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建置沿革
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又是发展中的区域中心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原始社会,银川平原上就有人类活动。距今三四万年前的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贺兰县境内暖泉新石器文化遗址等就是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最好证明。夏、商、周时期,银川平原是猃狁、荤粥、鬼方、西戎等游牧民族生产劳动、繁衍生息的家园。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境内西戎方国林立,在南部固原地区有义渠戎、乌氏戎,在银川平原地区则有朐衍戎。秦商鞅变法后,国势日强,展开了对西戎的兼并战争,先后灭义渠、乌氏戎国,居于宁夏北部银川平原的朐衍戎在秦人的威胁下不战而降,臣服于秦。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王游至北河”,巡狩于银川平原黄河沿岸,直至朐衍戎国,当地献五足牛,秦惠文王以之为祥瑞。
秦统一全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收河南地(包括银川平原在内的河套地区)。次年,蒙恬又渡过黄河,攻占了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开始“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在宁夏银川平原黄河东岸设立富平县,今宁夏银川平原大部为富平县的辖地。并在境内南筑神泉障(今吴忠市利通区境内),北筑浑怀障(今银川市月牙湖乡境内),以捍卫新的移民垦区,全境仍隶属于北地郡。
汉承秦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北地郡归朔方刺史部管辖。朔方刺史部共辖19县(道),在今宁夏境内有廉县、灵武县、灵州县、富平县、朐衍县等5县,今银川黄河以东地区属灵州县,以西地区属灵武县,贺兰县大部和石嘴山市全境属廉县。西汉元鼎五年(前112),汉王朝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镇洼路村一带,建成一座北典农城,俗称“吕城”,用以管理屯田积谷等事宜,匈奴等游牧民族称之为“饮汗城”。这座管理银川平原屯田事业的小城是当时典农都尉的驻地之一。此为银川建城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东汉初,今银川市属北地郡廉县辖地。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后,南匈奴部被安置于北地、朔方、五原等缘边诸郡,时银川地区为汉族和匈奴杂居地。汉安帝永初元年(107)至汉桓帝延熹二年(159),西北羌族举行大起义,先后攻占北地郡(郡治富平县)、安定郡(郡治高平县)等郡县,迫使东汉朝廷于永初五年(111)将北地郡内迁。此后经三国至两晋,今银川全境成为匈奴、羌、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游牧之地。
晋义熙三年(407),刘卫辰之子赫连勃勃在高平(今宁夏固原)自称“天王大单于”,立国号“大夏”,为十六国之一。晋义熙九年(413),赫连勃勃在朔方郡南建统万城作为都城,统治今宁夏大部地区,并将饮汗城改建为“丽子园”,使之成为一座风景游乐城市和大夏国驻兵、屯粮重镇。相传今银川北郊的海宝塔即为赫连勃勃重修。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北魏灭赫连夏,今银川地区归北魏管辖。北魏太延二年(436),设薄骨律镇,今银川为薄骨律镇所辖。北魏孝昌二年(526),由薄骨律镇改置灵州。西魏仍旧。北周建德三年(574),迁2万户于此,复置怀远县,并设怀远郡治此,仍隶灵州,辖今宁夏银川市及青铜峡市、石嘴山市部分地区。
隋开皇三年(583)废怀远郡,怀远县改属灵州。隋开皇十一年(591),置弘静县,县治约在今永宁县望洪乡境内,亦属灵州。隋大业三年(607),又改郡县制度,改灵州为灵武郡,怀远县、弘静县为其所辖。
唐初,灵武郡改置灵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怀远县、弘静县改属灵州。唐贞观年间(627~649)分国内为10道,以今宁夏隶关内道,分灵、夏两州,怀远县属关内道灵州辖地。唐高宗仪凤二年(677),怀远县城遭黄河泛滥毁损。第二年,在旧怀远城西,即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老城筑怀远新城。唐神龙元年(705),弘静县改名为安静县,唐至德元年(756),又更名为保静县。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分国内10道为15道,关内道分置关内、京畿两道,今宁夏隶关内道,怀远县仍属关内道灵州辖地。中唐后,开始设置节度使,史称“藩镇”,初均设于边疆,有十节度使,于灵州置朔方节度使,辖有怀远县。
五代时期,在宁夏有灵州、警州、雄州、盐州等四州,统属朔方节度使,怀远县为灵州所辖。
宋初承袭唐制,分天下为13道,不久废止,在全国设15路,各路设州、军、府、监,其下辖县、镇、堡、寨。今宁夏属陕西路,银川平原和北部川区分属盐州、定州(治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附近)。宋开宝年间(968~975),怀远县改置为镇,系当时灵州河外六镇之一。宋咸平四年(1001),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叛宋自立,攻占怀远镇。第二年,攻克灵州,改名西平府。宋天禧四年(1020),李继迁之子李德明迁都怀远,在此大建宫室,修筑城池,改名兴州。宋明道二年(1033)五月,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改兴州为兴庆府。夏大庆三年(1038),李元昊在兴庆府南“筑坛受册,即皇帝位”,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夏”,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史称“西夏”,兴庆府成为西夏国都,后改兴庆府为中兴府。宋宝庆三年(1227)春,成吉思汗遣兵攻中兴府。七月,西夏末主李出降被杀,西夏遂亡。
