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谁:新疆阿村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民族志(民族与社会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村庄的位置

阿村(见图2-1)是喀什疏附县萨依巴格乡的一个行政村,官方称谓为11村,是萨依巴格乡下辖的16个行政村之一。

图2-1 阿村布局简图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5°20′~40°18′,东经73°20′~79°57′。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的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边境线总长888公里。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个国家。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喀什地区党史地方史办公室编《喀什年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第16页。

疏附县地处喀什地区西北端,环抱古城喀什——喀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疆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疏附县处于中亚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构建喀什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翼。疏附县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片绿洲上繁衍生息。疏附县维吾尔语称“喀什噶尔阔纳协海尔”,意即喀什噶尔老城,也称回城。汉时属疏勒国,唐时属疏勒都督府,宋代前期为喀拉罕王朝东都,后期为西辽政权割制。1883年划乌兰乌苏河(克孜河)上游村庄和布鲁特部落,在喀什噶尔回城设立疏附县。1912年直属喀什噶尔道,1943年改属新疆省第三督察专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9月以疏附县城关区为基础设置喀什市。县委、县政府于1955年秋迁到现在的县城所在地——托克扎克镇。县境介于东经75°20′~76°38′,北纬38°58′~39°42′。疏附县北、西、南三面傍山,中部和东部地处克孜勒河、盖孜河冲积平原,属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上部。东西长113公里,南北宽91公里,总面积4146.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4%,平原占总面积的46%。县城托克扎克镇距喀什市15公里,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482公里。

萨依巴格乡位于县城南郊,地处盖孜河上游,东西最长27公里,南北最宽12.5公里,总面积210.26平方公里。东靠疏勒县,西抵乌帕尔乡、站敏乡,南隔盖孜河与布拉克苏乡相望,北与站敏乡、吾库萨克乡接壤。县城主干道——人民路(东北—西南走向)为314国道过境路段,向西南延伸穿过萨依巴格乡。乡政府与县城的直线距离3.5公里。萨依巴格,维吾尔语意为滩地上的果园,概因境内多滩地和果园而得名。清末这里属托克萨克区辖地,民国时期属托克扎克乡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属托克扎克区。1953年从托克扎克区析置为区,1955年撤销,1959年又调整建立为县园艺场(也称副食品基地),1960年改称萨依巴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为萨依巴格乡。1991年萨依巴格乡辖区内共有村民委员会21个,1999年将5个村划分到了疏附县城辖区内,现在全乡辖区内有16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园艺场,阿村是萨依巴格乡较大的一个行政村。

阿村就坐落在萨依巴格乡政府东南150米处,地处县城南端,村最北端距县城4公里。从县城乘坐前往萨依巴格乡的公交车或电动三轮车,都可到达阿村,车费1元,十一二分钟便可到村庄的入口处——这也是县城过境公路314国道通过萨依巴格乡时与阿村主干道(东南—西北走向)交界的十字路口。那儿有一棵醒目的老杨树临别阿村时,在老杨树旁营业的一位小商贩特意用卷尺帮笔者测量了一下,距地面50厘米高处紧贴树皮绕一圈是4米,直径大概有1.28米。老杨树,维吾尔语音为“kapak tirek”,普通的白杨树,维吾尔语音为“ak tirek”,阿村大多栽种的是普通的白杨树,直径一般在15~30厘米。一说这棵老杨树有150年的历史,另据萨依巴格乡的一位维吾尔族干部说,这棵老杨树有200年的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有钱地主家的树,阿村和这棵老杨树的历史差不多。,它像一位安详而稳健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国道314线右侧,每天迎接着过往行人,还有三三两两的电动三轮车停靠在十字路口附近,等待过往乘车的人。到了十字路口也就到了这棵老杨树下。大树是认路和进村的一个标志物,在这儿下车,横穿马路,到对面即可在柏油铺就的阿村主干道上径直走进村里。乡巴扎似乎也以这棵老杨树为标志,在它的注视下拉开每一天的序幕。以老杨树下的十字路口为中心,有裁缝店、修鞋的地摊、小百货店、小型超市、饭馆、馕铺、烤包子店、牛羊肉铺、粮油食品店、理发店、铁匠铺、摩托车及拖拉机维修店、冰水店、打字复印店、五金店、农机修理铺、农药店、自行车修理铺、家用电器修理店、瓜果蔬菜店、以售卖农具为主的大土产商店、化肥店、钳工铺、照相馆、皮鞋制作店,还有水果摊、凉皮摊、满足农用需要的水泥店、油漆店、轮胎润滑油店等,大大小小80多个店铺呈辐射状朝四方沿路林立,构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萨依巴格乡巴扎,老杨树下的十字路口便成了乡巴扎天然的贸易往来中心。沿路与这些店铺相连的还有萨依巴格乡邮电所、中国移动通信萨依巴格乡营业厅、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萨依巴格乡客户服务部、疏附县萨依巴格乡联通业务代办点、中国电信话吧、萨依巴格乡幼儿园、萨依巴格乡卫生院等服务行业。乡巴扎林林总总的店铺基本能满足阿村日常的生活之需,但实际情形是只有1小队的人一般到乡巴扎购买日用品,1小队距乡巴扎最近。没有一个明确的巴扎日,每天的乡巴扎却人来人往。

