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谦吉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态农业理论研究

生态农业本文最早以《生态农业》为题发表于《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第11期。本文是其扩展文本,收录于《生态农业论文汇编》,西南农业大学,1986年11月。——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

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叫农业系统或农林牧系统,也可以叫农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生命的生物群体之间和生物群与无生命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农业,就是人类在这个综合体中,利用其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劳动(体力和智力),从事生产和经济活动,从而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而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我们从事农业,是为了实现两个长远目标:一是经营管理好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等,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加工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调整、改进其结构和功能,创造适应人们需要的、更合理的生态系统。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食物和工业原料的高产和稳产,在目前,很大程度上仍然有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创造出高产和稳产的食物和工业原料。因此,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完全不同,它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为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随着生产资源的投入和农产品的产出,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加之经济政策、科学技术以及人类行为不断干预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而它的组成因素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得多。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是综合性的生产,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个组成因素必须组合得当,结构合理,综合平衡,关系协调,并经常地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方能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很好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这个农业生态系统,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研究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那些至今还没有被人们所掌握的内在规律。同时,还必须总结各地在运用这个人为生态系统时,群众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来丰富我们生产的知识,从而遵循这些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个比较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即能够稳定、持久地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这既是“生态农业”要探讨的课题,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一 生态农业概念浅释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生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而人是其中起主宰一切的作用的。人类本身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从发展生产的需要来看,人也要能动地改造生物界,改造环境,要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绝不能盲目地干那种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事,如毁林开垦、毁草种粮、重农轻林(牧、副、渔)、单一抓粮、掠夺土壤、陡坡开荒、围河湖造田、破坏水源、污染环境,至今仍存在的原始“刀耕火种”等现象,使环境条件越来越差,生产水平越来越低,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恶性循环。我们一定要做到“按自然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既要大力开发利用,又要积极保护改造,使生态系统整体达到综合平衡、关系协调。要发展林牧业,改良草原,涵养水源,保护土壤,改善环境,使土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用养并重,使土地生产力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形成良性循环。总之,农业的未来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主宰一切的人,必须善于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立足今日,放眼未来,多起积极维护作用,尽量少起或不起消极破坏作用,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力求促进和维护良性循环,为我们这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理想的、经常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对此,我们称其为高效生态系统,即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必须维护和提高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这种生态平衡是扩大意义上的生态平衡,它既包含个体生态平衡或微观生态平衡,又包含总体生态平衡或宏观生态平衡。所谓微观生态平衡,就是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较长时期地、稳定地保持平衡状态时,这个系统内的有机体种类和数量最大、生物量最大、生产力也最大。这是指个别子(分)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与个别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作物与肥料或水的生态关系;个别子(分)系统中共同生活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及其整体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如森林、草原、农田与地区环境的生态关系。