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寻找写作的意义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从事检察工作已经十多个年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难免让人心生倦意,如何在繁琐的工作中寻找到新的热情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
目光游弋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曾经怀揣着的以法济世的情怀被眼前的柴米油盐、工作琐事所取代;年少时拥有的万丈雄心和宏伟蓝图敌不过蹉跎岁月和漫漫征途。经历过苦闷和彷徨之后,我将目光锁定在眼前的这支笔上。工作这些年来,写作断断续续,文章零星散见于各处。除去公文写作,所写作品中抒发情怀者有之,寄情山水者亦不乏文在。作品偶有发表,便敝帚自珍,暗自窃喜。但是,有个问题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时时刻刻叩问着我的心灵:我所有写作的意义何在?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宁静或虚荣、他人的赞许或推崇,抑或是各种期待或妄想的回报?
当我还在纠结写作的意义时,我的太太却已在写作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我的太太李丹萍是一名基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相较于省级人民检察院而言,身处基层一线,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身为女性还承担着家庭事务和养育孩子的重责。但即便如此,她在工作之余还担任着《南方法治报》的特约撰稿人,每周坚持写作,多年来从未间断。看到太太的作品频频见诸报端,我的心中既欣喜又失落,还掺杂着些许不屑。心中暗道:“这等普法作品,名不见经传,多写何宜?不过赚取稿费而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太的作品越来越多,渐渐在圈内小有名气,逐渐成为整个家族的法律顾问。我突然间察觉到自身思想的浅薄,写作是最深刻的学习,普法文章的写作便是济世之学。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写文章不也是如此吗?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成以成大成,古人诚不欺余也。
拨开心中的迷雾,暂时搁置风花雪月、烂漫情怀,我开始聚焦主业,专注于法律问题的研究。在太太的推荐下我也成为《南方法治报》的特约撰稿人,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写作的生活。作为国家检察官学院广东分院的检察教官,我还肩负着教学任务。除了在学院例行教学外,工作之余我也主动申报相关课题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渐渐地,我似乎触碰到我心中萦绕着的问题的答案: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文字,感受到法律知识的魅力和力量,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的写作的意义吗?
于是乎,自然而然,便有了眼前的这本《做自己的法律顾问》。萌生出书的念头源于我俩法律作品的日益增多,通过结集出版,便能让更多的人集中地、有目标地阅读到一揽子法律作品,知行合一,解决自身法律问题,真正成为自己的法律顾问。作为我俩的第一部作品,出书之前,本着学习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和太太辗转于图书馆和书店之间,浏览市面上的普法类书籍,力争学其精华,舍其糟粕。目前市面上的普法类书目众多,琳琅满目,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大杂烩”式的书籍有之,分门别类、案例主导者居多,读之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
然而,在我们看来,培养普通大众适当具有法律人的思维是普法工作的当务之急。即便是读再多的案例,知晓众多的法条,在面对具体法律问题时,普通大众仍然不知道从何入手,陷入知行分离的窘境。当然,法律的专业性决定了法律事务需要由专业人士来处理。但是,普通大众掌握基本的法律思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却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本书在体例上精心设计,每篇文章分为案情回顾、以案说法、温馨提示、法条链接四个部分,力求通过案例,让读者跟随我们的法律思维,尝试着去分析面临的实际法律问题。再通过适当的温馨提示,结合实际的法条,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完成了一次生动的法律思维实操。让读者做自己的法律顾问,学会像法官、检察官、律师一样去思考,不失为普法类作品成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
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夫妻二人以检察工作为平台密切接触着中国法治社会。在本书选材方面,我们着力关注当前最新、最典型的案例,视野涵盖了职场江湖、行业故事、“房事”风云、婚恋家庭、家有儿女、校园内外、生活消费、旅游出行、迷途知返9个板块,众多新兴案例的出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网络支付安全问题、邻居拼车产生的纠纷、职场妈妈生二胎保障话题等,这些案例紧密联系当下实际,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检察工作接触刑事案件居多,我们特别设计了“迷途知返”章节,发挥法律的教育引导功能,让普通大众了解到那些貌似正常的行为背后可能暗藏的法律风险。例如,在卖淫场所从事后勤管理行为、利用POS机刷自己的信用卡套现、正常投资不慎成诈骗等,让可能正在从事相关行为的读者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长期以来,案例情节复杂、法条枯燥、法律解释晦涩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律作品的传播。如何在保留法律专业性和促进法律作品传播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一直是普法人不可回避和致力解决的问题。在本书语言文字表达方面,为了便于大众接受,我们俩尝试采用司法日常话语的“文学化”,即在表达过程中,除去必须要用到的专业化法言法语之外,在其他叙事表述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让读者更为直接、具体地感受到司法者的思维模式,感受到司法公正鲜活的一面,从而跨越法律作品向大众传播之间的鸿沟。如《想当福尔摩斯,先看看自己违法没》《的哥的姐,这些合法权益你当知晓》《孩子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等。我们相信,中立、判断作为司法的根本要素,不会因为司法语言的亲和而无法保持,反而会因为亲和的语言而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在成功解决纠纷、提升司法效率、树立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作为两名“80后”普通检察官,我们期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让更多的法律人关注普法,投身到普法事业中来,我们也怀着十分忐忑的心情期待着读者们的检验。本书不仅是一本内容颇丰的普法类作品集,也可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开阔视野之用,尤其较为适合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律初学者研习。我俩现有的写作水平当然不能代表当下检察官的最高水准,但是希望读者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身为检察官的一份真诚与用心。“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化用阿尔杰农·悉尼的一段话:我们探寻的不是尽善尽美,众所周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尽善尽美;我们要寻找这样一种适合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它带来的不便最小,也最可原谅,我们寻找到的答案便是:法治中国!
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特别是王佩琳编辑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的家人,共同所爱的检察事业,以及转型期中国正在成长的法治文明。
李涛 李丹萍
2017年5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