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卷/总第1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影像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探析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数字化历史影像实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项目号:012WZD10)的阶段性成果。

吴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摘要:和以文献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史学比较,无论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论的评价,以影像史料为核心的历史学研究都呈现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学术形态。传统学术的严谨考证、现代影像技术的科学实证、当代历史影像表达的艺术化特征相结合,将引导影像史学的发展方向。对影像史学基本问题加以梳理,对探索影像史学的研究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影像史学 影像史料 影像技术 历史情感

一 影像史学的研究对象

影像史学是以视觉影像材料和影像完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既包括书画、碑文、石刻、文物、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45002.htm?fr=aladdin。的影像化过程和成果,涵盖民族民俗、传统节庆和传承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90.htm?fr=aladdin。的影像记录对象,也包括公共媒介音像作品等以视听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历史文化产品。

(一)影像史学研究背景

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在其文章《书写史学和影像史学》中提出了“影视史学”的概念,即“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来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Hayden White,“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 No.5, pp.1193-1198.这可以视作以影像手段认识和研究历史的发端。

从视觉认知和感受的角度,史料可以分为文本史料、图像史料和实物史料三大类。文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满足更系统准确地传达和沟通的需要而创造的符号系统。图像则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想象所创造的另一种表现与传达的方式。史蒂芬·梅尔维尔、比尔·里汀斯编著《视觉与文本》,郁火星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总序。事实上,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的史前时代,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图像传递信息。直到今天,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仍主要是以图像作为其研究对象的。

在当今这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雕塑、建筑、广告、设计、动漫、游戏、多媒体等正在交互扮演着历史信息主宰者的角色。这个以图像为中心的时代也就是“图像时代”或“视觉文化”的时代。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的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图像和视觉文化正逐渐成为学术和文化研究的中心。史蒂芬·梅尔维尔、比尔·里汀斯编著《视觉与文本》,郁火星译,总序。这是对影像材料和影像语言功能的一种认识。

影像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不仅在中国有传统参见拙文《从影像史料到影像史学》,杨共乐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3页。,在西方史学中也早有反映。苏格拉底的时代,书写的文本并不普遍。虽然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的书籍数量已相当可观,书籍的交易也已开始发展。在希腊出土的雕塑和器物上,用形象表达思想的做法则更为常见。文本《圣经》的内容更是在教堂以壁画的形式讲述了基督教的兴衰。对苏格拉底来说,书籍对记忆和知识有益,但真正的学者并不需要。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11,第76页。

(二)影像史料来源和采集

进入20世纪,建立在照相技术和模拟摄影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客观上对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方式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大量史料逐渐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在学者们面前。史料的收集和研究经常面对新材料和因此出现的新问题。影像史料的属性和功能相对独特,有必要审视传统文献研究和影像史料之间的关系。史学遗产除了数不清的文献史料,也包含越来越丰富的历史影像。因此,对历史影像的整理、发掘、研究并应用到历史教学既是对传统历史研究的完善也是对史学研究的发展。

历史学研究的社会化成果是影像史料的另一来源。历史研究社会化的过程,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历史研究影像表达的过程。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内容以历史类题材为主,其中包含历史学研究的成果。这是数字化时代中国史学社会化传播的成功范例之一,同时也初步显现出现代媒体在传播史学中形成的新的语境规则。类似的传播方式除了要求讲授内容要经过选择,适应普通受众的需要外,影像语境下的语言节奏甚至情绪等细节同样成为传播内容并直接影响着史学受众。可以看出,影视、影像媒介传播历史与传统书写史学运用史料的方法明显不同。随着数字化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发掘、使用、保存、创作影像资料进而从事历史影像表达共同构成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新课题。

(三)影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的关系

对影像史料的认识和使用离不开想象和诠释。前提是建立在已有史实的基础上,影像史料和文献史料之间不可分割。

影像史学的基础仍然是以文献为中心的史料研究。史实和想象之间的空间是历史影像表达的空间。史实呈现的方式具有复杂性,既是历史事件的载体,也是思想融合的载体,包含丰富的创意元素。同样一个史实,由于诠释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影像表述和史实本身的区别是逻辑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由记录史实的手段与表达历史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二 影像史料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一)影像史料的特点

影像史料具有影像语言(画面语言)的规范性特征。历史影像是直观视听形象系统,受制于记录技术。文字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是由一系列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用特定的语音或字形指代某一种事物或概念,形成语意。影像符号与文本语言符号不同,它是靠直面现实或影像中的现实认知而存在的。认知的手段要借助于光电信息和机械技术。因此,和传统史料比较,影像作为史料具有更丰富的物理属性。

