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子监沿革述略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执掌教育的机构,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得名于《周礼》“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历史上又称“国子学”“辟雍”“明堂”等。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是一个黄色琉璃瓦牌楼。牌楼之里,是一座十分华丽的建筑,这就叫辟雍……(辟雍)是在平地上开出一个圆的池子,当中留出一块四方的陆地,上面盖了一座十分宏大的四方大殿,安了一个巨大的镏金顶子,梁柱檐饰,皆朱漆描金,透刻敷彩,看起来像顶大花轿似的。
这是汪曾祺先生在《国子监》一文中给我们描述的一进国子监大门时的最初印象。这样的一座四方大殿不仅是出于古代建筑家的奇思巧想,更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三辅黄图》引《援神契》曰:“明堂上圆下方,四窗八牖。”又引《考工记》曰:“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可知这“四方”造型的殿身加上圆顶,是象征天地的,而对开的四门加上八扇大窗,乃是象征四时八节。不过对“四门”也另有一解,清代学者毛奇龄在《学校问》里认为,明堂四门指的是诗、书、礼、乐四学。辟雍的名称,《三辅黄图》引《白虎通》作如是解:“辟者,璧也,象璧圆以法天也;雍者,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因而,辟雍是体现国子监教育功能的一种形象的叫法。
(一)西汉至两晋的太学
国子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的太学。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起立太学,置五经(书、礼、易、春秋、公羊)博士,开博士弟子员之科,征选天下茂才异士,至太学教。不过当时所谓的“太学”,颇为简单,仅以明堂、辟雍为受业之所,学生(即“博士弟子”)只不过五十人而已,而教授(即“主经博士”)也只有五人,每经一人。东汉时,五经教授定为十四人,太学也已具相当规模,如史载光武建武五年(29年),重建太学,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去宫八里。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堂前石经四部”,中兴以后,顺帝扩建更修校舍,学生竟达三万人之众,规模可谓空前。
三国之世,政局分崩离析,干戈不断,太学有名无实,已呈现衰落景象。建安年间,曹操当政,始逐渐重视教育,但仅限于地方学校。至曹丕篡汉,正式改号称帝,方始成立太学。据《三国志·魏志》载:“黄初五年(224年)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虽然太学制度业已恢复,但由于三国纷争,内外多事,青年人为了逃避力役,多求诣太学,以至学生良莠参差不齐,到了后期,也是有名无实。
晋承魏制,亦立太学。晋武帝初年,蜀国已降,吴国也已不敌,于是一面厉兵绥靖,安定民生,一面兴办教育,整顿学务。据《宋书》记:“泰始八年(272年),有司奏:‘太学生七千余人,才任四品,听留。’诏:‘已试经者,留之。其余遣还郡国。大臣子弟堪受教者,令入学。'”这次大规模的整顿和淘汰,把一些只是为了“避役”,而非真正求学的太学生“遣还郡国”后,太学仍剩余三千人之众,这些学生来源不等,既有世族子弟,也有寒门儒生,于是另立国子学,与太学并行为二,遂成为一种双轨的高等教育制度。这就是国子学的由来。据《晋书·职官志》载:“咸宁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到晋惠帝时代,对国子学的“生徒”(即贵胄子弟)的入学资格还进一步加上了“品位”的限定,如《南齐书》载齐臣曹思文表云:“晋初太学生三千人,既多猥杂,惠帝时欲辨其泾渭,故元康三年始立国子学,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学。”这样,国子学就成了专门培养封建贵族子弟的学校。
(二)隋代至清朝的国子监
北齐始,国子学改称国子寺。隋初,沿称国子寺。隋炀帝继位后,改国子寺为国子监。至此,中国古代教育才算脱离了宗庙制度而独立发展起来。《隋书·百官志》载:“国子监置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一人,从四品:丞三人,从六品。并置主簿、录事各一人。国子学置博士,正五品:助教,从七品,员各一人。学生无常员。太学博士、助教各二人,学生五百人。先是仁寿元年,省国子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员五人,为从五品,总知学事。至是太学博士降为从六品。”隋代国子监地位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变化,已经上升为管理教育的专门行政机构,主要职责是管理中央政府所设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的教学及行政工作。
唐因隋制,亦有国子监之设。唐高祖建国之初,仅设高等学府“国子学”,组织上隶属太常寺,没有单独的教育管理机关。太宗统一天下后,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认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于是在贞观元年(627年)五月建立了专管教育的机构国子监,直接领导京师的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共招收学生2210人。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咸亨元年(670年)复称监,武后垂拱元年(685年)改国子监为成均监,神龙元年(705年)复称国子监。唐国子监置“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录事一人,从九品下:胥吏有府七人、史十三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
五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多沿袭隋唐,因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国子监的官制变化不定,在《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中都没有明确说明,但五代国子监设立了国子祭酒、司业、监丞等职。因政权更迭频繁,时间又短(907-960年)等原因,统治者虽有心发展教育,但给国子监的人力和财力支持都是很有限的。据《五代会要》载:“梁开平三年(909年)十二月,国子监奏修建文宣王庙,请率在朝及天下见任官,俸钱每贯剋留一十五文。”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国子祭酒崔协因经费匮乏,奏请国子监每年只置监生200员,入学者还要通过考试。两年后国子监又奏,凡补国子监生者按旧例入学应交“束修”两千钱,及第后再交“光学钱”一千。可见当时国子监在经费上还是很困难的。