所谓宏观生态平衡则是指子(分)系统和个别系统相互之间及其整体,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等因素的各种比例关系的平衡协调。这些比例关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当比例关系协调、生产结构合理时,这个大农业生态系统就必然能带来生产发展,五业五业指农、林、牧、副、渔业。并举。农民增产增收,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全面受益。这种状态就叫关系协调、综合平衡,这就是总体生态平衡或宏观生态平衡。在这些比例关系中,任何一个因素,既受到周围各个因素的影响,同时,又能反过来影响其他因素。只要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导致该系统变得不平衡,甚至平衡状态遭到严重破坏。例如,我国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在发展国民经济时,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增长,农、轻、重三大部类之间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未提高,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又如,过去在“左”的影响下,农业片面强调种植业,而种植业又是单一地抓粮食生产,严重违反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致使农业内部五业不振,经济结构不合理,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导致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土壤大量流失,草地沙化、退化,土地生产力衰退,旱洪灾害频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形成恶性循环。但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人为因素得到了改变,建立了各种生产责任制,因地制宜地调整了作物布局,发挥了当地的优势,生产蒸蒸日上,粮食和棉花等的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稳步上升,生活得到改善。同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反过来必然会促进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顺利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是矛盾的统一,因此,它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它总是循着:“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规律,不断发展,不断变化,循环往复。平衡状态有高低之分,为了便于探讨和说明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状态:一是最佳平衡状态,这是理想的平衡状态,即系统总体处于关系协调、综合平衡的状态,如农、林、牧、副、渔业平衡发展,整个系统抵御旱洪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生产蒸蒸日上,农民收入稳步上升。二是相对稳定平衡状态,即一个生态系统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或受到外界某种因素的干扰,只要自变因素的变化幅度或干扰程度不超过系统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不受阻碍,就仍然能较长时期地保持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结果是系统有机体数量和生物量有增无减,生产力也能保持一定水平不变。三是不稳定平衡状态,或称局部平衡状态,即一个系统的个别子(分)系统能孤立地暂时相对保持平衡状态,而其他子(分)系统因空间或时间不同,或局部条件发生变化,会使物质循环受阻、生态平衡失调、生产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该系统整体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四是平衡破坏,形成生态恶性循环和生产恶性循环的状态。以上四种平衡状态,可以因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每种平衡状态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平衡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由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状态到平衡破坏的过程,可以是为时很短暂的,但是要使破坏了的生态平衡复苏,将其改造为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说,人们自觉和不自觉地破坏一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轻而易举的,但要促进、复苏和改善这个生态平衡,却十分艰难,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例如,荒漠生态系统改造为农田生态系统的过程可能要8~10年;森林生态系统从生态平衡破坏状态恢复到相对稳定平衡状态,在封山育林条件下,可能需要10~20年。历史上,爪哇附近的克拉克托岛曾发生过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当时岛上的一切生物都毁灭了,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环境资源的再生,用了不到50年时间,该岛恢复了森林密布的景象,许多种类的昆虫、鸟类、爬行动物和脊椎动物重新在岛上生息。但是,这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是有条件的,绝不是恢复到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的生态平衡状态。因此,现在我们的国土上,土壤一经流失,要凭借环境资源再生能力再形成一寸表土,则需要几个世纪的漫长时间。据估计,每1立方米土壤的形成需要328年。至于山区和丘陵地区,在陡坡毁林、毁草开垦种粮,使土壤严重流失,形成生态恶性循环,对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通过长期努力改善其生态环境,但是已经流失的大量土壤,则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我国农业的现状,总的说是处于低水平的不稳定平衡状态,还有局部地区则是处于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的状态,如川、黔、滇三省边远地区,刀耕火种、烧山毁林的原始农业操作竟然至今还在继续。因此,我们建议把建立和发展生态农业系统提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这个生态农业系统,就是能充分发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增进地力、保护环境、生态平衡作用的,资源配套、综合利用、适合国情的,土地密集、技术密集,农、林、牧、副、渔按比例发展、稳定增长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综合发展,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率、高收益、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利的生态农业系统,是能促进中国繁荣昌盛的生态农业系统。