声音是影像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史料相比,影像史料中相当部分内容是以声音的形态出现的。口述历史或同期声采访是影像表达历史常用的手段。口述的内容常因记忆等主观原因不够严谨,但其中充满了文字史料中难以记述的感性元素。狭义的影像语言即画面的叙述功能显著但辨析功能较弱,这客观上要求在使用影像资料时,要重视视觉之外的感性因素;广义的影像语言包含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信息,实质是文献史料和影像史料的另一种形式的深度结合,因此研究影像史料不应忽视视听元素背后隐藏的文献史料的功能。

(二)影像史料的研究方法

以影像史料为对象的历史学研究应关注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以传统史学研究为基础的考证——影像史料和传统史料互相支撑

影像表达历史真实以多种史料为素材,影像史料呈现出立体化特征。历史影像中既包含对历史的真实描述,也不乏对历史真实的演绎;历史影像的双重属性是历史影像表达的两种路径。历史影像的产生需要以相对真实的史料为前提基础,同时,为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演绎是历史影像创作的常用方法。演绎应符合历史逻辑,是对历史复杂性的合理想象,也是对有限史料的补充。纪录片中常见的情景再现,注重以历史原材料为基础,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以特定研究成果为背景的历史真实情景。

以“埃及艳后”这一著名历史影像为例:影片《埃及艳后》按:同一历史题材的《埃及艳后》有多个电影版本,下文会涉及。中塑造的艳后形象与历史史实中真实的艳后形象有很大差别。有关艳后的容貌,普鲁塔克的《安东尼传》写道:“她有一种无可抗拒的魅力,与她相处像是如沐春风,俏丽的仪容配合动人的谈吐,流露于言语和行为之间一种特有的气质,的确是能够颠倒众生。……她的口齿宛如最精巧的弦乐器,可以随时转换不同语言,她在接见来自各地的蛮族人之际,很少使用通事,大半都是用对方的语言直接交谈,……还会讲其他的方言。”普鲁塔克:《希腊罗马英豪列传》第8卷,席代岳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第89页。普鲁塔克的文字记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创作者根据充满影像化的叙述语言创作了著名的“艳后”形象。影片中的艳后不仅美丽,更是聪慧过人。

史料记载中真实的埃及艳后是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生活于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30年,是托勒密王朝婚配制度的产物,并没有沉鱼落雁的容貌。考古发现和现代影像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到更为符合历史的“艳后”形象:英国科学家通过传世的钱币和雕像对克里奥帕特拉的面容进行了复原,并利用电脑成像技术制作了“埃及艳后”的头部三维图像,图像显示她五官端正,有不同民族混合的血统。2001年,大英博物馆展出了克里奥帕特拉雕像,“埃及艳后”身高一米五二,身材偏胖,着装单调,牙齿很不整齐。转引自上林《电影狙击历史》,新星出版社,2012,第15页。可见,文字流传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区别。正是这些不同语言表达上的差距为历史影像的创意提供了想象和辨识的空间。

事实上,以此历史事实为蓝本的“艳后”影像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默片时代有《埃及艳后》, 1934年出现了黑白有声片《埃及艳后》, 1945年费雯丽主演《恺撒与克里奥帕特拉》, 1963年再拍《埃及艳后》。这一历史题材反复再现,受众却并不感到乏善可陈,原因是每个时代的创作者对同一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评判并不相同,导致演绎方式也有区别。

历史影像是复杂的,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它的客观性体现在历史学研究成果中。影像史料和传统史料相互支撑,这是影像史学工作者眼中的应有的历史影像。

2.以影像技术为标准的实证——影像史料的判断和影像技术进步密切联系

画面是影像语言中最小的语意单元,它以不同的景别呈现在影像作品中。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电影景别概念,泛指摄影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的图像差别。一般分为特写或大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参见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陈国铎、黎锡等译,周传基审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第13页。画面有指意特征,由画面构成的影像既具有再现真实的客观性,又隐含了创作者某种指意特性。这是研究历史影像需要重视这一时期影像创作观念的原因。影像首先是具象的,通过镜头的衔接产生流动影像的叙述效果。每个画面或镜头作为一个叙述的单元,其基本的构成要素首先是画面主体的行为,这个行为使内容有史料意义;其次是历史情境,画面提供一个发生的环境、氛围和缘由。

单个镜头叙述的是片段式、不完整的。因此,影像要完整叙述历史必须借助于影像编辑系统合成才能呈现,正如传统史学的文献需要运用纸笔编纂才能形成历史学研究成果。

3.以艺术创作为视角的互证——历史观念和文化观念相结合形成历史影像表达

影像语言表达历史需要借助于艺术化的感性手段。正因如此,正确分析历史影像要重视影像创作的规律。对历史影像的研究除重视材料来源考证的严谨、影像技术的规范之外,离不开对影像材料诸元素之间的有效组接,不同的影像元素组接产生不同的表达意义。“没有想象的帮助不能完成历史构建。”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97页。影像语言有不同的概念层次,从宏观的语言交流层面,影像语言是书写视听作品使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语言,它是作者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与文字语言具有同等性质的思维成果。

