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地理知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李淳风观风

在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风向北转南,风力2—3级。”这里的“级”是表示风速大小的。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相邻两地间的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自然也就大,所以通常都是以风力来表示风的大小。风速的单位用米/秒或千米/小时来表示。而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大都用的是风力等级。世界上最早给风力定级的人,是我国唐朝初年的科学家李淳风。

李淳风是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人,生于公元602年。李淳风自幼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特别爱好天文学和历法的研究。唐初行用的历法是《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这自然会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

进入太史局之后,李淳风首先提议对传统浑仪加以改进。在古代中国,浑仪是人们进行天文观测时必不可少的仪器,它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历法的制订。当时皇家天文机构使用的是北魏铸造的铁制浑仪,该浑仪使用时间已久,而且没有黄道环,结构相对简单,刻度也比较粗糙,不能适应天文观测的需要,必须对之加以改造。就在这种背景下,李淳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李淳风的建议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在唐太宗的首肯之下,他经过精心设计,于公元633年制成了一台新的浑仪,名为“浑天黄道仪”。在这台浑仪上,他创造性地将赤道环和黄道环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如何使黄道环与天空黄道相对应的难题。在浑仪上安装黄道环的做法由来已久,东汉时即已发明了太史黄道铜仪,但由于黄道只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平均轨道,在天空并无明显可见的轨迹,人们一直没有找到使仪器上的黄道环与天空中的黄道相对应的方法。而在李淳风的浑天黄道仪上,黄道环、赤道环是按其相应方位固定在一起的,赤道环上刻有二十八宿距度,这样,只要赤道环与天空二十八宿位置对准,黄道环与天空黄道也就自然对准了。此后一直到明清时期,浑仪虽然几经改进,但基本结构一直遵循着李淳风的设计原理。

有一年,李淳风按自己的历法计算出某月初一将出现日食,于是把自己算出的日食发生、结束的精确时刻上报到朝廷。到了当天,太宗李世民率领众官赶到殿前,让文武百官准备好救护仪式。可是快到李淳风说的时间了,天上圆圆的太阳还是毫无动静,李世民不高兴地说:“李淳风,如果日食不出现,你可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李淳风却毫不惧怕地说:“圣上,如果没有日食,我甘愿受死。”李世民又等了一会儿,等不及了,对李淳风说:“我看你赶紧回家一趟,与老婆孩子告别吧!别让我们白等了!”李淳风在地上插一根木棍,影子投射到墙上,他在墙上的影子边画了一条标记,说:“圣上请看,等到日光再走半指,照到这里时,日食就出现了。”果然,过一小会儿,天上的太阳开始被一个黑影侵入,跟他说的时间丝毫不差,于是百官下拜祈祷,锣声、鼓声响成一片。这时,李淳风擦擦头上的冷汗,对李世民说:“臣的新历法,对以前的日食,百试百灵,今天又验证了刚刚发生的日食,可见是精密无比的,愿圣上尽快下诏颁用新历,方能顺天知命、利国安邦。”李世民从此对李淳风的历法大为赞赏。到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决定改用李淳风的历法,并将其命名为《麟德历》。

李淳风生活的时代,农业生产受到天气制约的程度很大。为了掌握主动权,人们就必须了解天气的变化。当时对风的观测已比以前详细多了,风向由4个方位发展到了8个方位,因之有八风之名,即:不周风(西北)、广莫风(北)、条风(东北)、明庶风(东)、清明风(东南)、景风(南)、凉风(西南)、阊阖风(西)。由于李淳风有着深厚的天文学基础和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也有很多观察和研究气象的机会。他用自己设计的“三脚鸡风动标”观风、测风,在观测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气象学专著《乙巳占》。在这本书中,李淳风进一步把风向确定为24个。他还根据树木受风影响而带来的变化和损坏程度,创制了八级风力标准,即:一级:动叶(摇动树叶);二级:鸣条(风吹树枝条发出声音);三级:摇树(树身摇动);四级:坠叶(树叶纷纷下);五级:折小枝(小树枝被风折断);六级:折大枝(大树枝被风吹断);七级:折木,飞沙石(小树纷纷被风吹断,遍地飞沙走石);八级:拔大树及根(大树被连根拔起)。这种对风级的划分法400年后才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各国对风的研究。

1805年,英国人蒲福在李淳风《乙巳占》的基础上,仔细观察了陆地和海洋上各种物体在大小不同的风里的情况,积累了50年的经验,把风划成了13个等级,最小为0级,最大为12级。后来,又经过研究补充,才把原来的说明解释得更清楚了,并且增添了每级风的速度。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从仪器中测出自然界的风实际上大大越过了12级,于是就把风级扩展到现在的18个等级。如今的天气预报,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向人们报告风力的。

蒲福创立的风级,具有科学、精确、通俗、适用等特点,已为各国气象界及整个科学界认可并采用。但作为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李淳风不愧是承前启后的知名科学家。

知识链接

为了便于记忆,有人把风力等级的内容编成了歌谣: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四级和风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疾风步难行;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陆罕见;十二级飓风浪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