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版本文化拾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从制作工艺来看

从古籍版本的制作工艺来看,古籍版本可以分为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石印本等类型。

(一)写本

所谓写本,是指以手写成的本子。如早期的简牍、缣帛,以及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纸本书,都是以手写的方式流传的。写本包括稿本和抄本两大类型。稿本,指的是著者的原稿,又有手稿本和誊清稿之分。抄本是指据底本传录而成的副本。在版本学上,又有乌丝栏本、朱丝栏本、精抄本、影抄本、毛抄本、旧抄本等常用术语。

我国的写本历史很早,《墨子·兼爱下》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苏凤捷、程梅花注《墨子·兼爱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第159页。的话,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文献制作和复制方式的高度概括。自西汉始,几乎每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伊始,都要向民间征集图书,而征集的方式就是由官方指定的专人负责抄书,如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诏令“置写书之官”班固:《汉书》卷三〇《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第1701页。。我国历史上一些大型类书、丛书的编纂,很多都是以抄写的方式完成的,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除了官方以抄书的形式征集和编纂文献外,民间也有专门以替人抄书为生的书手。他们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替别人抄书,故称为“佣书”。关于佣书活动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据王嘉《拾遗记》载:“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迭剪发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王嘉:《拾遗记》卷四,载《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521页。入汉以后,抄书和佣书现象更为普遍。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我国写本书最鼎盛的时期。敦煌遗书的发现,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写本书的状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即便是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写本书和刻本书仍长期共存于世。这是因为,有的类书或丛书规模过于宏大,难以雕版印行;有的从社会需求量来看,只限于小范围流通,雕版印刷从经济上来讲不合算。另外,从著述方式来看,抄纂本身就是我国古代文献的一种产生方式,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读书治学方法来看,我国学者向有通过抄书来积累知识的习惯;从图书收藏角度来看,相当多的手抄本不仅具有文献价值,还有书法艺术价值,很多是珍本、善本;从图书流通角度看,手抄文献不像刻本那样容易遭查禁,隐秘性较强。因此,在印本书通行的年代,写本书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图5 唐景龙四年(710年)纸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

(二)拓本

拓本是将金石文字转换成纸本文献的一种特殊的版本形式,其制作方法与写本、刻本均不相同,又有打本、脱本、蜕本等名称。它的制作程序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图6 唐褚遂良《孟法师碑》拓本

第一步,清洗金石器物上的灰尘和污垢,使文字和图像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

第二步,将能覆盖整个图文表面的柔软的薄纸(多用生宣纸)浸湿后,刷贴在石碑等金石器皿上。

第三步,用棕刷和小槌隔着毡布轻轻捶拍,使薄纸紧贴文字图像,嵌入图文的凹入部分。

第四步,待薄纸晾干,但不可太干,也不可太湿,将干未干最好。

第五步,朴墨,即用朴子蘸墨(多用油烟墨)反复轻拍纸面,使文字图像在薄纸表面显现出来,墨色逐渐加深。

第六步,将薄纸揭下后晾干,并把一张张拓片装订在一起,成为书籍形式。

关于拓印术的起源,迄今尚未发现确切的文字记载。《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东汉《熹平石经》三十四卷、三国魏《正始石经》十七卷,其注曰:“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魏徵等:《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第947页。这里的“相承传拓之本”显然指的是拓本,由此看来,传拓技术最早在汉魏之间,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现存最早的拓本是唐拓本,如《温泉铭》《孟法师碑》等。唐以后,历代均有拓本传世,成为中国古籍版本中别具特色的一类版本类型。

(三)刻本

受石刻传拓技术和玺印钤印技术的启发和影响,我国大概在唐代初年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它是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木板上刷墨、铺纸、施压,使木板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具体过程是:图书定稿后,由善书者依版式写于纸上,经校对后反贴于木板;由刻工逐字雕刻,即成图文凸出的印版;印刷时将印版和纸张分别固定于刷印台,用棕刷沾墨均匀施于版面;铺纸后于纸面给以均匀的压力,印版上的图文就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第一次雕版印刷的本子叫初刻本,依初刻本的内容再刻的,叫翻刻本。完全依照原刻本的版式字画摹写再刻的,叫影刻本,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影印本。

图7 套色影宋刻本《孟东野诗集》

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于唐初,但当时主要用来刻印日常生活需求量较大的历书和佛经。直至五代时期才开始较大规模地雕印儒家群经。两宋雕版印刷技术普及后,刻书的范围遍及经史子集各部。随着对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又有活字印刷术、套版印刷术的发明。明清两朝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刻书数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代无法比拟的高度。因此,整体来看,刻本是中国古籍版本的一种主要类型。

(四)活字本

雕版印刷相对于传统的手工抄写来说,确实是一次历史性的革命。但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它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于更正;雕刻大部头的书,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而且费时费力,出版周期长;用过的版片占据大量空间,不便保存,时间一长还容易缺损或变形,不便下次印刷。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进一步提高效率,人们在实践中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所谓活字印刷,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捡出所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版可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的书版。在排版时,临时遇到没有的字,还可当场制作。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铅等,因此活字本又有泥活字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等之分。

