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之交永难忘
张西曼同志是我们《新华日报》的患难之交,我们永远纪念他,决不会忘记这位患难中的朋友。一个人只要真正为人民办事,人民会永远纪念他。
张西曼同志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坚定地拥护孙中山先生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抗战前夕,他积极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促进中苏团结,抵抗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进攻,并为此奔走呼号,做出贡献。抗战期间,他担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委员,又是中苏文化协会的领导人之一。
就在《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创刊45周年纪念册上还刊载了当年张西曼教授给报社的亲笔慰问信。信上说:“寇机肆虐,贵报颇受损害,幸人事安全,尤望戮力奋斗,共申天讨。专此慰问,顺颂铎安。张西曼鉴启。”这是在1939年5月,重庆经历了残酷的“五三”、“五四”轰炸,报馆经理部被日本飞机炸毁后,他在5月5日写来的慰问信,洋溢着真挚的感情,表现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
张西曼同志待人热情、诚恳,十分豪爽。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满怀着深厚的感情。记得《新华日报》每次举行集会招待各界人士时,总有他出席发言,他说的都是老实话,从来不会敷衍说假话。他对于我们报纸登错了新闻,或者文章中出了毛病,就会直截痛快地提出批评意见,毫不含糊。每当时局发生变化,报社要我找他发表谈话或约他发表文章时,他也从不推托。他无私无畏,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他对苏德战场上的形势研究有素,具有远见卓识。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以后,重庆一些反苏、反共专家,时常造谣挑拨、兴风作浪。1942年初,莫斯科战役之后,苏德战场仍处于十分紧张的阶段,希特勒甚至打好如意算盘,想在7月25日攻占斯大林格勒,在10月或11月攻下莫斯科。当时重庆的那些反苏反共专家更加得意忘形,以为只要苏联失败,又可以通过德、意、日反共同盟的关系,寻求妥协投降之途。《新华日报》要我去找张西曼同志和战略家杨杰将军发表对战局分析的讲话,他们指出苏联全民动员奋勇抗战,必能取得抗战的胜利,而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作最后的孤注一掷必然惨败。事实的发展,证实了他们的预言。
张西曼同志当时不仅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谈话,而且还在报刊上经常撰写文章,宣扬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和力求进步的政治主张。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对他进行了威胁利诱,张西曼同志绝不妥协、动摇。
作为《新华日报》的记者,周恩来同志经常教导我们,先要广交朋友,然后再采访新闻。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我们处处受到封锁和严密监视,如果没有各方友好的帮助和支持,我们的采访工作那真是寸步难行啊!
张西曼同志当时在中苏文化协会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那是我们经常聚谈的地方,有时他单独接见我,为我提供新闻线索;有时他纵谈时局,从国际谈到国内,滔滔不绝;有时,他把自己这间房间腾出来,让我们好几个记者一起商量工作,他关怀青年记者,对我们爱护备至。我们当时还是小青年,但张西曼同志竟然愿意与我们作忘年之交,循循善诱,给了我很多教益。他为人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积极参加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可惜的是,解放初期,张西曼同志不幸逝世,他离开我们虽然已几十年了,但他的见义勇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张西曼同志是《新华日报》的忠诚朋友和患难之交,我们将永远纪念他,历久难忘!
原载198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