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建筑知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约翰·伍重:非凡的艺术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丹麦建筑设计大师,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曾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所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约翰·伍重,1918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1937年约翰·伍重就读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1942年取得学位后到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事务所工作,1946年赴荷兰赫尔辛基的阿尔瓦·阿尔托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了几个月,受到了阿尔瓦·阿尔托人性化建筑理论和自然再现理念的深刻影响。1947—1949年他游历了欧洲、北非及美国等地,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养。1949年访问了著名的建筑师法兰克·洛伊·赖特,他从法兰克·洛伊·赖特的作品以及古代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的建筑中又受到了强烈的启发,他也很钦慕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950年回到哥本哈根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约翰·伍重曾到世界各地游历,包括墨西哥、摩洛哥、印度、尼泊尔、日本以及中国等地。1955年,他在北京访问了梁思成先生。这些工作经验和经历使他形成了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巧不倦追求的精神,这也是悉尼歌剧院的创作之源。约翰·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当地的特色。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当时38岁的约翰·伍重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悉尼歌剧院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建筑期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杰作才得以诞生。

在1957年悉尼歌剧院设计招标的时候,约翰·伍重的那张草图并不是信手拈来碰运气的,而是绞尽脑汁才想出了这个标新立异的方案。他分析基地后,看到班尼朗半岛四面临空,认为这里的建筑不仅要有东南西北四个漂亮的立面,绝不能出现难看的背面,而且还应有从上面看下来的第五个立面——屋面的造型。倘若采用一般歌剧院的形式,则无法避免在舞台上方设置一个方方正正,沉重封闭的舞台台箱,并且突出在整个剧院最高处。处在美丽的班尼朗半岛上的歌剧院也应该是优雅多姿的。所以他为未来的歌剧院设计了三组既像贝壳又像白帆的屋顶,并加上一个巨大的石头基座以抬高建筑物和占领空间。这就是那个用笔粗绘的薄壳屋顶和石头基座的由来。

悉尼歌剧院由十个薄壳组成,它们的排列有着音乐般美妙的韵律。白色的壳体看起来十分轻盈,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白色壳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沙滩上白色的贝壳,又如大海上迎风扬起的白帆,漂亮极了!它在悉尼港的蓝天碧海之间,生出一派诗情画意,引人遐思无限。

2003年,约翰·伍重被授予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认为,伍重当年远远超越同时代人们的创造性是导致他在澳大利亚遭到“非难”的原因所在,而正是这一点才造就了他不可磨灭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凭借这件46年前被公众口诛笔伐的设计方案,当初被迫退出建造工程后就未能亲眼一睹这件艺术品的约翰·伍重,普利兹克奖是对他和他的杰作的最终承认。

知识链接

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玛雅、中国、日本、印度、中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包括他自己的故乡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约翰·伍重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