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现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无可无不可的人生哲学

“无可无不可”“求全责备”这两句话出自《论语·微子》篇。这一篇充满一种非常沉闷、无奈而又非常坚定、悲壮的气氛。那么,在《微子》篇最后的这几个章节,我们看到了对整个社会“礼崩乐坏”的一种描述,又有对周朝礼乐文化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有些人的评价。原文是: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逸民”指隐退、不仕的闲散之人,这是孔子对伯夷、叔齐等人的一些评价。伯夷等七位都是古代一些有影响的道德高尚的人。那么,孔子怎么来评价他们呢?他把他们进行了类比。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份,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意,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孔子对这几位做了不同的评价。“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最后孔子自我评价,和他们不一样,“无可无不可”。因为世事常有变,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

孔子曾评价自己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认为自己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又从不超出规矩。孔子说,“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这种“无可无不可”之中,实际上体现他的追求:其一,不是真正的无所谓,想隐居山林,说话很放肆;其二,他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份,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志向。通过对伯夷、叔齐等人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的理想,以及他作为思想家对政治抱有希望的儒家的一种精神状态。

接下来一段话:“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当时的乐队解散了,首席乐师挚到齐国去了,次席乐师干到楚国去了,排第三的缭到蔡国去了,排第四的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之滨,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边。孔子这里说到一个常见的乐队解散的情景,也能看出他对鲁国过去的那种礼乐盛世的怀念,同时看出一个老者在周游列国,尤其是他面对社会礼崩乐坏的局面时的无奈感慨。

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

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鼗(táo):小鼓。

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