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小结
魏士毅殉难,本应成为历史记忆中的一部分,然而长久以来却近于湮没。透过与刘和珍、杨德群的比较,我们探知历史记忆建构的过程中充满话语权的角逐。文本作者的社会身份、名望、地位以及文本发表的时机、历史场域等因素,对于文本能够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否认,著名作家朱自清和冰心也都曾留下关于魏士毅的文字,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以至于今,朱自清及冰心的影响力仍逊于鲁迅,也无法使其笔下的魏士毅在民众历史记忆中如刘和珍、杨德群一样留存及扩大。
研究发现,历史记忆中消失的魏士毅,在报刊、挽联、碑刻、诗文等不同文本中作为“爱国女志士”进入历史叙事,并被赋予不同的意涵。民众不仅表达对魏士毅的哀思,还将其工具化,使其作为透射更深远意涵的样本。
魏士毅作为一位民国初年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性,不畏强权,勇于抗争,融入反帝爱国运动的洪流,表明其在国族话语主导下已经具备了某些主体意识,并将参与社会政治运动视为其生活的一部分。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历史道路和趋势:妇女解放与民族、阶级解放的融合。魏士毅的行为本身就为我们探求民国时期国家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典型范本。
在追悼、纪念魏士毅的不同文本中,男性书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男性中心主义在社会上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文本的书写和对魏士毅形象的塑造中,不时有所体现。
值得肯定的是女性参与了文本书写,出自魏士毅女同学、姊妹之手的女性书写占有相当比重,这与她们接受了新式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有关。民国时期的女性,特别是受过教育的普通女性,她们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开始产生表达自己愿望、情感的想法和诉求,这无疑是女性自身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围绕魏士毅殉难所产生的各种文本或多或少具有这样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