影像(image)是屏幕上显现的物质现实的存在形式。仅仅局限于影像内容的呈现顺序来评价影像的价值是狭隘的。影像具备历史价值的前提是:它是一种“影像的意义系统”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3页。。常见的历史影像,既表现为视觉上有完整的形式,还包含创作者个人情感和对历史情感的体现。这个过程中,历史符号在影像表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历史文化的符号性特征是影像语言表达历史的重要体现。历史文化都有其标志性的符号,通过历史符号可以更直接和准确地表达历史。

象征历史事物的符号,例如“饕餮”的本意是双目巨大、下颚有力、獠牙弯曲的怪兽,尧帝时候已经存在,舜帝将之逐出王国。之后“饕餮纹”用于装饰,而如今其代表的意思与最初的意义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饕餮”不代表任何特定的动物,而是指贪食者、纵欲贪婪的人。此外,影像描述中的“饕餮”因其令人恐惧的面目被想象为有辟邪的作用,符号的意义体现在历史影像表达中。

历史思想的象征性符号,例如佛教中的“菩提”是佛教思想的象征,同时已成为传播佛理的标志。“菩提树”一词,在梵语中意思是智慧之树,最初来源于佛教教义。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苦思人间悲苦和尘世欢乐,终于顿悟真理,超凡脱俗,因此又称此树为“思维树”。“菩提”的形象伴随着佛教东传不断发生着演变。佛教传入中国,“菩提”一词的含义也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慈悲博爱的象征。“菩提树”传递的情感,已经不是原本意义,成了一种包含哲学思想与文化情感的影像符号。每一个象征性历史符号跟历史影像都有时空上的承接关系,每一个符号的考证都是一段历史影像的展开。合理运用历史符号是历史影像表达的基本方法。

历史人物的象征性符号,例如中国民间春节常有在门上挂秦叔宝和尉迟敬德“门神”的风俗,白脸秦琼、黑脸尉迟恭成为中国春节象征平安的影像表达,反映这一影像的典故在唐代文字资料中多有记载。利用情感寄托的象征性、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象征性是历史影像表达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此外,历史影像表达中还常用色彩的象征性符号,最典型的如指代婚、丧大事的代名词:红、白事等。

4.以影像技术为时代特征——科技进步在历史影像中真实显现

影像记录技术是影像表达的重要基础。历史影像给人的印象是真实的。早期的写实主义的绘画和照相机带来的视觉经验最早让人感受到了光影造就的情景真实感,其后不久,动态影像——电影的出现产生了更加逼真的记录效果。1895年,电影《火车进站》在法国首次演出,甚至因为前所未有的逼真差点吓坏观众。1916年,《索姆河战役》(The Somme)在英国上映让全伦敦人深感战争的恐惧,以为是战场的真实记录,实则是战后在后方组织的拍摄。从此,“照相机不会说谎”的观念一度深入受众之心。事实是,从影像中的人物到光线、景致、对话、出现顺序,无一不是编导的结果。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影像作为史料的作用。影像提供事件的线索、细节的真实,照相、电影、电视、印刷图片“间接的现实”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领域。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3D影像给人的真实感已到乱真的程度。如果不对影像技术有所研究,很容易走进“有图有真相”简单判断的误区。

“情境再现”是历史影像中常见的手法。即使是广为流传的历史影像,“再现”也不是简单复制。历史的真实可以为虚拟的真实提供支撑。1968年公开放映的美国大片《2001太空漫游》被认为是第一部使用计算机图形的故事片。那时计算机尚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电影中的画面,如数字化仪表、太空的失重、月球表面的材质、太空船的设计,和后来的发现、发明如出一辙。事实是所有的计算机图形都是当时的手动绘画。特技影像甚至比真人模拟更具真实感,而这种影像效果却来自光学和实物模型。屠明非:《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第40页。

影像还原是影像表达的另一种技术手段。影像还原依赖摄影机的光学物理性能和摄影的技术手段,如拍摄角度、照明方式、曝光控制、拍摄手法等。从视觉效果来讲,正确的影像还原是要使人们从视觉感受上能够获得逼真的现实印象。

20世纪后半叶,数字技术在历史真实与影像真实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合成的影像开始进入物质生活和精神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合成影像借助于电子游戏、电影和电视吸引大众的视觉;到20世纪末,数字影像已经深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几乎无人能避开数字化影像的存在。数字模拟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等科技领域和体能训练等日常生活。“一幅合成的影像胜过千万语言”洛朗·朱利耶:《合成的影像——从技术到美学》,郭昌京译,巫明明校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第33页。。不研究20世纪以来影像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就很难正确判断这一时代的影像蕴含的历史真实。

