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实践类型
我国地区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使各类机构开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投资环境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以分析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势,并提出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招商引资的各类对策。除了学术界的研究性评价以外,国际组织、企业协会、地方政府三类机构推动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实践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各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进行了探索,这些探索既是理论界需要深入研究的素材,也将对未来各类机构开展投资环境评价实践提供经验和教训。本书接下来的几章将对这三类实践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反思,以推动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
一 国际组织推动投资环境评价的实践
由国际组织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既包括对各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评价,也包括对某一特定国家各个地区的投资环境评价。国际组织主导的投资环境评价一般采用同一套评价体系,评价对象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例如,世界银行“投资环境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各国投资环境的比较研究,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三层评价体系。世界银行的第27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基于2001年起对全球53个国家的26000家企业的投资环境调查,对11个国家非正规部门的3250家企业的投资环境补充调查,覆盖130多个国家的对经营环境的专家评议,给出了国际/区际投资环境差异—企业绩效—增长和贫困的相关关系,归纳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四大基本要素。世界银行还于2006年发布名为《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的评价报告,专门针对中国的120个城市投资环境开展了评价。这个评价是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在历经三年对124000家企业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所选的120个城市覆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是世界银行首次对中国内地城市投资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和排名。除了世界银行外,联合国下属的相关投资机构也开展了各国的投资环境评价活动,但评价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二 企业协会推动投资环境评价的实践
企业协会代表了特定行业或地区企业的共同利益,他们对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往往能够显示多个企业的共同投资环境诉求和投资意愿,其评价结果既会影响企业协会成员的后续投资选择,也会为区域地方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提供直接的参考。在我国,很多地方商会对不同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非常积极,尤其像浙商协会等会不定期发布我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其评价结果会受到协会成员及被评价区域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在各类企业协会中,推动投资环境评价最为系统、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则是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台电电公会)推动的大陆投资环境评价。
2004年,台电电公会发布了《两力两度见商机——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该报告对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5大经济区65个县级以上城市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价。其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基础建设、公共设施、社会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经营环境七项,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风险、法制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四个方面。通过对各个指标赋分加权,最终得出投资环境的总评分。2004年以后,台电电公会每年均发布年度大陆投资环境评价报告,迄今已发布8次报告,受到台商和大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三 地方政府推动投资环境评价的实践
投资环境既是投资方关注的问题,也是引资方关注的问题。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投资环境的竞争力将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因而改善投资环境是地方政府的关键任务之一。而要改善投资环境,推动投资环境评价就是一个有力的抓手。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均积极推动投资环境的评价工作,进行了大量投资环境评价实践。
(一)省级政府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实践
省级政府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主要是对一个省范围内的投资环境作出评价,评价的对象往往是省内的各地级市。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对各地级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省级政府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实践中,福建省、贵州省和江西省的投资环境评价较有影响。
(二)地市级政府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
地市级政府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主要是对一个地级市的投资环境作出综合评价,评价对象一般是地级市内的区、县和开发区。总体来看,地市级政府推动开展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案例很少,但也有少数地级市开展过这一评价。其中,陕西省榆林市自2004年以来完成了6次投资环境评价,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榆林市下辖各区县(开发区)以及榆林市政府各直属部门、机构。该评价一直由笔者主持,因此,榆林项目的评价实践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除了地方政府推动的投资环境评价外,为推动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商务部从1999年开始对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迄今为止已开展13年。虽然其发起单位并非地方政府,但其评价对象乃是各地的开发区,其投资环境评价实践仍然值得关注。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最初包括总指数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经营成本、人力资源与供应、社会及环境、技术创新环境、体制建设、发展与效率八大类指标,以后历年对指标有所调整。由于该指标体系的指标设置较为综合和全面,不仅反映出开发区投资环境,更反映出开发区整体发展的情况,因此,2012年度商务部将对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评价改为对开发区综合发展实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