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先生一生的志向与治学态度
陆学艺先生于2013年5月13日永远离开了我们,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在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社会建设和增进人民福祉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陆先生一生追求经世致用,强调学术研究就是要解决国家、社会和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与他一起工作,人们总是可以感受到一种走向社会实际、学术田野的澎湃热情,他是中国社会学界令人敬仰、当之无愧的领路人,而且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学习楷模。
下面我想围绕社会建设与社会学担当的主题,讨论一下社会学在未来更加复杂的环境当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谈谈我对陆学艺先生一生的志向和治学态度的一些认识和理解,以表达对他深深的追思。
2012年,陆学艺先生在江苏吴江获得了首届“费孝通社会学学术成就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陆学艺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践的研究,在80年代中期对农村形势的判断,显示了他的学术勇气和社会担当,对社会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先后组织了中国百县市的社会调查和中国百村调查活动,长期组织社会形势年度报告的编写。他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的研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改革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对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拓展社会学在中国的影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个评价使我们看到了陆学艺先生对其学术路线的基本选择、根本态度以及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敏锐洞察、用心思考和深刻把握。
陆学艺先生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三农”问题专家,后又转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对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社会建设等都颇有研究。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对“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爱和关注。“三农”问题和社会结构是他思考、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恰恰是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陆学艺先生向来敢于直面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2002年,他主编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他自信他所研究的是真问题,因为是真问题,所以他就有了担当的自觉。归根到底,正是因为他对中国社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才使得他对自己所选取的学术研究主题、所运用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担当。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社会建设,在陆学艺先生来看,这是社会学可以推进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他带领成立于1998年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带领有志于服务社会进步的中青年学者,又投身到社会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前沿,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理论研究。
2004~2010年,陆先生领衔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北京社会建设60年》《晋江模式新发展——中国县域现代化道路探索》等著作,在这些论著中,他以扎实和贴切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走向和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对社会改革政策趋向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和建议。虽然此时他年事已高,但依然责任在肩,依然心系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是他为学、为人的根本态度。
2011~2013年,陆学艺先生在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社会建设论》《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等著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多年来他基于深入调查和细致思考总结出的对社会建设的根本观点。例如,社会建设就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社会建设大体包含九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中心环节是改革社会体制,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立能以驾驭市场、制约权力、遏制社会失序的社会主体。同时,他还指出,社会建设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不同的问题,并提出了社会建设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观点。
陆先生经常笑着说,到21世纪中叶我们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时期将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代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可以看出,在陆先生的思想里,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社会能够长成自己的力量,并能够与经济、政治等其他体系相互协作,共同为人民服务,使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进一步深入,一方面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不断加剧,存量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深层次利益结构的调整缺乏有效的机制,社会自我协调能力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问题的同时存在,表明中国社会的碎片化将会更加严重,中国社会的融合更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困境。可是这些问题的缓冲和解决,目前还没有直接归口的管理部门,它们经常被纳入综合治理的范围。可以说,中国有非常完备的行政体制,也基本建成了自己的现代生产体制,但是至今依然缺乏相应的社会体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并从多个层面规划了当前社会体制建设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现代社会组织等。其中,社会管理体制是对当前社会体制运行的基本制度安排,具体体现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在这20个字当中,前16个字分别阐明了社会体制中的多方主体,后面的四个字是法治保障,明确了多方主体之间相互协商、相互协作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未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多主体格局,以及纵向和横向社会整合相互结合的新型治理模式。
可以想象,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还会碰到很多问题,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的边界和内涵总是显得模糊不清,还因为相比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而言,社会体制的运作机制总是以复杂的方式渗透于其他体制的运行当中。尽管从理论上讲,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分别承担着社会运行所必需的结构性的功能,但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基本诉求是公平正义、公平公正,因此社会体制作为配置社会公共物品的一套制度安排,必须体现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那就是中国社会已经深深地受到了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改革不能再封闭地、独自地运行。全球化、信息化一开始就是西方发达国家试图改变世界经济社会格局的策略和重新建构新的游戏规则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今天全球化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世界范围内的不同集团之间面临新的利益分配不均,还可能会导致新的贫富分化加剧和新的矛盾产生。
在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社会学家发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正在遭遇一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类似于马克斯·韦伯和卡尔·马克思当年分析过的重要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形态、体态,以及与它们相链接的背景与条件,与过去相比则大不一样,而且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社会学家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不相适应了,要想分析并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困难重重、始料不及。
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建设会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传统的,也有新产生的,它们错综复杂,会促使规则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不少的农民还生活在乡土的社会里,为实现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中国社会学如何在新一轮的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这将成为我们的新课题,因此需要我们继续拥有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担当、更多的责任,也需要我们向陆学艺先生学习。学习他敢于直面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的学术担当和建言勇气,学习他心系民生、责任在肩的为学为人的根本态度,学习他扎根实际、经世致用的学术路线,学习他为中国社会和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不朽精神……
(本文系作者2013年8月31日在“社会学与社会建设暨陆学艺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