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商学院自控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警惕道德许可

在自控力领域中,有这样一个定论:当我们感觉自己品德高尚时,我们往往会更快通向罪恶。最贴近国人生活的例子,就是淘宝的“11·11”大型购物活动。


每年在“双十一”购物的人都会犹如失去了理智一般,计算自己购买这些东西比平日里省了多少钱。在这种计算之中,人往往会越买越多、越买越兴奋,却会忘记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去购买这些东西,而这些买到的东西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不消说,这就是掉入了“我在省钱”的陷阱之中,并因此而许可了自己的疯狂抢购行为。

“道德许可”是一个诡异的陷阱:当你感觉自我良好时,便会主动地降低要求,降低自控力。当你给了路边乞丐几块钱零钱时,你会更有可能闯红灯。据沃顿商学院的一次慈善统计发现,与那些记不起上一次做善事是什么时候的人相比,有过明确行善记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的捐款要少60%。我们总是对自己说:“我已经这么优秀了,理应得到一点奖励。”但恰恰是这种对补偿的渴望使个人自控力渐渐丧失。

如果你并不明白这一道理的话,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减肥的人,从早上5点钟便开始运动,辛苦努力2个小时以后,他很可能会在中午选择去吃一些炸鸡、薯条类拥有高蛋白的食物作为对自己的奖励,但事实上,吃这些食物无疑是在摧毁自己的减肥计划。

这是人性之常态:在我们向着一个目标开始努力时,每前进一小步,感觉到自己进步时,我们都会想要让自己得到奖励、得到补偿,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冲动,我们往往会失败。因为当我们取得进步时,便会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的获得,会使自己不质疑自己的冲动,在忘记自我目标的同时,于不知不觉间向诱惑屈服。

其实,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你想参与一项重要的考试,第一天,你奋战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你想赖床时,会告诉自己:“昨天我那么努力,今天早上晚起一会儿也没什么。”但事实上,这是个人自控力开始滑落的第一步。

我们常常会掉入这样的陷阱之中:我们已经这样优秀(努力)了,理应得到一些奖励。而这种魔鬼一般的想法会一下子将你完美的计划打碎。

想要解决这种道德优越感带来的失控吗?你可以参考沃顿人经常采用的三大方法:

◆ 学会拒绝短期诱惑

沃顿教授们一直在向学生们贯彻这样的理论:不管你毕业以后将会成为高层管理者,还是在华尔街成为操盘员,在商场生存中,一旦着眼于眼下的短期诱惑,便极有可能让自己坠入万丈深渊。因此“拒绝短期诱惑”便成为他们教育的主题。

所有的沃顿学子都接受过这样的警告:不管你之前做得有多么好,千万不要让自己感觉良好,忘记那些可能会让自己堕落的借口,永远记住当时自己要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当你减肥取得了进步时,那并不是你开始食用高热量食物的借口,你需要记住自己减肥的理由——拥有一个苗条而健康的身体;当你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时,那并不是你在次日可以犯懒的理由,你努力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在坚持对知识渴求习惯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社会生存技能。

学会在“长期利益”与“短期诱惑”之间进行取舍,向那些短期诱惑说不。

◆ 将努力放在当下

今天你没有锻炼,你告诉自己:“明天我会将所有的锻炼都补上,而且会加倍!”但是,这会让你增强个人道德优越感,进而加大晚餐进食高热量食物的可能性;你想很好地理财,你告诉自己:“今天购买最后一条裙子,以后三个月内,我再也不会购物了!”可下一次,你再看到漂亮衣服时,还是会买下它;你开始学习,并告诉自己:“这是我疯狂玩乐的最后一个周末,星期一我就开始学习!”实际上,最大的可能是,在星期一那天,你依然会继续堕落。

我们对未来的高度乐观,允许了自己在当下的放纵。但如果真的有机会将时间线调整到未来的话,你会看到,未来你在做的事情,与当下你在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与沃顿商学院两位市场营销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相同:他们调查了那些购买健身器材的人,发现,那些健身器材买回去以后,大部分难逃在地下室里落灰的命运。但在调查中,那些购买此类器材的人对自己将来会运用器材的次数,明显有着过于乐观的估计。

有关这种大脑自欺欺人的手段其实很好理解:你从前从来不锻炼,即便在买了健身器材以后,你怎么可能会挤出时间去锻炼?人是有惯性的生物,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明天都是在重复今日的生活,而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也就是说,当你许诺明天会加倍做出努力,以弥补今日的懒惰时,很可能明天与今日是一样的——你不过是对未来抱着过于乐观的态度,并寻找了一个借口来麻痹自己,以寻求当下的放纵。

如何解决这种大脑的自欺欺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未来过于乐观。告诉自己:“今天与明天一样。”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借口都会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般,一打开便不可收拾。

◆ 不要被自我赋予的光环所欺骗

你会主动做出环保行为吗?研究表明,当人们在植树节参与植树活动以后,反而会更加心安理得地使用那些会污染环境的产品。幼儿园为了让家长按时接孩子,会向每一个晚接孩子的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结果,当这条措施推出以后,晚接孩子的人反而更多了。

这是为什么?

沃顿市场道德专家艾波斯坦·达特先生认为,这是一种“自赋光环”行为:“当我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一些好事后,我们会感觉自己很高尚,并因此而获得了绿色许可。”艾波斯坦先生指出,那些每年都向环保机构捐助大量善款的企业,往往会在善举过后更大量地向大自然排放废气、污水。简言之,“自我赋予的绿色消费美德,让他们为自己的说谎找到了借口”。

幼儿园的事情也是同理:在付完钱以后,家长们会感觉迟到是一种心安理得的行为,他们不再有道德的负罪感,而这会让他们更懈怠地对待“准时接孩子”这件事的必要性。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扪心自问:我的所作所为真的与自己赋予的道德许可相同吗?我最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被那些标签光环绑架了自己,你现在做得好,并不是你开始放纵的借口。想要变成更优秀的自己,你就必须要运用自控,让自己更理智一些。

在追求自控力提升的过程中,你不应将所有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里。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做过的善行,或是仅仅考虑要去做的善行带给了你道德上的许可——若只按照“正确”和“错误”来判断做过的事,而不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便往往会带来与目标相抵触的冲动,并允许自己做出妨碍自己的行为。想要做到始终如一,就必须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做善事时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