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3辑/总第12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及其启示

周文彰 陈少雷[1]

【内容提要】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一是在于其创造性的思想内容,二是在于其独特的话语风格。梳理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对于我们在理论工作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表述,构建更受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理论形态,对于进一步发挥理论工作者及其研究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作用,都很有必要。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话语风格 实践效果 现实启示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2]在多年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被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的创造性思想内容所折服,也被邓小平理论魅力无穷的语言风格所吸引。梳理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对于我们在理论工作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表述,构建更受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理论形态,对于进一步发挥理论工作者及其研究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作用,都很有意义。

一 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

邓小平理论迅速地改变了当代中国,对这个改变人们有很多不同的描述,最常见、最朴素的说法就是:毛主席使中国人站起来了,邓小平使中国人富起来了。这个说法虽然不讲究系统全面,但是精到地说出了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的巨大贡献,最直接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爱戴。没有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人民的今天。

邓小平理论如此大的作用和威力是从哪里来的?就其理论本身来说,一是思想,二是话语。思想是说它的思想内容,话语是指它的语言表达。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邓小平理论充满了超越本本、超越前人、超越传统的观点、思想、思路和方法,开创性地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话语方面来看,邓小平理论呈现给人们一个新颖、亲切的新载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崭新形态,令人耳目一新。人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全新感受,体现在这么一个流行说法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一本一本,毛泽东思想是一篇一篇,邓小平理论是一句一句。这个说法当然谈不上准确,因为《邓小平文选》也是由一篇一篇讲话、谈话构成的。但是,委实说来,在人们头脑里,毛泽东思想更多的是以一篇一篇的形态扎根的,如《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尽管人们对毛泽东思想许多名言警句永世难忘,如“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而对于邓小平理论,人们最刻骨铭心的,则是它那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稳定压倒一切”等,尽管人们对南方谈话这样的理论篇章也印象深刻。

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这些一句一句,比一本一本、一篇一篇更能够解决“十年动乱”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比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立刻扭转了多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局面,把我们国家运行的轨道、工作的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比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迅速代替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把谋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到“硬道理”的高度。而一句“稳定压倒一切”,深得经历过多次动乱和反复折腾的我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和拥护。

通观邓小平理论,篇篇立场坚定、原则分明,句句切中要害、有效管用。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大众语言。邓小平同志既是伟大的改革家,也是伟大的理论家。在邓小平的文章和讲话中,极难见到晦涩难懂的词句,往往都是一看就明、一听就懂的大众语言。他善于运用大众语言,将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社会实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比喻。比如,“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这些观点和论述,既生动又形象,通俗朴实、直截了当,人民群众口耳相传、家喻户晓。

邓小平曾谦虚地说,“我的东西很平凡,里面没有什么惊人的语言”。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语言,蕴藏着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理性思考。通读邓小平同志的文章、讲话,看似平淡无奇,却饱含真情实感,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华大地上风起云涌、相互激荡,如何迅速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各方力量、开阔发展思路、推进改革开放实践顺利开展,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当务之急。邓小平同志的话语和论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第二,简明扼要。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大多是以谈话、讲话的形式出现。据统计,《邓小平文选》(第2卷)共收集了邓小平同志的内部谈话32篇、同外宾谈话73篇。《邓小平文选》(第3卷)收集了邓小平同志的119篇文章和讲话,平均每篇只有2400字左右。在这些文章和讲话中,10个字以下的短语占到了一半以上,体现了高屋建瓴、简洁明快、精准意深的话语风格。

邓小平同志在文章和讲话中善于使用缩略语和短句。缩略语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概括手法。用好了缩略语,就能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信息,精准凝练地表达思想。邓小平同志善于巧妙地运用缩略语来讲话著文。比如,“两手抓”“三步走”“翻两番”的提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再比如,“两个‘凡是’”“三结合”“四有干部”等概括,准确生动,易懂好记。短句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一目了然,能够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讲起来干脆有力。比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个面向”等观点和论断,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针对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文章和讲话,都是针对特定时代的具体现实问题提出的,反映了时代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原则和路径。比如针对一些人对经济特区的议论,他提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对于过去我们追求齐步走、手拉手奔向共同富裕的方式,他认为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不通的,必须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先富裕起来。

始终针对具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点。从“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4],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5],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走出一条新路、干出新的事业。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勇于担当、敢闯敢试,提出了围绕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系列新论断、新理论,如关于“实践标准”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等,这些新论断、新理论、新构想,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而且也从实践哲学的视野和高度,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邓小平理论话语风格的实践效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产生了极强的实践效果。

大众语言的效果是听得进。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们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我们的耳朵生来是听口头语言的,对书面语言有种天生的不适应,大众语言非常顺耳、易懂,能够使人听得进去。

只有听得进的语言才能入耳入心,也只有听得进的理念、想法才有可能转化为精神力量和实际行动。从邓小平的文章和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动鲜活、浅显易懂的大众语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同,有利于共识的形成和力量的凝聚,同时也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简明扼要的效果是记得住。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记得住的知识才能发挥效用,只有记得住的道理才能指导实践。很多时候,一些领导干部和学者在讲话和文章中喜欢大而全,结果往往是烦冗啰唆、不得要领,空话、套话多,实话、新话少。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往往使听者云里雾里,很难听得进去,就算听得进去,也很难抓住重点,很难听得清楚、记得扎实。