元初,全国设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中统二年(1261)置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治西夏故地,中兴府成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治所。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行省为宁夏府路,立总管府,辖中兴州、灵州、鸣沙州、应理州、定州五州。中兴府为宁夏府路、中兴州治所,隶甘肃行中书省。宁夏之名肇始于此。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置宁夏行中书省,宁夏府路改属之,元贞元年(1295),撤宁夏行省,宁夏府路属甘肃行中书省管辖。元末,重设宁夏行省,兴州仍为省城。
明初沿用元代行中书省制,其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性质与行省同。全国置南北二直隶及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明洪武三年(1370),设宁夏府,改属陕西行省。洪武五年(1372)废宁夏府城,“徙其民于陕西”。洪武九年(1376),又“徙五方之人实之”,命长兴侯耿炳文弟耿忠为指挥,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后又置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五卫俱治宁夏镇城。永乐年间,又于此设宁夏镇,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建文三年(1401),明宗室庆王朱栴自韦州徙宁夏镇城,在城内修建庆王府。
清初沿袭明代卫、所制度,宁夏五卫仍隶陕西都司。顺治十五年(1658),宁夏前卫、中屯卫并入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雍正二年(1724),废卫、所,改置府、州、县(厅),裁卫设宁夏府,领灵州、宁夏、宁朔、平罗、中卫等一州四县,隶甘肃省。后又设宁夏道,节制府、县。道、府及宁夏、宁朔两县治均设宁夏城内。雍正元年(1723),八旗军移驻宁夏,于宁夏府城东北2.5公里处,筑城以资屯守,名为“满城”。满城在乾隆三年(1738)地震中被毁,第二年移建于府城西15里处,称“新满城”,即今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前身。
中华民国2年(1913),北洋政府令各省废府存道,宁夏府改称“朔方道”,下辖宁夏、宁朔、平罗、中卫、金积(宁灵厅改)、灵武(灵州改)、盐池(灵州花马池分州改)、平远等八县,仍属甘肃省,今银川为朔方道治城。1928年9月,冯玉祥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北的地盘,扩大局面,提出了甘肃省分治案,以宁夏、青海距离甘肃省城太远,提出新设宁夏、青海两行省的提案。1928年10月1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9次会议决定将宁夏道(即朔方道)旧属八县(即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和平远县)和宁夏护军使辖地(即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合并建为宁夏省。1929年1月1日,宁夏省政府成立,今宁夏银川市为宁夏省会,称“宁夏省城”。1941年,改划原宁夏、宁朔、平罗三县为宁夏、宁朔、永宁、平罗、惠农五县。又因宁夏县与省名重复,改称为贺兰县,县治从省城内迁至谢岗寨(今贺兰县习岗镇)。宁朔县治由省城迁至永宁县望洪堡,永宁县治杨和堡。1945年1月,经省政府呈报中央政府行政院,拟将宁夏省城定名为银川市。1947年4月18日,经批准,银川正式建市,为宁夏省会。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解放银川,9月25日,成立银川市军事管制委员会。9月29日,银川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省建制保留,银川市仍为省会城市。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成立银川专区,隶属甘肃省,银川市为专署所在地。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1970年,银川市设立城区和新城区2个县级市管区。1972年,永宁县划归银川市。同年,设立银川郊区。1975年11月,贺兰县划归银川市。2002年,灵武市划归银川市,原城区更名为兴庆区,郊区更名为金凤区,新城区更名为西夏区。
至2013年年底,银川市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和灵武市(县级市),俗称“三区两县一市”。各区、县、市共辖25个街道、21个镇、6个乡。2014年,银川市建成区面积148.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12.89万,其中回族人口53.38万,占总人口的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