二 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初探

回顾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成套、适合国情、合理可行、符合生态规律的中国独特的“有机农业”,这在未来的生态农业中,无疑是应该继承、发扬的。但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掠夺式的生计农业,即以户口为目的自然经济,它是我国农业长久贫穷落后的根源。这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规律。近年来提出的“大农业”战略观点,是一个突破,它无疑是准确的。但是,1981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尤其是四川省的灾情,给农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这是长期以来从事传统生计农业,以及“左”的错误路线等造成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恶果。这是大自然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惩罚,也是我们为过去的失误付出的昂贵代价。时至今日,我们定要猛醒过来,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生态平衡,竭尽全力地进行一次绿色革命(世界意义的第四代绿色革命),创造一个适合国情、合理、均衡、稳定、安全的生态农业系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闯出一条新路。特大洪灾的周期可能会大大缩短,发生频率可能增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势必受到更加严重的威胁。1983年7月,四川省有一些地区在暴雨中相继发生严重的大面积滑坡、山崩、地陷等即是有力的例证。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今天为什么会变成广漠无垠的沙漠?埃及这个文明古国,今天国土的96%为什么尽是沙漠?前车之鉴,值得深思和警惕!

建立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主要是适合国情。我们的国情,一是土地辽阔,但耕地面积相对很小,可开垦的农地也不多。二是山地多、面积大,但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造林种草潜力相当大,但这种潜力还没有被开发和利用起来。三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严重。四是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丘陵地带和山区,毁林毁草、陡坡垦荒导致植被遭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基于上述情况,建立生态农业必须对稀有的土壤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用养结合,培肥地力,更要珍惜表土,防止流失,大力造林种草、封山育林,采取流域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既要实现生产上的良性循环,又要实现生态上的良性循环;既要看到我国人多地少,又要看到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只有靠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门路才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各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光、热、气、水、营养因素等非生物因子有差别,生存于其间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也各不相同,由此可以建成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放牧生态系统或水域生态系统等。

山区和高丘地区以建立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建立林、草、牧结合的生态系统,或林、果、桑、茶、经(桐、油茶)、粮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系统。草原地区以草原放牧生态系统为主,也可辅以林草牧生态系统。平原地带以粮经(油、棉)生态农业系统为主,也可以辅以粮、桑、蚕生态系统或粮、经、果生态系统。大城市郊区农业则应以菜、奶、蛋、肉、鱼生态农业系统为主。总的方针,应以林业为基础,农业为主导,形成以林业保农业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山、水、田、土、气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中,林业起核心作用,林业对农业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所以突出林业,完全符合生态学规律,也符合我国山地多、面积大的客观实际。从长远利益来说,更具有全球战略意义。在这个大生态农业系统中,其中的各子(分)系统既各有自身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互补互利,以此来实现其生产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循环。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然力、社会力和人力的作用,它们互相转化,改变其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改变其生态结构和功能,成为不同的生态农业系统。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是农林为主,或林牧为主,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生态农业,或者把它们按照人们的意志,改造成为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系统。反之,如果人类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人为因素干扰破坏的作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超过了生态农业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那么该系统的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将逐渐下降,并导致其生态结构恶化和功能减退,其结果则可能使高效森林生态系统蜕变为生态循环完全被破坏的荒山秃岭,高效农田生态系统蜕变为循环失调的荒漠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下5个过程。

(一)生物生长过程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体,彼此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一般地保持着相对的生物生态平衡状态。人们认识了这一生物规律,可以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趋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例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方面,依靠根系分泌物;另一方面,固定氮素,供给植物并促其生长,彼此相生相养,这是生物之间彼此共生的关系。根瘤菌能固氮而增加土壤肥力,并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这又是生物与非生物相生相养的关系。人们利用豆科植物轮作或套种间作,能增进土壤肥力,促进中耕作物增产。又如,蜜蜂取食花蜜并传播花粉,它起到促进植物开花结果的媒介作用,这是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另外,自然界还有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如蚂蚁与蚜虫的关系,前者以后者所分泌的蜜露为食,后者能驱走前者若干天敌而使其得到保护。但这是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昆虫之间还存在一种相克的关系。如虎甲、步甲等能捕食多种有害昆虫;蚜狮、食蚜虻等捕食蚜虫。这是人类可以利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的一种益虫与害虫之间的相克关系。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因大量昆虫的取食而受到损失,据估计农产品产前和产后受虫害的损失至少占总产量的10%以上,损失之大是惊人的。在自然界动植物之间,昆虫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地应该是保持自然平衡的状态。但是,由于种种人为的原因,人类违反生态规律行事,如大面积毁林开荒、烧荒等,以及滥用农药(如DDT之类)杀伤了大量害虫天敌,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目前某些害虫更加猖獗。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应用生物共生规律趋利避害,改善农业生态平衡状态,促进生产,减少损失,为人民服务。我们认为,从生物措施角度来考虑,要改善和提高农业生态平衡状态,必须遵循以下3点农业生态经济原则。

1.发挥生物共生(互利)优势原则

上述蜜蜂采蜜和传授花粉共生优势,可以广泛运用。果树栽培业与养蜂业,以及稻田养鱼、鱼稻共生都可在生产上和经济上起到互补的作用。在农作物合理布局、改进作物结构,以及合理轮作和套种间作等方面,充分利用豆科植物能起到养地保土的作用。

