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
春节
土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过节。年前十多天就开始打扫房屋、庭院,缝制新衣,宰羊杀猪,蒸炸年馍,酿制青稞酒,村村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上午送还借用的家什和其他物件,傍晚,贴春联、黄表纸印的钱马和年画;吃年饭,一般吃细长面条和大块肥肉,意为长寿、吉祥。饭后,妇女、小孩开始穿戴节日盛装。全家围坐恭听长辈讲述故事;通宵达旦地唱家曲。除夕之夜,给将要出嫁的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各家各户行接神礼,在院中煨桑,煨桑时燃烧松柏枝,上面放些酥油及炒面,众人跪地磕头,祈求财神、喜神、贵神降福。同时还在灶旁门后点灯、供馍,敬奉灶神和门神。这一晚上不能吵架,否则家中不吉祥。大年初一,鸡叫头遍时,全家大小跪拜神佛,有些男子登高山煨桑,祈求一年平安,老年人去村庙上香叩拜。其后,小辈给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带上礼品油炸馍等,给同姓的“当家”磕头拜年;各家族相互走访、端(喝)年茶。初三至初八,给远方的亲友拜年,相互端年茶。节日期间,男女青年聚集一起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如踢毽子、打毛蛋、跳“安昭”舞等。新婚媳妇未得子的人家,要在打麦场上立几架秋千,供青年人玩耍,意在盼子。正月十五日年节结束。
青海同仁吴屯土族,除夕晚上贴春联也贴门神。春联用汉文或藏文写成。近世以来,藏文春联十分盛行。所贴门神多为“格萨尔王像”“花木兰像”或“闯王进京像”。甘肃卓尼县勺哇土族过节时,正月初一先去勺哇寺为家中或亲戚中出家修行的和尚拜年,初二才开始给亲友拜年,初八到十五日各村嗄尔队(歌舞队)献歌献舞。
正月十五
青海互助土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白天男女青年到威远镇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门前点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从每个火堆上跳过三次,认为这样一年中全家人不得病,健康长寿。丧事不满周年之家例外。这天晚上还举行灯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的人们展出并观赏花灯。灯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彩灯,其中以排灯最享盛名。排灯两面各有三个画框,绘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和人物。画面按故事情节连环成套,画工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灯内点燃蜡烛,高悬街心,排排相连,宛如一条长廊。九联灯高悬在一个八角形木架的每个角上,联结成长串灯笼,中间一串灯下,垂挂彩球。据说谁抢到彩球,谁便可得子获福,吉祥如意。所以成群结伙的青年簇拥着一人,在锣鼓声中去抢夺彩球。只因房顶高处设有机关,可控制升降,故彩球不易抢到,只是增加一些欢乐的气氛而已。节日晚上,还烧醋弹,即在醋中放进两个烧热的小石子,借以用醋的热气消毒。甘肃卓尼县勺哇土族过节时还有吃“蒸子饭”之俗。
擂台戏
亦称擂台会。青海互助一带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在县所在地威远镇举行。宋代威远镇名为“牧马营”。明时于该地修建城垣之后,改为“威远堡”,并设游击营。是一军事要地,重兵把守,经常有打擂比武之事。后来演变为唱秦腔戏、唱花儿,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称为擂台戏,流传至今。节日这天,人们盛装打扮,妇女们穿着七彩袖外衣,头戴金边帽或礼帽;男子们头戴毡帽,各携美酒,纷纷来到会场。特别是许多著名的花儿歌手远道跋涉而来,与当地歌手比高低。人们各自选伴结伙,分成若干赛场,每组七至十人左右,在广场上摆开阵势对唱。当比赛进入高潮时,各场涌现出许多新的歌手,然后组成新的小组,继续比赛对唱。直到夜幕降临,人们才陆续离去,对歌优胜者被誉为“花儿王”,当众披红挂彩。除唱花儿外,节日的主要活动还有物资交流、转轮子秋、唱戏、赛马、跳安昭舞、摔跤、武术表演等。
