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犯罪心理侧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读懂微表情,破解犯罪心理

浅述犯罪心理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FBI探员都是些无所不能、神勇无敌的人,面对形形色色的罪案和奸诈狡猾的犯罪分子,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从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对方作案时遗留的痕迹。看起来很奇妙,其实正是因为FBI探员能够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析这些痕迹,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和判断,对案卷的分析和推敲,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把握,把一系列信息联系起来认真对比之后,才能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判断,从而获得重要线索。一旦掌握了心理学方面的技巧,精通犯罪心理的推理方法,不仅能极大提高警方办案的速度,还能进一步挖掘犯罪者的犯罪动机,并从一系列个案的破获中获取侦办此类案件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办案能力。

事实上,除了冲动犯罪、过失犯罪之外,每一次犯罪都不是偶然发生的,犯罪者在犯罪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定的犯罪动机。这些动机往往非常复杂,有些人可能是因为仇恨社会,有些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境遇不好,还有些人纯属心理畸形把犯罪当成一种常态。面对复杂多样的犯罪动机,如果我们只凭主观判断,很难在案件上有所突破,也难免出现错误论断,同时也难以掌握犯罪的规律。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学科门类应运而生,现在已然成为警方研究、学习与深造的一个重点方向,更是每一名FBI探员必须掌握的入门课程。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罪犯的语言神态、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学科。FBI探员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深层次追踪发现,那些童年遭受过伤害的人在成年以后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也就是有童年心理阴影的人更容易犯罪。他们因为童年的仇恨与绝望不断积聚、发酵,结果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做事决绝,内心无爱,价值观和世界观扭曲甚至畸形,直到完全爆发出来伤及无辜的人。有童年心理阴影的人生活矛盾至极,他们有时候胆小懦弱,有时候却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他们有时候乐观积极,有时候又一副万念俱灰的模样。对于他们来说,幼年的经历就像一颗恶毒的种子,在他们的身体里不断酝酿、发芽,埋藏在内心深处,谁也不知道何时会突然爆发。

 

巴尔顿5岁那年,曾目睹了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惨死的过程,之后他又被残忍的肇事者扔到了冰冷的河中。差点冻死的巴尔顿幸运得救了,他先是被送到了一家福利院,后来又被一对善良的夫妇领养并悉心抚养长大。有一次,养父开车载巴尔顿和养母出去郊游,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突然间,一辆卡车冲了出来直撞向他们,万幸的是养父猛打方向盘转向一边,车被路边的一棵大树拦住了,他们都受了一点伤但并无大碍。稍微平静下来之后,对面卡车上的司机走下来准备交涉,可谁也没有料到,巴尔顿突然发疯一般随手抄起一把扳手凶狠地冲向了卡车司机……

 

上面的案例中,巴尔顿受到严重的童年阴影的影响,进而导致突发性犯罪。因为目睹父母车祸的现场、被凶手抛入河中等一系列恶性事件严重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他渴望保护家人,憎恨肇事者……这些情绪都隐藏在他的潜意识里。当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故后,一直深藏在记忆深处,似乎已经被自己遗忘的负面情绪一下子受到刺激被重新点燃,引起连锁反应,令巴尔顿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FBI在研究罪犯时,对于有童年心理阴影的犯罪者,多会从他们童年的经历入手,这能很快找出他们的犯罪动机和行为逻辑。

当然,并非所有罪犯都是童年阴影的受害者,有些人则属于心理变态的偏执狂,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惯犯身上。他们一旦走上了犯罪道路,就会表现出疯狂的嗜血本性。一般来说,这些人具有某种程度的心理疾病或缺陷,犯罪性质恶劣,对社会危害极大;有些时候,他们甚至沉溺于和警察周旋,抓住他们往往颇费周折。

还有一些人是由于抗压能力差,在物质等方面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其他挫折,面对这些情况,他们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进而诱发了过激的冲动行为。这种现象在一般的犯罪事件中也较为常见。

FBI还会从多方面研究嫌疑人的心理,比如留意嫌疑人是否如实供述个人信息等。作案者在案发后不会停留在现场,心存侥幸者会离开现场佯装自己毫不知情,更多的人则会迅速逃往外地隐姓埋名以躲开警方的抓捕。因此,当FBI询问他们的姓名、住址、家庭背景等个人信息时,他们会显得极为紧张、慌乱。他们也许会随便编造一些信息,也许会语无伦次地顾左右而言他,总之与一般人谈论自己时的坦然截然不同。只要遇到这种情况,就几乎可以确定这个人存在一定的嫌疑。

在错综复杂的案例中,无论多么离奇的犯罪事件都曾经发生过,每一宗案例都令人无比沉重。为了找到线索,FBI探员只有精通犯罪心理,抓住每一个案件细节,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案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做到步步为营,令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