2.利用生物相克趋利避害原则

利用白僵菌或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防除菜青虫,利用赤眼蜂防除松树林松毛虫害等,都是利用生物相克原则的生物治虫防虫的有效措施。苹果、梨等果树由于锈病菌为害,发生了梨锈病,而梨锈菌在其生活史中是以柏树为其转枝寄主的。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应在梨、苹果园附近严禁栽种柏树,如果已经栽了的就把它移走,就可有效控制梨锈病。又如常绿树和落叶树、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混交林,应控制松毛虫、天牛等害虫的猖獗危害。农业生产中利用生物相克的潜力是很大的,但不同生态系统利用生物相克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如农田生态系统效果不太显著,而果园或森林生态系统则效果较好。

3.生物相生相养的原则

除上述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固氮、养地和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等,是体现生物相生相养原则最好的实例外,还可以举出桑、蚕、鱼、人(以桑养蚕,以蚕沙养鱼,再以鱼供人食用)食物链一例,也是一种扩大意义的共生关系。它是发展多种经营十分可取的一种模式,具有生产实践意义和重要的农业生态经济理论意义。

(二)劳动生产过程

生态农业在技术措施上,不仅要求因地制宜地科学种田,而且还应该做到不断改善和提高该地区或本系统的生态平衡状态。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力普遍下降。因此,着眼点应放在积极改善植被状况,改革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措施,以及改土、保土等方面,并应认真地、正确地贯彻“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方针,以及“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技术措施方面,我们建议认真贯彻以下4点农业生态经济原则。

1.最大绿色覆盖原则

绿色植被是生态农业关键的一环,它是涵养水源、防止土壤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绿色植被指森林、草地、农田等的绿色覆盖状况。其中,森林覆盖状况是关键。因此,提高绿色覆盖率是改善和提高农业生态平衡状态的极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文化大革命”和之后几年,由于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滥垦滥伐,草原退化、沙化等,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森林的覆盖率大大下降。四川省森林资源本来是比较丰富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森林覆盖率为19%,现在已下降为13.3%。全省森林覆盖率不到10%的县占47.15%,其中不到1%的县占7.25%。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破坏林地多达5亿亩,其面积之大,相当于历年来造林保存面积的总和。1981年四川省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灾情十分严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但有少数森林覆盖较好的地区,显示了明显的抗洪能力,即:农田没有被冲毁,而且粮食产量比1980年还有所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效抗洪森林覆盖率为22.6%~30%,有效抗洪森林覆盖率的下限为22.6%,而最佳抗洪森林覆盖率的下限则为30%。由此可见,森林是生态农业的核心。

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绿色覆盖也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在改善和提高农业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中,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坡土的绿色覆盖,显得更加重要。例如,重庆每年7月降雨量最大,土壤冲刷亦最大,如果没有作物覆盖,土壤流失就无法防止。因此,在作物布局上应考虑每年7月以前,所有田土、梯田、草地都应使作物和草类的覆盖率达到最大,其他地区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降水集中期以前,把绿色覆盖率和植被质量提高到最高限度。

2.最小土壤流失原则

四川省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每年经长江三峡滚滚东流的泥沙量竟达6.4亿多吨,相当于500万亩耕地被冲走厚达20厘米的表土,至于被带走的氮、磷、钾肥也达480万吨之多。1981年洪水期四川省土壤流失量高达4.5亿吨,相当于表土厚达20厘米的耕地300万亩。外国人将这种土壤流失严重的情况以喻为“大动脉出血”,其言不为过,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生态农业的战略措施之一,就是搞好水土保持,防止土壤流失。四川省丘陵地区的等高梯田,是我们国家农业技术的宝贵历史遗产,是水土保持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川东丘陵地区有一些传统的耕作制,如陡坡一锄一窝点胡豆(蚕豆)的免耕法、荒坡种“荒瓜”的免耕法,以及低丘筑等高台地(向里、向一侧微微倾斜,两侧开浅洪沟,沟底开沉砂)的一整套农田基本建设设施等。此外,坡土耕作法,如“竖开沟,横开行”“陡坡挖土,挖倒土”(由上而下挖土)等,都是贯彻了最小土壤流失原则的好方法,值得研究、整理并加以完善。

