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探讨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宗教复兴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世界性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激发了学术界和公众重新审视和探讨宗教的概念、性质、社会功能及其与科学和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宗教更有建设性地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从2012年开始用“话语构建”的方式探讨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通过与不同城市和学科背景的人展开广泛的探讨,逐步形成了一个重新思考宗教问题的初步而开放的框架。
“话语构建”是指就某一专题或领域展开探讨、交流和实践的过程,其突出特点包括明确的目的性,有不同程度的严密性和挑战性,根植于社会实践而不只是纯粹的言谈。“话语构建”的参与者同时也在实践,他们相互交流的内容是某个领域通过实践、反思和调查研习等相互联系的环节而产生的知识。这个探讨框架基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经验,把宗教界定为使人觉悟到自身存在的精神维度,并据此精神维度安排个人与集体的生活而形成的一套知识与实践体系。
本框架从个人精神成长、社会行动和文明发展的综合视角探讨人与神圣的精神存在的关系、人的精神本性、道德、精神原则、科学与宗教关系以及宗教与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议题。我们希望这个初步的框架能够为有关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研讨提供一种经常被主流学术话语所忽视的精神视角。
关键词:话语构建 探讨框架 精神成长 科学与宗教
引言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Global Civilization, IGC)致力于推动有关宗教与社会发展议题的学术研究和探讨。2012年6月底,IGC组织召开了一次非正式会议,邀请一批来自中国各地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就如何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视角重新认识“宗教”这个概念展开了非正式的探讨。此次会议的与会者学术背景相当广泛,包括人类学、宗教学、教育学、法律、语言学、人学、艺术和艺术史、性别研究、戏剧、诠释学等。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和学习世界正义院指导下的发展研究和咨询机构——全球繁荣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Prosperity)发表的一份重要文件《宗教、科学和发展》以及巴哈伊社团倡导的话语构建方法。通过一系列小组学习、经验分享和磋商,与会者丰富了各自对宗教、精神原则、话语构建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此次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与会者基于各自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写一段阐释“何为宗教”的文字。所收集到的包含不同视角的阐释性文字经过整合、梳理,形成了一篇不到一千字的文章,成为IGC论述宗教议题的最初文稿,即《关于重新检视宗教概念的话语构建——一些初步思考》。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IGC继续在不同的城市邀请来自儒学、马列思想研究、经济学、法律、国际关系、古希腊史、佛教美术史和英语语言文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士参加一系列工作坊,对文稿的内容展开广泛的探讨。参与探讨的人士既有大学教师、管理者、自由职业者、作家和艺术家,也包括销售经理、公司职员和在校大学生。为了扩展参与者的思路和视野,IGC在探讨过程中还组织了一系列小组研习活动。研习的资料除了阿博都-巴哈的著作《神圣文明的隐秘》中论述宗教与文明关系的相关段落之外,还包括专门论述话语构建的概念和实践方法的《探讨社会行动》以及《实验室·庙宇·市场——对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交互作用的反思》等出版物,以及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著作,如费孝通先生的名著《乡土中国》和牟宗三等新儒家所著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等。这种广泛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参与者的灵感,他们在工作坊里畅所欲言,并对《关于重新检视宗教概念的话语构建——一些初步思考》的内容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
IGC认真听取了这些建议,并把它们整合到原来的文稿之中。不断的修改和整合也使文稿的字数不断增加,截止到2013年9月,文稿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探讨框架,即下文呈现出的样貌。正如本文标题所注明的,这个版本还只是一份草稿,我们期望能有更多人士参与到这个话语构建的活动中来,通过学习和探讨,进一步厘清、深化我们对该主题的理解,并丰富和改进这个探讨框架。
在10月20~22日于澳门举行的“宗教与可持续社区”学术研讨会,以及会后围绕本文内容在各地举办的工作坊上,IGC收到了不少有价值的评论和建议。由于时间关系,目前这个版本未能吸收、整合这些评论和建议。其中,是用“灵性”还是用“精神”来描述人的超验本质,以及吴效群教授在《变与不变》一文(见本论文集)中对本文提出的重要的反馈意见,都将成为今后探讨的重要问题。IGC欢迎学界同仁对本文发表更多的评论,如有想法与IGC分享,请发送邮件至igc@igc. hk。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也相应地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其中,宗教复兴几乎成了普遍的现象,激发了学术界和公众重新审视和探讨宗教的概念、性质、社会功能及其与科学和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系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当前正处在前所未见的全球整合时期,赫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在此历史性的全球整合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能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可以说,一个全球性的新文明正呼之欲出。然而,全球一体化进程困难重重,危机不断。