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自写年谱》手迹。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拘一格选聘有学问、能热心教授的学者到北大任教,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高一涵、王星拱等一批革新派人物和旧学深厚的刘师培、陈汉章、辜鸿铭、黄侃等云集北大
京师大学堂匾额
大学堂以马神庙(今景山东街)原乾隆女儿和嘉公主旧府第为临时校舍。图为校址院内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政府创办新式学校的开始,以培养外语人才和翻译外国著作为主要任务。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图为同文馆旧址大门
1903年5月,京师大学堂将同文馆改为译学馆,同年8月招生。分设英、俄、法、德、日五国语言文学专科,五年毕业。1903年至1911年共培养了五届学生。图为译学馆旧址
大学堂译学馆教职员及丙、丁、戌三级学生合照
北大校门
校旗
1917年8月,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第一院(文科校区)红 楼(1918年落成,位于汉花园,今沙滩)
北京大学第二院(理科校区)大门(位于景山东街,旧称马神庙,原京师大学堂校址)
北京大学之章(1918年)印模
北大三院(法科校区)大门
在北大学生发起组织下,1919年5月4日,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3000余人齐集于天安门广场,举行学界大示威,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图为北大学生游行队伍
傅斯年(1896~1950年),山东聊城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与发起成立北大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是五四学生游行队伍的总指挥。后历任北大教授,文科研究所所长,代理校长
许德珩(1890~1990年),江西九江人。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代后曾任北大教授
罗家伦(1897~1969年),浙江绍兴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学习,曾参与发起成立北大新潮社,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骨干
因罢免卖国贼、拒签和约等要求未能实现,学生继续罢课,分组到街头演讲,开展爱国宣传。图为1919年6月3日北大学生讲演队在东安市场附近演讲
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
爱国何罪!横遭逮捕!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在街头讲演的北大学生
1919年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开始大逮捕,两天内被捕学生达千人,北大三院被军警占为拘禁学生的临时监狱。5日,北大及各校学生两千多人到三院门前要求集体入狱,与军警展开面对面斗争。图为军警林立的北大三院大门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敬告青年》,提 出“人权”与“科学”的口号,举起民主与科学大旗,向封建思想文化挑战,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青年杂志》于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该刊迁至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在北大迅速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者为核心的革新营垒,推动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
《新潮》是北大学生自办的刊物。1919年元旦创刊,蔡元培题写刊名。它效法《新青年》,以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反对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文学革命,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国民》月刊于1919年元旦出版,蔡元培为创刊号写了序言。该杂志是学生救国会的机关刊物,在抨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在五四运动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图为《国民》创刊号的封面,由徐悲鸿设计并绘制
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的《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创刊,宗旨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和“输入新思想、提介新文化”,是五四时期影响仅次于《新青年》的重要刊物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伊始就建立了“亢慕义斋”图书室(“亢慕义”是德文“共产主义”的译音),购买了英、德、法三种文字的马克思全集各一套,到1922年2月,“亢慕义斋”有马克思主义的英文图书四十余种、中文图书二十余种。图为“亢慕义斋”图书室旧址和封面盖有“亢慕义斋图书”印章的德文文献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小组。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在北大红楼图书馆李大钊主任室诞生。其成员仅三人,即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即是这一历史实际的反映。图为红楼外景及李大钊办公室内景
1920年11月,北京共产党小组改为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张太雷、高君宇、何孟雄、陈德荣、范鸿劼、李梅羹、朱务善、繆伯英(女)。除张太雷、缪伯英外,其他都是北大师生。图为共产党北京支部部分成员
邓中夏(1894~1933年),湖南宜章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门(系)学习,1920年转入哲学系,1923年毕业。五四运动时是北京学联北大代表。1920年参加共产党北京支部,曾任北大第二届党支部书记。1921年初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共产党北京支部出版的《劳动音》周刊。邓中夏是主要编辑,为该刊写了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