3.土地资源用、养、保结合原则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单一地抓粮食生产,连种耗地作物,忽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用地养地,进行掠夺式的生产,以致土地肥力减退,土壤结构变劣,土地生产率下降。生态农业要求我们要用地养地,用养并重,并注意保护土壤资源,使土地越种越肥,越种越好。这是一条土地资源用、养、保结合的农业生态经济原则。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有机农业”,如秸秆还田,施用厩肥、人粪尿、绿肥,利用豆科作物轮作、间作、套种等,其合理部分是符合用地养地原则的。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科学地制定一套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用、养、保结合的耕作制度。用、养、保结合中还应该突出一个“保”字,要保护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地养地而忽视保地的耕作制,不是合理的耕作制,不是生态农业要求的耕作制。农田生态农业系统和草原生态农业系统,要统一规划和合理组织,建设以防洪护岸林、水土保持林、防风防沙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这个体系要将带、片、网相结合,充分发挥防洪固岸(堤)、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减轻风害风蚀和旱涝灾害等多方面的效益。

4.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逐步增加,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在某些方面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至于农业环境保护,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则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结果将是害虫为害无法控制,农作物损失日益严重,导致产量大减。

各种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原是互相依存,互为消长,成为一种环形的食物链,往往由于一种外生因素的变化,或一种不为人们重视的生物繁衍受到干扰和限制,就会造成一连串生态的不平衡,进而造成经济生物的大量减产,或有害生物更加猖獗。如施用大量农药则产生了一种事与愿违的结果,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另一方面,农作物害虫的许多天敌(益虫、益鸟)也被杀灭了。“封山育林”原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在森林法中有明文规定,但“封”而不育,“封山”而不禁止人畜为害,行政措施不严不力,以致收效不大。生态环境保护应从多方面考虑,采取综合措施,如造林护林,植树种草,实行免耕少耕法,建立农业工程设施,改良土壤,合理施用化肥,防止农药公害,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厉行农产品以及种子、种苗、种畜等检疫制度等。总之,生态农业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立足于当前,放眼于长远,当前服从长远,使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在施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措施的同时,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科技知识,使其在广大干部和农民中家喻户晓。广泛进行热爱祖国、珍惜土地的教育,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水土保持,提高其参与生态环境工作的积极性。

(三)经济管理过程

经济因素包括有关农村经济的政策、方针、规划、计划、设施、结构、体制等。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建、结构、功能和运行等方面起决定性的影响。往往一种因素的变化,会使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一连串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如果是积极的,就能使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稳步上升;如果是消极的,就能使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不断下降以至恶化;有时还可能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两者互为消长。积极的方面大于消极的方面时,利益可以弥补损害,而使生态平衡仍能保持稳定状态。而消极方面大于积极方面时,损害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则导致生态恶化。例如,过去“以粮为纲”的方针,单一地抓粮食生产,结果粮食产量虽然增长了一点,城市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似乎缓解了,农民吃不饱的问题缓和了,但是粮食挤林、挤棉、挤桑等的矛盾加剧了。由于毁林毁草,开荒种粮,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反过来又导致粮食单产不高不稳,农业生产长期搞不上去的恶性循环。又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全面落实,特别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社员普遍反映,生产责任制建立后“一年生产大变样,两年社员卖余粮,三年国家、集体、个人建粮仓”。目前,由于生产责任制还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全面推广,因此,在农业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农民怕政策变,以致林木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此风至今还未刹住。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在农村建立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时间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绝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样,就从根本上解除了农民怕政策变的思想顾虑,坚定了他们的信心,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很快就可纠正过来。

黑龙江省海伦县开展农业现代化科学实验的主要经验是,大力调整农林牧及农业内部的比例,加快林牧两条“短腿”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作物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大的调整,把布局不科学的40多万亩良田改种以大豆为主的经济作物和牧草、饲料等。在生产结构上,开始由单一抓粮食向农林牧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统一规划,因害设防,积极植树造林,分别在坡耕地上成片造水土保持林,平川地上重点造农田防护林,低洼地则分给社员造薪炭林。全县3年共造林20万亩。农业区的林牧覆盖率由1978年的3.5%提高到1981年的8.9%,因此,“日趋合理的农、林、牧结构,使已经严重恶化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由恶性循环开始转向良性循环”《探索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海伦县开展农业现代化科学实验好》,1982年8月5日第4版《光明日报》。