放眼环球,首先映入观察者眼帘的当属几乎触及全球每一个角落的经济重组与经济一体化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赤贫与巨富并存的尴尬现象;层出不穷的社会、经济、政治动荡及其伴随的国内和国际冲突,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然而对关心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观察者来说,处处可见的道德滑坡和精神沦丧才是最令人忧虑的事情。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文明正深陷于普遍的精神危机之中。在社会治理领域,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如果继续片面依赖科学技术和物质手段,遵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逻辑,不难预料不仅普世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景断然难以实现,甚至连人类生存所仰赖的自然环境本身的持续都将成为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开始意识到,除非在思想、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实现深刻的变革,在个人、机构和社会层面重振道德和精神生活,否则崭露头角的世界性新文明将难以沿着精神与物质协调发展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进。
有史以来,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宗教的核心关切之所在。世界各主要宗教乃作为文明之基础的道德伦理规范和精神原则的源泉,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每当社会面临精神危机之时,人们自然地转向宗教寻求解决之道。然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均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宗教对广大民众生活的影响,其中缘由,不难探寻。各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或者当下方兴未艾的宗教复兴运动,能否避免重蹈以往错误之覆辙,消除当代社会普遍的精神危机,并为未来的全球性新文明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
宗教如果想在当前和今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其概念、本质和目的必须接受人们的重新检视。20世纪以前,“宗教”一词在汉语里很少出现。据考证,汉语中现代意义上的“宗教”一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日文引进。日文中的“宗教”是英文词religion的对译,而religion源自拉丁文词汇religio,其本意是“有限的个人与无限、绝对的神圣存在的结合”。Religion一词在西方主流话语中的含义是基于欧洲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经验的,其日文对等词“宗教”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开来后,这种主流的含义遂进入中国的学术思想。然而,西方学术界内部已经有人对这个基于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宗教”概念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尽管“宗教”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和使用的时间相对浅近,但是“人的存在包含精神维度的意识”这种观点却普遍见于中国古代各主要学派思想。显然,主流学术话语中源自西方历史和文化经验的“宗教”概念与中国文化和学术传统颇有抵牾,也不适合用它来思考世界新文明的精神维度。因此,有必要对宗教的概念、本质和目的重新进行思考和界定。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的宗旨在于推动宗教与当代社会关系的探讨。我们所说的宗教,指的是使人觉悟到自身存在的精神维度,并据此精神维度安排个人与集体的生活而形成的一套知识与实践体系。具体来说,宗教揭示世界的精神本源与人的精神本质,解释宇宙万物间的关系,阐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规范人的社会和精神关系。作为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各个宗教的教规、仪轨、习俗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但其内在的精神信息具有某种一致性和一贯性,其核心主旨始终在于训导人的灵魂,倡导公正和博爱等精神原则,促进社会和平与文明进步。宗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指导、制约着个人和群体的生活,激励人们把内在的信仰转化为外在的利他行为和社会行动。在这个意义上,宗教直观地体现为一种以精神为导向的生活方式。
从宗教与社会互动的视角重新审视宗教的内涵与本质,需要避开当下流行的种种神学争论和根深蒂固的教派偏见。在进行有关宗教的探讨时,为了利于达成建设性的成果,我们应该避免涉及僵化刻板的神学教条、泾渭分明的宗教社团身份或深陷各种社会和政治冲突旋涡的具体教派,也应该避免把宗教视为某个民族、阶层、国家或者某种政治力量的工具性象征。
作为知识与实践体系,宗教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机构,而是社会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哲学、艺术、法律、道德、科学等领域密切互动。然而,在建设全球性新文明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和界定宗教与上述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关系,才有可能使宗教摆脱历史和传统文化加在其身上的沉重包袱,恢复其惯有的注重人生实践和社会变革的内在活力,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鉴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现状,不带偏见地对人与精神存在的关系、人的精神本性、道德、精神原则、宗教与科学、宗教与社会行动和社会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不失为反思和重新认识宗教的本质、宗教与社会和文化关系的良好开端。
(一)人与精神存在的关系
存在一个超凡、神圣的精神领域或者精神存在的意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的基础。在宗教生活中,精神意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与神圣的存在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关系,人的精神意识会不断地得到滋养和强化。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与神圣的精神存在的关系?如何界定这种超验关系的内涵?如何验证其效果?