照片2-1 老杨树

照片2-2 老杨树下的村庄入口

阿村现有8个小队,也叫8个村民小组。从地理角度看,可把阿村分为主村落和戈壁村落。戈壁村落即6小队,因过去是不毛之地的jaghgal此为维吾尔语音,后文类似标注同此。(汉语意为“戈壁滩”)而得名,也叫戈壁小队,其他小队都在主村落。烈日炎炎的夏日,从老杨树下的十字路口往村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庄主干道两边生机盎然的高高的白杨树,紧挨着路的左边有一条贯通主村落的水渠,每个小队渠口上都修建有闸口,灌溉用水通过这条水渠引向各小队的农田,水源以克孜勒河上游的红水为主,水不够时发电取水,每家有自来水管,解决人畜饮用。戈壁村落的农业灌溉则以盖孜河的灰水为主,家家打有一眼井,通过人力压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主村落村民居住区分布在路的两边,顺路而下,依次是1小队、2小队,并排在路两边的7小队、4小队及村落末端的8小队和3小队,从3小队往西南方向延伸是5小队。主村落的中心地带在2小队、7小队和4小队的交汇处——一条通往邻村的柏油路和村庄主干道交界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左拐,路两边是7小队的居民;往右走,路两边是4小队的居民。从十字路口沿村干道一直前行,左边是8小队的居民,右边是3小队的居民,这两个小队也有交叉杂居的个别人家。十字路口除外,各小队连成一片,基本没有明确的边界。这个十字路口星期天人相对较多,它是11村的7小队、4小队、8小队、3小队、5小队及戈壁小队,还有10村、13村、14村的人赶县巴扎的必经之路。总之,附近上街的人都要从这里经过。紧贴这个十字路口的左侧,有1个裁缝铺,1个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收购店,2个小商店,1个电信话吧;右侧有1个小商店、2个面粉加工厂,除了本村人,10村和13村的人也到这里磨面。距十字路口约500米处,路的左侧是村委所在地,周围是2小队的居民,村委距乡政府1.4公里。从村委前行至约350米处,紧贴路的右侧,阿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就坐落在这里,小学对面有一个村民在其家门口开的小商店,很多小学生经常出入这里(见表2-1)。村庄主干道一直通往6小队,沿主干道从8小队、3小队末端前行至1.5公里处,是萨依巴格乡10村和14村交界的十字路口,从这儿继续前行就全是土路了,往前走约1.1公里,紧贴路的右侧是一个四周布满芦苇、占地150亩、距村委4公里的鱼池。鱼池原属萨依巴格乡,现归县水利局,承包给汉族人已经6年了,6年前这里没有鱼池,原来是11村种水稻的田地,耕种了20年后,县上收回了。从鱼池接着前行1公里,然后从左边的岔路口拐下去,就到了俨然世外桃源的6小队——戈壁村落。承包鱼池的汉族人捞鱼时,常叫戈壁村落的人去帮忙,然后给上几条鱼作为酬谢,这里的村民是从来不去鱼池买鱼的。