上述说明,三种情况将有三种结果:①政策失误,放弃长远利益,只重视当前利益,导致生态上和生产上的恶性循环。②政策方针和生产责任制的方向都是正确的,只是农民思想认识上有顾虑,以及生产责任制尚待继续巩固和完善,特别是自主权问题没有解决好,农民片面地强调当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③科学地断定了海伦县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生态恶化,土壤受到破坏,影响和抵消了现代农业技术能力的发挥。措施上主要靠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综合应用先进农业基础,同时注意改革经济体制和讲究科学的经营管理,力求最大经济效益,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以上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了在农业生产的指导上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决策问题,也就是管理问题,管理要从实际出发,要服从客观规律,这就是说要讲究科学的管理。科学管理主要是讲决策,也可以说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科学管理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态农业在经济管理措施方面有以下四项生态经济原则是需要加以阐明的。

1.资源最佳配套原则

在保护好国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如何充分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习惯于8亿农民(3亿劳动力)在15亿亩耕地上采取人海战术种粮食、搞饭吃。人地比例很不相称,结果产出的粮食不够吃,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实际上是失业、半失业)。而且单一抓粮食的严重后果,造成了生产上和生态上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14.4亿亩土地资源和农村8亿农民这两大项丰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这就是农业发展中最大的浪费。因此,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何在农、林、牧、副、渔五业中合理地再分配以及如何合理配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似应组织力量,从事调查研究,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农业系统资源配套的规律和途径以及资源最佳配套原则。

2.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原则

我国人口多,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与耕地不足,引进大量先进技术与出口货源有限,外汇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的资金不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矛盾。把大量劳动力集中在有限耕地的种植业上,以及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是我国农村经济贫困和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我们应该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多种经营专业化生产项目,充分利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是正确解决上述一系列矛盾的有效、可行途径。前者如栽桑养蚕、花卉栽培、家庭各种手工业、编织业、抽花刺绣等;后者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治服务业,花卉盆景制作,切花插花技术等,这些都是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农业生产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民同土地分离,同农业生产分离,可以转移到农产加工业,林产、畜产加工业,以及农村服务行业。

3.经济结构合理化原则

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是消费型的,即单一抓粮食而忽视轻工业原料,重粮食作物轻经济作物,重种植业轻林、牧、副、渔业和加工业,重生计经济轻商品经济。农业现代化要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建成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合理化,对现代化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是和水土保持、土地资源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决定意义的。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对全国农业生产的指导上,要狠抓“两个转变”,即:一是从单纯抓粮食生产转到同时狠抓多种经营;二是从单纯抓农田水利建设转到同时大力抓水土保持,改善大地植被。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决策上一个可喜的突破。

经济结构合理化应一改过去单纯追求粮食产量高指标的片面观点,而采取多元指标的综合经济效益的观点。同时,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农业系统的特点,突出其战略目标或主攻方向,区别为不同类型的经济结构,如最大经济效益结构、最佳资源利用结构、充分就业结构、最小成本结构、最大收益结构等。

各种类型的结构都应因地制宜地决定农、林、牧、副、渔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这个比例关系在实践中证明其经济效益为最大,那么它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最佳经济结构。这种比例关系也可通过全面规划进行综合计量分析研究来测定,然后据以制定可行性方案来实施。

4.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原则

生态农业的建设,只有突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向专业化商品生产过渡,才是可能的。近几年来,我国农村随着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增产增收,粮食、资金以及劳动力产生了剩余,广大农村涌现数以万计的各种形式的专业户、重点户。这就为农村治穷致富开辟了一个新路子,是从生计农业的自然经济逐步过渡到生态农业的专业化商品生产,以及产供销经济联合、农工商综合体起到桥梁作用的一种好形式。随着专业户、重点户向着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化门路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有许多从事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养殖业、服务业、运输业、销售业等的专业户、重点户不断出现,他们就会和土地分离,和种植业分离,而种植业内部的专业化也分工越来越细。在分工的同时又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协作,发展为专业户之间,专业户与国营经济或集体经济的经济联合。专业分工要正确处理好自主权问题,经济协作也要贯彻有利生产和自愿互利的原则。不管专业分工还是经济协作,都需要科学协调和组织各种生产力量,使其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