三 影像史学研究的结论评价

(一)影像史料来源应注重多向性

和传统史料学的“史料互证”相比,影像表达历史需要建构“立体史料”,否则不足以表达历史真实。为此,影像史料的选择应该是多维度的。

影像史料的多向性常表现在历史事件和现实存在的结合点上。有科学性的存在,也有人文性的形式。具体来说,与历史问题相关的影像,有大全景、小全景;有人物群像、个体特写;有现实生活、情境复原;有历史遗迹、考古发现;有传统影像如画作,也有数字技术模拟的远古场面;有当事人的口述,也有相关专家的解读;有现实的情境,也有历史的模拟。历史影像表达就是充分利用上述多维的史料,通过不断更新的影像应用软件把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按照镜头语言的语法组合剪辑,最终形成表达历史思想的影像语言结构。

(二)影像史料的采集、编辑和形成影像表达有确切的主观判断

对历史影像的解读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经常呈现出主观性特征。《庄严圣母像》本来是挂在教堂的主祭台,看的方式不同,看到的圣母也就不同达尼埃尔·阿拉斯:《绘画史事》,孙凯译,董强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69页。

历史本身充满情感色彩。撰写别人的历史和撰写自己的历史在情感感受上不会相同。历史情感跟历史理性结合产生的历史影像表达也同样包含丰富的感性成分。一般来说,影像表达历史有两种基本思路。

1.按照时间的顺序“顺流而下”

“顺流而下”即按照历史沉淀的顺序梳理历史。它是一种时间概念上的梳理,可以理解为按史书记载的逻辑,或者称为“历史的逻辑”的方向。书写史学常常采用这样的方式。其特点是,思路清晰、明确,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将不同时空的历史元素通过意义相通的历史符号,按照时间线索集中在同一时间点上,体现影像的跨时空功能。这种思路下的历史影像表达相对更为客观,减少了主创者主观解释历史的野心。

2.依据从今溯古的顺序“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即从“当下”出发对历史倒叙。这种做法能更多地激发对已有历史记载的质疑和思考。正史史书也是经过主观删减、整理修订的结果,对历史记忆“各取所需”的结果是文字历史和历史真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在使用影像材料时,首先应全方位质疑材料的来源,经过考证之后再选择使用编辑合成的方式。这种思路用在历史影像的创意中往往带给受众或读者更丰富的历史审美体验,影像表达也更能引人深思。历史学研究不能盖棺定论。

(三)历史思想的影像表达呈现影像语言的综合性

完整的历史影像是影像表达和文字表达的有机结合,具有典型的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综合性特征。

纪实性影像语言是历史影像表达的基础。根据纪实性语言在历史表达中的运用处理,可以分为叙述语言和表意语言,表意语言如前所述,是符号化了的历史影像。叙述历史语言擅长营造一种在场的真实感,是历史题材类纪录片常用手法,此类影像语言在叙述历史事件中具有更便捷、直观的优势。

影像表达注重结合细节影像,影像语言中的特写往往具有文献记录无法达到的作用。影像叙述历史就是把历史影像化。

影像语言通过视觉信息的载体——图像,以及听觉的载体——声音,同受众交流,或讲述故事,或抒发情感,或表达观念,功能全面。从受众的角度,这种表现力来自对历史影像包含的历史问题的思考,也包含对其中的音乐、对话、解说、特效、历史情节、视听审美综合感受获得的历史情感体验。

电影《勇敢的心》作者按:电影《勇敢的心》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塑造了一位为思想自由和苏格兰独立而不惜赴死的主人公形象“英雄华莱士”。或许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人物形象,但一定存在“华莱士”一样的人物或事件。“华莱士”仅仅是时代的一个影像,一个抽象出来的历史符号。甚至整部电影就是一次典型的将历史抽象的过程,从一段浓缩的历史中抽象出一个影像,这个过程充满着感性色彩和主观创意,充满着对历史的个人解释。从影像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释是在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和史实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实现的。

小结

对史料的发掘和利用是历史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这个过程既是历史学自身的使命,也是相邻学科的关切。数字化影像技术的深入发展为历史学研究打开了发掘、利用影像史料的宝藏之门。传统史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影像史料的整理和创作提供了学术思想,也为影像史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奠定了深厚基础。传统史学学术的严谨考证、现代影像技术的科学实证、当代历史影像表达的艺术化特征相结合为历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历史学的表达需要以影像史料为中心建立一个新的科学范式,这也是影像史学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