图8 西夏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

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发明时间为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12世纪下半叶,西夏人根据毕昇泥活字印刷的原理,改进排字拆版方式,试制成功了木活字印刷术。元代的王祯用自制的木活字印制了《旌德县志》,并在《造活字印书法》中记载了自己的木活字印书方法。明代木活字印书已经相当盛行,可考的有长洲韩氏、丽泽堂、虞山荣荆堂等二十余家。清代各地衙门、书院、官书局以及民间私人都有用木活字印书的,并有了一个雅称,叫“聚珍版”,如乾隆年间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四种,就全是木活字本。关于铜活字的起源,一般认为起源于明代较为可信。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苏无锡、常州、苏州一带盛行铜活字印刷,其中尤以无锡华氏和安氏家族最为著名。清代铜活字本则以内府本《古今图书集成》最为著名,不过其中的插图仍是木版画。

(五)套印本

套印是为了适应给图书加注释的需要,而对传统雕版印刷技术作的一种改进。它是将书中的正文、评点等不同内容,各分别雕刻一版,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依次加印在一起而形成的书。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了三幅彩印的《南无释迦牟尼佛像》。该佛像的印刷时间在辽统和年间(983-1012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套印作品,比欧洲第一本彩印作品《梅因兹圣诗篇》要早400多年。至元代,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套印术也终于施印于图书,如至元六年(1340年)中兴路(今湖北江陵)资福寺无闻和尚套印的《金刚经》。由于套版印刷技术相对复杂,刻印一部书籍,比单版雕印费工时,成本亦高,故推广不易,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普及。至明代后期,套印技术才得到广泛应用,代表人物有吴兴闵氏和凌氏。清代套印承明之余绪,继续发展。尤其在清代前期,宫廷内府套版印制了不少高质量的书籍,如《昭代萧韶》《唐宋诗醇》等。

图9 清乾隆叶氏海录轩朱墨二色套印本《文选》

明末在版画艺术及五色套印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饾版及拱花的印刷技艺。所谓“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按其画稿形状刻成一块小木版,然后逐色由浅入深套印或迭印,最后印成完整的彩色画面。因每色小木版形如饾饤,故称饾版。所谓“拱花”,是用凹凸两版嵌合压印而成,使版面拱起花纹,立体感很强,适用于鸟类羽毛及行云流水的印制。明代饾版和拱花技术的代表性人物有徽州的胡正言,其作品有《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清代则有芥子园甥馆印的《芥子园画传》。

图10 明胡正言饾版《十竹斋画谱》

(六)插图本

我国图书插图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帛书插图。魏晋南北朝时期,王俭《七志》专设《图谱志》,可见插图类图书之多。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插图本也由原来的人工绘制改为雕版印刷插图,所以也叫版画。宋代以后,插图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连环画的新形式,即用多幅版画连续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元代的话本小说中也出现了连环画,明代的插图则遍及各类图书,有“绣像”“全相”等不同称谓。“绣像”是指书前冠有人物的画像,一般用单线条勾勒,摹写精致,不画背景。所谓“全相”,是指正文中插有反映故事情节的画图。明代晚期,图书版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技法流派,较著名的有建安派、金陵派、徽派等。清代插图本在明代的影响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版画家,如陈洪绶、萧云从、刘源等,金圣叹评本《第五才子书》的插图就是出自陈洪绶的手笔。

图11 北宋嘉祐八年(1063)福建勤有堂余氏刻插图本《列女传》

(七)石印本

石印技术是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而在中国大地上逐渐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因为它制版快、效率高,所以一度取代了雕版印刷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近代一种不容忽视的版本类型。

与传统雕版的凸版印刷不同,石印是一种平版印刷技术。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制版步骤:先将图文用一种特殊的药墨(脂肪性物质)直接书写、描绘在平滑多微孔的石板上(也有的是将图文描写在纸上,然后覆于石面,再揭去药纸);在石板上涂上一层酸性的胶液,使字画以外的石质略微腐蚀,再喷上一层水(或直接用水浸润),被腐蚀的石面均匀受水,字画部分因油脂而不受水;再在石板上用滚筒上油墨,因为油水分离的原理,无图文部分因受水而不着油墨,图文部分受墨。石版制作完成后,就可以用来刷印图书了。

图12 上海《点石斋画报》

石印术最早传入我国上海,早期的石印出版机构有点石斋、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呈三足鼎立之势,名噪一时。从清末到民国,全国各地采用石印技术的书局有百余家,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官私经营的都有。所印图书种类,除了常用古籍之外,多通俗小说、唱本、画报、地图、报刊、时务和西学之书。

以上所举,从载体材料来看,古籍版本表现为甲骨、金石、简牍、绢帛和纸张等具体的物质形态;从制作工艺来看,古籍版本可分为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石印本等类型,都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活动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籍版本文化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