不同的宗教传统对精神存在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与精神存在发生联系的实践方法也各异。同样,个人对此精神存在的理解、体验和解释也见仁见智。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种理解和认识彼此无法相融;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它们只不过是有限的人类心智观照无限的终极实在的不同视角而已。若据此后一种思路,则在人与神圣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不存在某种最完善的理解,其他传统和他人的经验与理解都有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既然如此,那么在探讨有关宗教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克服不同传统与理解方式之间的差异?如何克服对“他见”的抵触和偏见?在共同追求真理、探索灵性生活的框架下,如何破除交流的障碍,接纳怀疑论者、无神论者和无信仰者加入这种探讨,承认他们的关切和批评意见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人的精神本性
宗教无不强调人的精神本性。问题是,应该如何去理解人的精神本性?精神本性与人生的物质层面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两者必然冲突,抑或可相互协调?如何在社会行为中体现人的精神本性?精神本性与人生目标和生命意义有何联系?如何滋养和巩固人的精神本性?哪些精神品质与人的精神本性息息相关?什么样的社会和教育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本性的健康发展?
(三)道德
宗教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伦理准则的源泉。今天,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宗教如何在当代社会实行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如何在弘扬道德的过程中避免清高、伪善和空洞的说教?如何把明晰的道德观念传达给年轻一代,并使之在个人、家庭生活以及商界和政界等社会层面得到践行?
(四)精神原则
宗教的核心是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原则,如和平、团结、平等、公正等。这些精神原则把世界上的各种宗教传统与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彼此增益,形成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当代社会,个人、机构和社会团体都需要汲取这类普遍的精神原则蕴含的力量来构建生机勃勃的社会组织体系。
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宗教激励人们培养并践行博爱、公正、慈悲、真诚、信任等品质,激发和弘扬人性中高贵的一面。宗教倡导的精神原则与高尚品质能够促进族群间的合作、服务与和谐精神,激励人们开发潜在的物质和精神能力,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反过来,精神进步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因此精神原则也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一个社会精神进步的指标。
指导个人道德生活、主持仪式等是宗教影响传统社会的主要方式。现代社会变迁日新月异,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远非古代社会所能比。宗教必须适应今日社会问题之复杂性,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应用和实践内在的精神原则。那么,值得探讨的相关问题是,在今天的世界,哪些精神原则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全球社会的背景下来理解这些精神原则?个人、团体和社会机构如何才能逐步掌握和应用精神原则的方法?又该如何应用精神指标来衡量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五)科学与宗教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引人关注而又最难以厘清的难题之一。从社会影响力来看,宗教与科学这两种截然有别而又相辅相成的知识与实践体系堪称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动力。征诸历史不难发现,每逢科学与宗教、理性精神与信仰的力量和谐共处、携手合作之时,人类文明无不获得飞跃性的进步,并导致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曾几何时,科学与宗教本质上难以协调和相融的观点成为学术界的主流看法。近年来,主要是受到世界宗教共同体的反思倾向的鼓励,科学与宗教开始尝试严肃的对话。然而迄今为止,科学与宗教间的对话只停留在抽象层面,参与这种对话的大多为科学家和神学家。如果宗教想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它与科学的互动就有必要超越抽象的层面而在社会发展实践领域探索崭新的合作空间与途径。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作为两个不同的知识与实践体系,宗教和科学能够携手开辟出一条兼顾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社会行动模式吗?假定科学昌明和灵性发达是预期中的全球性新文明的主要特征,那么宗教与科学应该如何建设性地互动,才能使这种预期中的新文明成为现实?