照片2-3 村庄主干道

照片2-4 村落中心地带的店铺

表2-1 阿村各行业店铺

戈壁村落有21户人家,居住比较分散,除了个别人家,大多村民的院落都是敞开的,没有围墙,但很安全。有一天,一个小学3年级的小女孩给我们带路,因为路上有水,又是土路,实在过不去,她便把没上锁的小自行车停在半道上,之后,带着我和翻译阿村除极少数曾到新疆区外打工的村民会说简单的汉语,为数不多的正在大学就读的大学生能用汉语交流外,其他村民都只会说维吾尔语。由于笔者是内地的汉族,学了一些日常维吾尔用语,尚不能达到深层交流的目的,因此,在阿村做田野调查期间,基本由当地汉语和维吾尔语同样流利的维吾尔族女性担任翻译,陪同笔者进行田野调查。走向远处的一户人家,我问她:“你不怕把自行车丢了吗?”她说:“我们这里没有贼。”当时,我心想这可能是小孩的戏语。过了几天,我在戈壁村落的一位年轻妇女家里,不经意间又听到她说:“我们这里没贼,东西放在房子外面,不会丢的,邻居都挺好的,像亲戚一样。”戈壁村落地处偏远,曾经荒凉的jaghgal(戈壁滩),很多已开垦为耕地。从分散的房舍往远处走,穿过农田,依然有连片的杂草丛生的jaghgal(戈壁滩),那里生长较多的有红柳、沙枣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牧草。戈壁村落相对富裕的三个农户中,其中一户50多岁的女主人,每天下午6:30文中提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当地人习惯于用新疆时间,北京时间下午6:30,新疆当地时间大约为下午4:30。左右,手执长鞭,驱赶着自家的四五十只羊,到农田之外的戈壁滩放牧一两个小时,这是她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9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在她家访谈,临近尾声时,她已急不可耐,天色渐晚,她要出去牧羊,我只好尊重她的意愿。不过,经过她的同意,我带着翻译紧随其后,一同前往jaghgal(戈壁滩),一路虽说尘土飞扬,倒也愉悦。到了那里,羊儿在滩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她则一边看护着她的羊群,一边应答着我和她没有聊完的话题。在夕阳映衬下的jaghgal(戈壁滩),我和这位牧羊女,还有她的羊群,合了几张影。最终,她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我们现在成朋友了,你一定要把照片送给我”,我说“没问题,走前我给你送来,或托别人(主村落的人)给你带来”,我履行了我的诺言。

照片2-5 牧羊女

在主村落是没有条件放牧的,村庄外围是靠近村民住宅的农田,几乎再没什么空旷的去处。5月初长草了,就一天两次开始给牲口拔草,一直拔到9月底。进入9月,草渐渐少了,便割长势不好的玉米秆,搭配着喂牲口,玉米秆没了,再喂麦草,把打完麦子的麦秆用切割机切成一截一截的,洗干净,拌麸子喂。大约9月底以后,草慢慢干了,就没草了。拔草一般都是女人的事,女人病了或不在家,男人也会到田间地头去拔草。通常情况下,每天早晨8:00做完乃玛孜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新疆叫“乃玛孜”,即向真主祈祷,分别在晨(破晓)、晌(午后)、晡(即日偏西后)、昏(黄昏)、宵(夜晚)五个时间内进行,故称晨礼、晡礼、隐礼、昏礼、宵礼。“礼拜”是穆斯林向安拉表示感恩、赞美、恳求和祈祷的一种宗教仪式,在中亚的穆斯林用波斯语称“乃玛孜”,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七天一次聚礼(每星期五的午后要做聚礼,又称主麻)、一年两次会礼。,妇女们都出去拔草,下午8:00左右再去拔一次,天快黑了就回来做饭。家里有牲口的都这样,一般一天拔2次草,拔1小时左右,牲口多的家户,会拔两三个小时。大多数人家都养有一头驴和一些牛羊,整个村落还有十多户养马的人家。一般在自家玉米地、棉花地、自家田地的田垄上和流经田地的水渠边拔草,不能去别人的地里拔草,否则要挨骂,也不能多进棉花地里拔草,蹭来蹭去,棉桃会掉的。

处于这样的生境,戈壁村落的孩子到村小学上学稍嫌偏远,十余里路将近一半是土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据村民讲,碰上下雪天,孩子们就得扛着自行车回家,因为雪将近一尺厚,没法骑车。我每次从老杨树下的十字路口坐电动三轮车去戈壁村落,和翻译两人要花5元车费,但返回时就没车了,幸运的话,走完那段土路,到10村和14村交界的十字路口可以等到三轮车,有时很长时间也等不到车,只好徒步返回。开三轮车的司机说:“如果碰上下雪天,你给10元我也不会去,路太难走了。”当地俗语“下雨一块脓,天晴一块铜”,是对前往戈壁村落时那段土路的真实写照。他们强烈要求修路,政府已答应在合适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记得2007年我第一次去戈壁村落时,村民提及,“由于交通不便,怕影响孩子将来上学,考虑到这一点,很多女孩不愿意嫁到这里,而且村里的女孩也喜欢嫁到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过去,那里只有一条1米宽的路,村里的人都步行赶巴扎,有时赶邻近的周三布拉克苏乡巴扎,有时赶萨依巴格乡巴扎。