到了宋代,国子监制度渐完备起来,据《宋史》载:“(国子监)旧置判监事二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凡监事皆总之。直讲八人,以京朝官选人充,掌以经术教授诸生。丞一人,以京朝官或选人充,掌钱谷出纳之事。主簿一人,以京官或选人充,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纳。监生无定员。国子监不仅人员齐备,而且职责分明。元丰改制以后,“始置祭酒、司业、丞、主簿各一人,太学博士十人(原注:旧系国子监直讲,元丰三年,诏改为太学博士,每经二人),正、录各五人,武学博士二人,律学博士、正各一人。祭酒掌国子、太学、武学、律学、小学之政令,司业为之贰,丞参领监事。”
辽国子监仍置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职,国子学下再置博士和助教。金代时,“国子监,国子学、太学隶焉。祭酒,正四品;司业,正五品,掌学校;丞二员,从六品,明昌二年(1191年)增一员,兼提控女真学。国子学,博士二员,正七品,分掌教授生员、考艺业[原注:太学同。明昌二年添女真一员,泰和四年(1204年)减,大安二年(1210年)并罢]。助教二员,正八品(原注:女真、汉人各一员)。教授四员,正八品。分掌教诲诸生[原注:明昌二年,小学各添二员,承安五年(1200年)一员不除]。国子校勘,从八品,掌校勘文字。国子书写官,从八品,掌书写实录。太学,博士四员,正七品(原注:大安二年减二员)。助教四员,正八品(原注:明昌二年不除一员,大安二年减二员)。”
元灭金后,设国子监和蒙古国子监,与兴文署一起均隶属于集贤院,机构组织如下:国子监,职掌国之教令。“置祭酒一员,从三品:司业二员,正五品,掌学之教令,皆德尊望重者为之;监丞一员,正六品,专领监务。典簿一员,令史二人,译史、知印、典吏各一人。国子学,秩正七品。置博士二员,掌教授生徒、考较儒人著述、教官所业文字。助教四员,分教各斋生员。大德八年(1304年),分为职上都,增置助教二员、学正二员、学录二员,督习课业。典给一员,掌生员膳食。”蒙古国子监,“置祭酒一员,从三品;司业二员,正五品;监丞一员,正六品”。设蒙古国子学掌教习诸生,置“博士二员,正七品;助教二员,正八品;教授二员,正八品;学正、学录各二员”。
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部攻下集庆路(南京),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九月,将原集庆路儒学改建为国子学,吴元年(1367年)定为正四品衙门,设祭酒、司业、博士、典簿、助教、学正、学录、典膳(后改为掌馔)等职。明朝正式成立后,于洪武八年(1375年)又在安徽凤阳建中都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年)将南京国子学和中都国子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中都国子监,俱从四品衙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停办中都国子监,仍保留南京国子监。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永乐元年(1403年)又在北京建立了北京国子监。两京格局形成后,南京国子监简称为南监或南雍,北京国子监简称为北监或北雍。
明代国子监的人员组织如下:“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其属,绳愆厅监丞一人,正八品;博士厅,五经博士五人,从八品;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十五人,从八品;学正十人,正九品;学录七人,从九品;典簿厅,典簿一人,从八品;典籍厅,典籍一人,从九品;掌馔厅,掌馔二人,未入流。”祭酒、司业的主要职责是“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监丞“职掌绳愆厅之事,以参领监务”,博士“职掌分经讲授,而时其考课”。助教、学正、学录,“掌六堂之训诲,士子肄业本堂,则为讲说经义文字,导约之以规矩。”
清袭明制,亦置国子监。雍正三年(1725年)始设总理监事一人,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充任。以下职官有:满汉祭酒各一人,从四品;满、蒙、汉司业各一人,正六品。再往下,有满、汉监丞二人,正七品;满、汉博士二人,从七品;满、汉典簿二人,从八品;汉典籍一人,从九品。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满十五人,蒙八人,汉六人,从七品;汉学正一人(光绪时增至四人),正八品;汉学录一人(光绪时增至两人),正八品;八旗官学助教,满二人,蒙一人;教习,满一人,蒙二人,汉四人;笔帖式,满四人,蒙、汉各二人。光绪时,国子监人数还有大幅度的增加,总数达148人。其内部机构分为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六堂、南学、八旗官学、算学及档子房、钱粮处等部门,各司其职,职责分明。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帝下谕准山西学政宝熙奏请设立学部折,原谕说:“前经降旨停止科举,亟应振兴学务,广育人才。现在各省学堂已次第兴办,必须有总汇之区,以资董率而专责成。著即设立学部……国子监即古之‘成均’,本系太学,所有该监事务,着即归学部。”学堂事务,悉归学部管理,只剩下文庙祀典活动,另设国子丞一人掌管。至此,国子监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关才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了。
从西汉太学,到清朝国子监废止、学部成立,国子监历时二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国子监作为我国古代的最高教育机构,为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办教育离不开教材,在大力兴办教育的同时,国子监还热心于刻书事业,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的先河。国子监刻书从五代开始,至清代而终,几乎从未间断,为发展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竭心尽力。所刻书籍,从经书而起,发展到经、史、子、集四大门类,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质量精良,流传广泛,在我国古籍版本文化上有“监本”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