(六)宗教与社会行动和社会发展
毫无疑问,个人和社会存在密切的联系。个人的行为和道德标准能够塑造周围的环境,社会的结构和运作过程反过来也强烈地影响着个人。因此,社会行动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具备个人和社会双重目的意识。也就是说,致力于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个人,既要关注自身的能力和精神品质的发展,又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行动将如何影响社会的观念、结构和进程。
显然,个人不能在与社会隔绝的状态下发展自身的天赋和能力。如果不和外界互动,个人就无从确立起社会性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借以判断和衡量自身进步的标准。如果个人的社会行动缺乏至关重要的社会目的,也容易产生种种不健康的自我意识,如自责、内疚、自负与自满等。反过来,如果改造社会的渴望完全主导了社会行动,忽视个人成长与转变的需要,其良好的初衷很容易被扭曲。一旦与个人精神成长的需求相脱节,改造社会的事业将变得极其脆弱,容易使个人在遇到挫折时忽略自身的责任而去苛责社会。这样的人容易失去对他人的尊重和慈悲之心,倾向于对他人采取残酷的压迫行为。因此,任何有效的社会行动都需要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改造视为同一进程相辅相成的两面,避免让极端的个人主义或者僵化的集体主义主导社会发展的进程,而需要在个人的主动性和集体的稳定性之间把握一种微妙的平衡。
作为社会文化结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宗教无法游离于社会行动领域之外。问题是,宗教应该如何激励人们建设性地介入各自共同体的事务,使个人的精神进步与社会的整体转型合而为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宗教又该如何避免那种把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完全寄托于彼岸世界的极端禁欲主义倾向?如何避免某些特定类型的宗教慈善行为所导致的依赖关系以及随之滋生的不健康的优越感?精神理想如何转化为社会现实?宗教如何才能促进人群的能力开发,并促进个人生活和社会结构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主流价值观,其中“可持续社区”以其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容易见效等特点,正逐渐走入政府、企业、公共部门、志愿团体和社区组织乃至家庭的视野。当前有关可持续社区建设的探讨,话题涉及住房、绿化、交通规划等硬件问题,以及公民参与、文化保育、贫富差距、邻里关系等软件问题。但是,在从事此类探讨的过程中,极少有人触及社区建设的“终极”目的和长期目标等与人的精神和灵性维度联系极为密切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我们希望上述初步框架能够为有关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研讨提供一种经常被主流学术话语所忽视的精神视角。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初步而开放的思考框架。我们真诚地希望,在此分享的观察和视角能够引起各界人士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公众对上述问题的关注,在坦诚的交流中丰富对宗教及其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以期达成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美好愿望,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附件1 什么是话语构建?
我们所说的话语构建,是指就某一专题展开系统讨论和交流的行动。话语构建是一种学习型的交流,参与者不断寻求并提供多元的视角,以一种学习的心态对所讨论的主题达成更全面的理解,以提升各方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话语构建应植根于实践之中,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主旨。它不仅仅局限于思想交流,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过程,遵循“行动—反思—行动”的实践方法。话语构建是一个不间断地探索真知的过程,其间形成的阶段性共识需要被不断地反映到社会行动之中,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话语构建的指导原则是和平、团结、公正、平等等普遍的精神原则。话语构建的参与者应有世界大同的广博胸襟,以一种亲和、谦卑的态度与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背景的人们共同探讨各种社会和文化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产生具有更高的能量与价值的新立场、观点和共识,以化解冲突,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