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第三部 修订版):武后当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白江口之战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九月,唐朝增援刘仁轨的大军赶到,远征军士气大振。

此时远征军有两个选择,一是攻打百济的加林城,二是攻打百济叛军的临时都城周留城,众将纷纷主张攻打加林城,因为那里是水陆交通要道,兵家必争。

刘仁轨摇了摇头,加林城确实重要,但地势险要,城防坚固,攻打不易,硬攻会给大军造成很大损伤,而周留城是百济叛军的临时都城,国王扶余丰就在里面,拿下周留城,加林城不在话下。

在刘仁轨的主张下,刘仁愿率一部人马由陆路挺进,刘仁轨率另一部人马由海上挺进,双方在白江会师,然后一同进军周留城。

刘仁轨不会想到,就是这次进军,让他永载史册,他率军打赢了中日交战史上的第一仗。

白江口,刘仁轨率领的唐军与倭国军队遭遇,双方展开交战。

一天之内,双方连续交战四次,唐军水陆联合,四战四捷,焚毁倭国战船四百余艘,火光冲天,蓝色的海水被染红,倭国援军溃不成军。白江口之战,唐军获得全胜。

凭借此胜,刘仁轨被称为“中国抗倭第一名将”。

白江口之战对于中日两国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有唐一代,日本遣唐使络绎不绝,为什么?

理由就是白江口之战。

正是白江口之战打出了大唐威风,也打出了倭国的求学之心。白江口海战之后,倭国开始向唐朝学习,并对后世的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日本文字,比如日本的建筑布局等。

刘仁轨在白江口把倭国援军打得落花流水时,感到情况不妙的扶余丰已经逃到了高句丽,他的儿子扶余忠胜走投无路,只得向刘仁轨投降,百济境内基本平定,只剩下一个任存城在坚守。

这时,唐朝历史上另外一位名将出现了,此人就是百济人黑齿常之。有唐一代,黑齿常之与哥舒翰一样都是有名的外籍名将,黑齿常之投入唐朝怀抱,正是从跟随刘仁轨开始。

原本黑齿常之与唐军誓不两立,他跟苏定方的部队还有过交战,而且不落下风。如今百济全国基本平定,黑齿常之看出百济气数已尽,便向刘仁轨投降。

收降黑齿常之之前,刘仁轨给黑齿常之出了一道难题:率领所部人马攻打任存城。

刘仁轨随后补充了一句:所需粮草由唐军提供。

刘仁轨此举是有风险的,倘若黑齿常之拿着粮草跑了呢?那不成了以粮资敌了吗?

有属下劝告刘仁轨,夷狄人面兽心,不能信任。

刘仁轨摇了摇头,说道:“我看他们忠勇智谋,可以信任。”

果然不出刘仁轨所料,黑齿常之很快便替唐军打下了坚守的任存城,并从此成为对唐朝忠心耿耿的一代名将。

百济的叛乱完全平定,征伐的矛头该指向高句丽了,这一次不打则已,一打就要让高句丽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