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效应——不做别人的影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在一所大学里做过一个实验,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在实验前被告知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要测试人的视觉能力。他请五个大学生坐在实验室的门口,而后到的人便很自觉地坐在了第六个位置上。当实验正式开始时,阿希将一张画有一条线段的图片和一张画有三条不等长线段的图片拿出来给大家看,并让每个人比较一下这些线段的长度,然后指出哪两条线段是等长的。实际上,线段的长度是很容易判断的。开始时,大家都给出了正确答案。接着,阿希便让他事前安排好的五个人来进行判断,结果他们都一致并且十分肯定地认为其中某条明显不一样长的直线同标准线等长。于是,其他真正参加实验的人都开始犹豫不决了。结果,在总共18次的判断中,大约76%的人至少作过一次从众判断,只有剩下的少数人没有从众。
从众效应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的实验证实了一种现象:当人们见到一种行为或观点有很多人正在从事或认可时,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想法为准,下意识地说服自己跟随大家的脚步,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从众心理。有的时候从众是必要的,当你刚刚进入一个集体,如果太特立独行,就不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适当地从众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很多时候从众并不见得是好事,盲目跟随、人云亦云,往往会迷失了自己,只有合理地、客观地从众才比较有益。
有一个笑话说,有三个人在大街上宣称集市上有老虎,结果大家都信以为真了,于是一面慌乱地纷纷四处逃走,一面还对遇见的人说:“老虎来了!”集市上顿时一片慌乱。这就是所谓的“三人成虎”。许多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不加辨别就盲目跟随,当多数人都认为如此的时候,他们往往失去了坚持自己的勇气。
从众效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们之所以很容易选择从众,往往是因为不从众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谁都不愿意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生存。但有的时候,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对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假如你经过理性分析,在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适当地选择从众也未尝不可。但要记住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审视形势的变化,不失去自己的本心,才能比较科学合理地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