(四)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过程

生态农业的生态农业系统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类型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系统的步骤可以通过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地根据决策目标和限制条件规划设计出最佳可行性方案,然后根据可行性方案制订行动计划,逐步付诸实施,建设生态农业系统的全面规划必须贯彻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原则:一是采取山、水、田、土、林、路结合起来的自然区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办法,而再不能只治土、治田而忽视治山、治水。二是采取上、中、下游相结合起来的流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办法,而再不能治水只治下游而不顾上中游。三是采取以农畜产品或林产品加工业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区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办法。四是必须采取政府和群众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办法,不能单靠政府投资或行政措施,而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例如,植树造林以及城市绿化工作,国家负责在山区和流域上游用飞机撒播树木种子和草籽,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则掀起全民义务植树造林运动的办法是行之有效且成绩显著的。五是必须由过去推广单项技术向各项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转变,形成综合的生产力。

(五)人类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统一过程

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是要解决好农业生态系统中人、生物、环境三者之间矛盾统一的关系。人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起决定性的作用,起主宰一切的作用。人类可以通过努力为自身创造一个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良好环境,就是说,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人类也可以盲目地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使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给自身和子孙后代生存和生活带来危害,就是说,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做了负贡献,起消极破坏作用。童山秃岭和黄水害河绝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可惜的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起消极破坏作用的时候多,起积极建设作用的时候少,这是值得我们猛醒和警惕的。

我们经常说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农业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这就是主观世界要符合客观世界。我们似乎在认识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往往在生产实践中,却做了许多主观努力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以粮食挤经济作物,以农业挤林业、牧业及其他各业,“向荒山要粮”,“毁林开荒”,“向河滩要地”,围河(湖)造田,甚至“刀耕火种”“烧山种粮”等破坏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至今还没有被有效制止。因此,必须广泛开展关于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宣传教育,提高全国上下对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组织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有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要使全民族在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系统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大大减少和消除破坏作用。

生态农业系统的建立,除了以上述种种生物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管理措施等的综合运用为基本内容外,还必须有一定的保证,方能经过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长期努力,而变理想为现实。所谓保证应包括政策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社会保证、法律保证等。没有这些保证,生态农业系统是难以实现的。

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应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微观与宏观结合,国家与群众结合,山区与平原结合,上中游与下游结合。在步骤上,应当从建立“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入手,进而建立“生态农业大队、公社”,以点带面地逐步扩大到区、县、市直至建立“生态农业省”“生态农业流域”,最后达到全国都完成生态农业系统建设。那么,祖国的河山、中国农业的面貌,将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在祖国大地上将出现“青山永在,绿水长流”的美好图景,生态农业系统在社会主义的明天将成为现实。

三 生态农业——绿色革命第四代

生态农业是以森林为核心,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改善绿色植被,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恶化作物结构,保护和提供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为目标的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设想。它是改善我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关系到我国到21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要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能不能胜利实现的一件大事,它是彻底改变我国农业面貌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是一次伟大的绿色革命。

在世界范围内,农业上的绿色革命起源于应用杂交优势原理进行作物育种,产生了杂交玉米。由于杂交玉米普遍推广,玉米生产大幅度增产。嗣后杂交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粮食产量猛增,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努力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杂交技术是绿色革命的第一代。20世纪30年代后期起,化肥和农药在农业上的普遍应用,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缓和全球性的粮食紧张状况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人们把化肥和农药的应用称为第二代绿色革命。50年代喷灌技术兴起,在60年代和70年代也曾在农业方面起到了增产节支的重要作用,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第三代绿色革命。化肥、农药和机械能需要耗费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称投入机械能、化肥和农药的农业为“石油农业”。“石油农业”突出的优点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这个较高的农业生产率掩盖了“石油农业”的严重危害。“石油农业”的危害主要在于导致土壤破坏和流失严重。农作物害虫因产生抗药性和天敌被误杀,而更加猖獗。近年来,西方一些专家、学者对“石油农业”的危害深表忧虑,而盛赞中国式的“有机农业”的优越性。与此同时,外国毁林垦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日趋恶化的严重后果,也正引起许多科学工作者和学者的重点关注,这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目前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许多热带雨林、亚热带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失,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埃及报纸曾为此呼吁,“快快筑起我们自己的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