946),以李晓声为代表的100多名学生,参加远征军,与日军进行殊死决战。解放战争打响后,珞珈山成了反蒋的新基地。新时代的珞珈山人更是将爱国进步的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感动中国的人物桂希恩、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赵小亭等。
——批判求真的精神。批判求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在1977年的全国科教工作会议上,查全性院士首先倡导恢复高考。为了突破思想的禁锢,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校长参与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刘道玉校长勇敢地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对全国教育改革影响深远。当艾滋病作为一种公害向社会蔓延的时候,桂希恩教授如实地向社会公布艾滋病的现状并提出防治建议。
——人文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起源于中世纪,科学精神则诞生于近代对自然的探索。在武汉大学120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文与科学精神一直得到传承、演变和发展。从珞珈三女杰(袁昌英、苏雪林、林叔华)到哈佛三剑客(吴于廑、张培刚、韩德培),从民国的部聘教授(周鲠生、杨端六、刘秉麟)到现在的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他们都是传承人文精神的一代又一代宗师。从民国的查谦、邬保良、汤佩松、邵逸周、桂质廷等自然科学学者到李国平、高尚荫等学部委员,他们传递了武汉大学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精神。
——崇尚学术的精神。对学术的推崇,经过王世杰、周鲠生、李达等校长及朱光潜、李剑农、李国平、杨端六、刘秉麟、高尚荫等学人的身体力行,已经内化为武汉大学学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由于对学术的推崇,自由的“教”、“研”与“学”已成为武大人的习惯。
当然,时代在发展,一所大学的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在汲取历史营养的同时,还应该在大学的内外兼修中培育新的理念、在还原大学精神中光大新的精神。
总之,牢记学校历史、弘扬大学精神、启迪规划未来,是编写本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