照片2-6 村子里的清真寺

现今,戈壁村落的人大多赶着毛驴车,索性到10里之外的周日县巴扎买卖物品,因为这个村落除有一个清真寺,再没别的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其他设施。阿村共有9个清真寺,每个小队有1个清真寺,专供本小队成年男子平时做乃玛孜之用,4小队还有一个能容纳1000多人的全村最大的清真寺,是周五下午3:00全村成年男子做聚礼的地方,也是全村欢度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时做节日礼拜的专用场所,女性是不得入内的。清真寺还发挥着它特殊的功用,谁家有嫁娶喜事,这家主人会拜托伊玛目通知每天去清真寺做礼拜的人,或在迎娶和出嫁之日的早晨8:00做完礼拜后,由伊玛目带领从清真寺里出来的人,一起去吃喜宴,按照维吾尔族的惯习,女的下午才去做客。在主村落,除了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清真寺,屈指可数的几个小店铺在日常所需方面可解村民的燃眉之急。靠近乡巴扎的1小队有着得天独厚的购物条件,其他小队的居民则习惯于在村子中心地带的那些小商店购买急需物品,大部分村民还是乐于赶周日的县巴扎。巴扎日早晨9:00左右,只要你驻足于村庄主干道,就会看到长龙般的人流不断地从这里经过,穿戴整洁漂亮的男女老少,有的一家人赶着心爱的毛驴车,有的三五结队同乘一辆三轮车,有的则开着自己的摩托车,纷纷前往县巴扎,一直到中午时分,赶巴扎的人才渐渐稀少下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不时呈现在你眼前的一长串欢奔而过的毛驴车,你会深深体悟村庄大道上这一亮丽的景观在乡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在村子里待久了,你就会知道毛驴车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他们日常的劳动工具。有一天傍晚时分,实在走不动了,刚好碰上了一位已认识一些时日的60多岁的乡民,他参加完义务劳动,正在回家途中,我们顺路搭了个便车,路旁一位中年男子看见后,开玩笑地说,“她们连你的驴子也不放过。”他调侃的语气中透着怜惜,劳累了一天的毛驴载着已疲惫的我们,毛驴放缓了它原本快捷的脚步,在主人的吆喝声中,还是载了我们一程,就这样我结束了又一天的工作。

阿村没有任何气候记录,下面是有关疏附县的气候记录。


县境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平均日照为2870.6小时,实照率63%;年日照总辐射量为14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平原12℃,山区10℃;年平均降水量72.2毫米,蒸发量2537.8毫米,无霜期212天,结冻期为12月15日至翌年2月20日;年均风速2~3.5米/秒。灾害性天气有冰雹、大风、霜冻、干热风等。疏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疏附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第2页。

主要气候特点:日照长,蒸发强,降水少,气候干燥。气候年、日温差大,一月为最冷,七月为最热,冬季低温温度≤-10℃,夏季炎热温度≥30℃。春季天气多变,回暖快而不稳定,春旱、风沙、浮尘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高温期长,酷热期短,作物群体生长旺盛,有利于冬麦成熟和夏种复播。秋季降温迅速,秋、冬风少而小,有利于秋收秋播和落叶果树、冬麦、牲畜越冬。县境内年、季、月降水变化趋势一致而不稳定,自然降水量少,全县年降水量50~150毫米,集中在春夏两季,平均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1%左右,县城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2.2毫米,降水日数26天左右。疏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疏附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第92~99页。


由于阿村距离县城较近,在这里以疏附县气候总体性描述为参照的同时,借助县城气候的相关记录来掌握有关信息。疏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疏附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第95~99页。

表2-2 1959~1978年疏附县县城各月平均气温

表2-3 1959~1978年疏附县县城气候变化记录

表2-4 1959~1978年疏附县县城各季、各月降水量

照片2-7 主村落村舍一角

从以上列表可以推断,以往阿村最热的天气在7月,平均气温为25.5℃;一年中有267.4个晴天,其次则以浮尘天气居多,达146.4天;年降水量与疏附县年平均降水量72.2毫米相近。2008年最热的天气是8月而不是7月,气温最高时已超过30℃。村里的一位小学女教师说:“今年(2008年)夏天特别热,去年冬天特别冷,雪也下的多,下了4场雪,30厘米厚,一层层往上摞,雪没及时融化,路不能走,每家每户出来铲雪。过去冬天几乎不下雪,即便下雪也是薄薄的,几天就化了。而且,4月份刮风、下土(topa yaghix)比较多,持续三四天左右。离沙子近的地方,沙子、土混着下,没沙子的地方就只下土。”可以看出,阿村气温和降水有变化,浮尘天气依旧存在,但气候干燥、降水有限仍是其明显特征。村民们经常为灌溉用水忙前忙后,用水非常紧张。他们常常慨叹:“我们这里的地,土质很好,就是缺水,只要有水,我们就会富起来。”因此,他们很少种蔬菜,大多从门口菜贩子手里买菜,或去县巴扎一周买一次菜。

照片2-8 庭院凉棚

照片2-9 去往戈壁村落

照片2-10 戈壁村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