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政府的抉择:“外部效应”的政府角色定位
根据《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在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改建建设项目或者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都应经玉溪市人民政府批准。
1.地方政府热衷此事的驱动力是什么,不禁令人发问
这些项目背后的推手是什么?高档别墅、酒店大量上马的背后,有政府主导的身影。比如九龙晟景项目,就在2012年10月迎来了江川县县委副书记兼县长葛勇、县委副书记张金翔、常务副县长李东林、县人大副主任史云德、副县长石伟等当地官员。
据当时报道,葛勇对九龙晟景项目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江川县委、县政府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支持项目的建设”。“针对目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葛勇要求项目建设单位继续努力,克服困难,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力促酒店尽快营业。”
据2009年9月27日《云南日报》,玉溪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市级财政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投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各县区同时设立和增加旅游专项资金。其中的“以奖代补”政策是明码标价的:“引进一家投资3亿元以上的国际知名品牌五星级酒店,建成后奖励引进项目地政府1000万元。”
这一文件的出台,使政府决定成立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对建设规模较大的旅游重大项目用地,文件说要“争取省级立项并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
2.官员坦言:市委书记一句话,环保部门开绿灯
目前,抚仙湖周边一些项目同质化高、良莠不齐。这两年抚仙湖的开发趋热,从央企到民企,都排着队来投资开发,县级政府守着湖保护多年,也有开发冲动。
国家明令禁止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国家Ⅰ类水源地保护区里,遍地开花。抚仙湖边上的这些明显违规的房地产项目,究竟是怎样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的呢?通过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县里正在开发的樱花谷和太阳山项目,手续齐全,而且都是省里面批的。虽然工作人员一再强调,县里的这些项目是有手续的,但他们始终没有给记者提供手续的文件。那对于像高尔夫球场这样近两年刚开工建设的、明显违规的项目,环保局又解释,这个只能向上级部门反映,因为这也是上级部门审批的。
澄江县环保局究竟向哪里上报,工作人员始终没有透露。在江川县,环保局承认,这里的一些开发项目手续还在办理之中,至于为什么环评没有通过就开工,只解释为是市委书记要求动工的。
没有环评手续,就凭书记一句话,就能开工建设,连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承认,对这个项目的监管根本无从谈起。
3.官员辩解:大多项目是《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出台之前就审批通过的
目前,抚仙湖湖畔的项目基本是2007年《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出台之前审批通过的,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目前,实际开工和在建的5个项目都是依法依规批下来的。
对于高尔夫球场,太阳山的高尔夫球场是2001年批准的。因为担心污染,项目拖了很久,才由观澜湖集团接盘。我们去考察过观澜湖的12个球场,确认他们使用球童锄草,将减少25%的除草剂施用量,还会建设污水池回水利用,这才同意开始建设的。我们对观澜湖集团强调,不得向抚仙湖抽水、污水零排放、垃圾无害化是三大底线。
对于离湖最近的九龙晟景,楼盘是《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出台前审批的,2011年,国家多家部委联合发文清理高尔夫球场,太阳山高尔夫球场2009年已被列入清理范围。国家和省里来检查过多次,还没正式批准。仙湖锦绣与华夏和谐文化园的高尔夫球场项目都已被否决。
过去我们谈到环境保护,经常强调无法可依,但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抚仙湖,云南省专门制定了保护条例,在国内,即使是全世界,为了保护一座湖泊而专门制定法律法规的也不多见,并且在条例之上还有水法、环境保护法等。那为什么有了法还保护不了抚仙湖?答案并不难找。公开资料显示,仅樱花谷、太阳山、仙湖锦绣几个项目粗略计算,投资总额就有七八百亿元。
就在2007年9月,《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颁布后两年,2009年9月,玉溪市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其中就明码标价,市财政“以奖代补”:“引进一家投资3亿元以上的国际知名品牌五星级酒店,建成后奖励引进项目政府1000万元。”一边是不创造直接效益的保护,一边是实实在在的GDP,天平如何倾斜自然一目了然。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讲,像类似抚仙湖的保护,眼下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问责的问题,对资源所在地区如何补偿,这也是今后越来越频繁要面对的问题,对这些地区的开发冲动要引导而不是单纯遏制,这更需要制度设计上予以完善。否则,这次问责了现任官员,未来的继任者依然会重蹈覆辙。
4.官员叫苦:抚仙湖保护压力大,只能保护与开发并举
目前,抚仙湖治理面临重重困难:一是周边石漠化地带多,树木成活困难;二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资金困难。
抚仙湖的保护压力非常大,我们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保持Ⅰ类水质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以前规划游客是100万人次规模,但2010年起连续3年超过480万人次的游客规模。现在,农业污染占了总体污染的七成,生活污染占三成,因为产业迁出,工业污染基本不存在了。
依据《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抚仙湖—星云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27年)》,要长期稳定保持抚仙湖Ⅰ类水质,2008~2027年,需投入保护治理资金150.76亿元。“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投资46亿元,每年需要完成投资9亿元。抚仙湖保护治理一直以来主要靠地方财政投入,国家每年投入5000万~8000万元支持,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总收入304元亿元,净上缴220元亿元,地方财政已难堪重负,保护治理压力巨大。
这两年,国家调研后也认为,保护抚仙湖要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多级投入,靠适度开发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解决沿湖18万群众的生计问题。目前,主要是两项指标超过抚仙湖水体和土地的自净承载力:“每年氮元素超标227吨,磷元素超标57吨。”
5.官员宣称:未来将更注重保护
抚仙湖未来开发的五个方向。其一,突出生态保护,建设绿色流域。“治理工程比开发项目优先上马,目前森林覆盖率是27%,计划3年内达到30%。”抚仙湖有103条入湖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政府现在治理的是污染最严重的4条河,即将进行验收。其二,开发不能贪多求大、粗制滥造,而应注重精品建设。其三,“守了那么多年湖,不是让开发商享用的”,应当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共享湖区发展成果。其四,挖掘古迹名人等抚仙湖人文历史,增强发展活力。其五,着力发展健康产业。
抚仙湖是我国重要的Ⅰ类水资源,许多专家都建议将它作为国家战略水资源来保护。它是第一批国家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等水坏了,再投几百亿元也治理不好。
现有措施包括:改变抚仙湖径流区高污染的大棚种植模式,拆除对水体造成污染、有污染隐患的环湖临时和违章建筑,“在报道后,我们加大力度在做这方面工作”。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河段长责任制,加大对抚仙湖长效保护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