邓小平充分认识到话语简明扼要的重要性,他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6]“精简”二字,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文风和作风。正是这种风格,收到了化繁为简、抓住要害的效果,达到了“文约而事丰”“事半而功倍”的境界。

针对问题的效果是用得上。从邓小平的话语特点可以看出,邓小平的文章和谈话,都是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的,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敏锐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动实践。比如,针对人们对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疑虑,他提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7]。这一论断直接回答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及创办经济特区的种种疑虑。

邓小平同志的文章和讲话总是针对具体问题,这一特点使人民群众能够把学到的观点、论述用上,能够将邓小平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成果,能够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够在行动上总是与国家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从话语风格的视角来看,大众语言、简明扼要、针对问题三个鲜明特点,是邓小平理论话语风格的重要表现。这些特点使邓小平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并被他们所接受和掌握,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 邓小平理论话语风格的现实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下,我们应该将梳理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联系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优化理论表达,进一步发挥理论工作者的应有影响和价值。

(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

对理论工作者来说,注重概念阐释、注重源头梳理、注重旁征博引,是学术研究的三个重要特点。这些特点虽然一方面使我们的理论研究成果充满了理论的广度和学术的深度,但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社会传播。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只能在专业人士的小圈子内交流,不能被社会广泛接纳,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术成果的语言表达过于专业化。二是影响社会效益。过于专业的学术用语,往往成为交流的障碍,很难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三是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古今中外,无论是中国学者信守的“以天下为己任”,还是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提出的“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都强调了学者关注社会现实、参与社会进程、实现自我价值的使命和担当。然而,较为艰深的学术成果,如果无法被理解和认知,也就无法被认可和传播,自然也就影响了学者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必须将学术话语通俗化、大众化,打破由学术话语构建出的无形的壁垒和藩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较为专业、深奥的学术成果,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学术活动、感染学术氛围、获取学术智慧,以此发挥学术优势、体现学术价值。也唯有这样,学者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广泛地被认知,才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应,学者的自我价值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注重大众语言的目的是传播和普及,没有普及就缺少坚实的民众基础和主体力量,理论作用对象的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大众化过程中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从而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有大众化的语言,才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够凝心聚气、团结力量。要想实现语言表达的大众化,就要拒斥空话、大话,摒弃教条、套语,用自己的语言去说话,做到文从己出,意由心生。

同时,要让人们听得进,就要有针对性,针对问题、针对实际、针对需求。这就要有思想性,没有新思想、新观点,讲话就如同白开水,没有味道。要有同构性,即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同构,要深浅适度、多寡适度。还要有艺术性,包括通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所呈现出的意境、美感等。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大白话、大实话来讲故事、举事例,善于运用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典故、歇后语、网络用语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比如,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来阐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关系;用“益智补脑”来比喻学习的重要性;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再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强调要有把“好牌”打成“好局”的自信;等等。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与老百姓亲切交谈,善于抒发大情怀、展现真性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充满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是老百姓想听、爱听、愿听的真话、实话、新话,值得我们不断地认真思考和学习。

(二)要注重语言的精简凝练

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语言特色和话语风格。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概括的语句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每当遇到纷繁复杂的事件、争论不休的问题、议而不决的方案,邓小平总能抽丝剥茧,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把握事物的本质。邓小平同志的简洁语言,往往是深思熟虑的,是经过深刻思考的凝练和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很多时候,他只是点个题目、提个标准、讲个论断、谈个方法,让人民群众去进一步思考、讨论,进一步展开、丰富,进一步发挥、实践。

注重语言精简凝练是为了观点鲜明、表述独到、切中要害、叩击心灵。只有观点鲜明、表述独到,才能使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只有切中要害、叩击心灵,才能打动听者,发人深省。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提纲挈领、精简凝练,站位高、立意深,言简意赅、发人深思。比如,他面对广大青年阐述中国梦时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寥寥数语,展现了其宽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比如,他用“6个时间段”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500年来的历史进程,用“3件大事”高度概括了党走过的92年光辉历程。再比如,他在讲到中非关系时,用了“真、实、亲、诚”四个字来高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语和论述,朴实而生动,精辟而深刻。

(三)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发现并解决现实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对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来说,以问题为导向,抓准问题、抓对问题应该成为讲话和著文的基础和前提。现实问题绕不开、躲不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围绕核心问题开展各项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从问题意识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总是指向问题、针对问题。深刻把握社会现实、了解实际,敢于正视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话语风格。他特别强调问题导向,从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比如,他多次要求官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寻找突出问题。再比如,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指出,党内存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这是对当前党内突出问题的清醒认识,同时也展现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总结和梳理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联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不难发现,对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大众语言、通俗易懂,才能够使人民群众听得进,才能够令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只有提纲挈领、精简凝练,才能够使人民群众记得住,才能够入耳入脑、内化于心;只有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才能够使人民群众用得上,理论也才能够外化于行、取得实效。

注释

[1]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少雷,中共深圳市委党校讲师。

[2]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8月21日,第2版。

[3]刘云山:《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8月22日,第3版。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5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2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1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