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第三部 修订版):武后当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壤之别

当六十四岁的苏定方与六十三岁的程知节一起出发远征西突厥时,他们不会想到,这次远征,两人得到的结果竟然有天壤之别。

西征大军一路下来比较顺利,公元656年八月,程知节大军斩杀西突厥三万余人。

四个月后,程知节的大军再次与西突厥的两万骑兵遭遇,双方交战进入胶着状态。前锋总司令苏定方带领五百骑兵与程知节大军保持着十余里距离,他们有特殊任务。

远处沙尘四起,西突厥两万余人的骑兵增援而至,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与之前的两万骑兵对程知节大军形成包夹之势,形势万分紧急。

苏定方吹响了进攻号角,他率领本部骑兵,绕过一道小岭,如同从天而降一般冲击西突厥骑兵的侧翼,他们的出现让西突厥骑兵大出意料。

原本他们以为只有程知节一支孤军,怎么又来了一支?看来唐军早有准备。

猝不及防的西突厥骑兵乱了阵脚,乱哄哄地向后退去,苏定方和他的五百骑兵却来了精神,连追二十余里,以五百人杀敌一千五百人,顺带截获两千匹战马,至于死马、甲仗更是漫山遍野。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奇迹。

令苏定方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大捷居然让大军副统帅王文度起了忌妒之心,本来宜将剩勇追穷寇,王文度却给出了两字:不追!

为什么?

王文度对程知节说道:“虽然大胜西突厥人,但我们也有损伤,如果冒险追击的话,胜负难料。不如我们结成方阵,把辎重放在方阵中央,人马都披上重甲在四周围护,遇到敌人就以方阵对抗,遇不到的话,就这么向前推进!”

运动战变成阵地战。

身为大军统帅的程知节没有反对,他居然听从了王文度的安排,主帅居然听副帅的?为什么?

因为王文度说,他有皇帝口谕。

皇帝口谕说,程知节恃勇轻敌,容易犯错,军中大事还是由王文度节制。

口谕是真的吗?

王文度自称是真的,程知节也相信是真的,因为他早就看透了李治布下的棋局:远征并不指望你立功,而是防止你留在长安生事!

程知节的血还是热的,但心已经冷了。

远征大军结成了一个奇怪的方阵,人马都披上重甲,缓缓地向前蠕动,造成的结果是,马累死了不少,人消瘦了很多。身为前锋总司令的苏定方看不下去了,戎马一生的程知节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苏定方对程知节说:“我们出征是为了讨贼,现在却摆出防守的架势,弄得马饿兵疲,逢贼即败。胆小懦弱到这个地步,还能立什么功?你是主帅,军中的事你说了不算,副帅却说了算,这不合情理。还是先把王文度关起来,然后飞表上奏皇上,把事说清楚!”

程知节摇了摇头,忍不住叹息一声,苏定方说的在情在理,程知节并非不知。然而他已经看透了李治设下的局,如果按照苏定方说的去做,到头来,死路一条。

既然皇帝要拿远征开玩笑,那我们就跟着一起笑吧!

诡异的方阵还在继续,唐军已经人困马乏,他们逶迤来到恒笃城。在恒笃城下,他们遇到了一群胡人,胡人看到唐军阵势,马上向唐军投降。

副统帅王文度又说话了:“这些胡人啊,等我们回军之后,他们肯定又成了贼寇,不如现在就把他们杀了,然后把他们的财产分了!”

苏定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怒冲冲地向王文度说道:“如此一来,跟贼有什么区别?我们还出来讨什么贼!”

王文度没有理会苏定方,一声令下,胡人成了刀下之鬼,他们的财产被分成了数份,其中有一份是留给苏定方的。

“我不要,谁爱要谁要!”苏定方拂袖而去。

班师回朝之后,远征军三位主要将领的境遇是天壤之别。

苏定方因战功卓著,深受李治赏识,从此成为李治手下不可或缺的重将。

王文度因假传圣旨,按律当斩,但皇帝慈悲为怀,仅给予开除官职的处分。然而这次开除,只是作秀,数年后王文度再次被起用为熊津都督,前往百济,安抚百济亡国军民,只可惜刚渡过海,就告病逝。

从王文度所受的处分来看,王文度并没有假传圣旨,而是忠实执行了李治的圣旨,他们联手给程知节做了一个局。

被做进局的程知节因“逗留不前,贻误战机”,被判处死刑,后罪减一等,开除官职。

后来,程知节被委任为岐州刺史,然身未动,心已远,程知节去意已决。

不久,程知节的退休报告批复了下来,从此程知节退出了唐朝的政治舞台。

九年后,程知节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第二次西征之后,苏定方成为独当一面的唐朝主将。与他一起成为主将的还有一位名将,这个人就是与他同时代的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