跳神会
青海互助土族祭祀节日。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东沟大庄是农历二月初二,又称帮帮会;东瀛姚马庄一带是农历三月初三日;纳家一带是农历四月初八。东沟大庄和纳家会前都先进行赛马。获得赛马第一名者备受众人称赞,亲戚朋友在其马头上挂上红、白、绿、蓝、黄五彩布条。赛马毕,进行跳神活动。有四五个或六七个法师,手持山羊皮鼓,边击鼓念经,边跳神舞。据说跳神可消灾免祸,保佑人畜平安。东瀛姚马庄跳神会是为了求龙王保佑当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跳神会仪式开始,由五六个法师向会场中央的龙王频频点头,口中念念有词,并击鼓跳神舞,然后参祭者跪拜祈祷。此外,会场上还进行各种物资交流活动。
祭敖包
土族祭祀节日。每年春秋二祭,举行的时间,因地而异。春祀或在四月初八日,或在四月十五日;秋祀或在八月十五日,或在九月十七日。一般以一个自然村或两个自然村联合举办。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系蒙古语音译,土族语叫“加布来”,意思都是“堆子”。所谓“敖包”,是用鹅卵石堆成实心塔,以塔顶为中心点,置四方四正的木架,中心顶端立幡竿,上挂经幡,幡竿周围插有新柳枝、芨芨草等物,上挂羊毛及红布。原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演变为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场所。每当节日来临,由宗族首领和村中耆老率领全村男女集中到敖包处,女人参加滚茶活动,男人换新经幡,并设经座,点酥油灯,供净水碗,由喇嘛念经,边念边洒净水,称之为“敖包洗脸”,持续三天。民间认为这样做,可使一方物阜民安,驱邪趋吉。
端午节
土族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届时,人们一大早便起床先蒸白面馍,再做长面条和凉粉,然后全家带上白面馍、长面条、凉粉等,到草滩或树林中吃喝游玩。韭菜馅的油炸合子,是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并用它代替因缺乏糯米、粽叶而无法制作的粽子。到郊外游玩时,自然也要带上一些。
节日时,孩子们还戴香包、艾叶,手腕上拴五色花线,玩各种游戏。亲友之间相互赠送馍馍。各家还要折些柳枝插在房门、大门及庄稼地里,以示禾苗茁壮。老人为串亲来的孩童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系上五彩丝线环,在耳鼻处擦抹一些雄黄酒,以示毒虫不伤,百病离身。这天,男青年们还去抢夺姑娘们做的香包。民和县峡门集滩、东沟柳巷一带的土族,还要举办花儿会。同仁一带,节日要过三五天,这几天人们到河边扎帐宿营,以代替龙舟竞渡,若适遇降雨,则认为大吉大利。甘肃卓尼县勺哇土族过节时,人人都要喝点自制的青稞烧缸酒,吃甜酪、醪糟以及用肉和洋芋丝、胡萝卜丝做馅的包子等;门头不插柳。
花儿会
土族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主要的花儿会有:
五峰山花儿,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于五峰山举行。五峰山坐落在互助县西垣,因山峰形状与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峦,雾披云裹,泉水潺潺,风景优美。每逢节日,山上山下,锣鼓喧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或观赏游览,或喝酒猜拳,或赛歌比舞,台上纵情高歌唱花儿,台下集体对歌,此起彼伏。对歌双方各有四五人组成歌队,并由一位思路敏捷又善于组织的歌手领唱,其余的歌手按各自的音域分为头腔、二腔、三腔,其中歌喉嘹亮者任独唱,尾声则合唱,相互配合,十分协调。花儿会还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盛会。这一天人们还要向五峰山的澄花泉里投入野花,喝泉水,以消灾祛病。
老爷山花儿会,流行于青海大通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举行。相传玉皇大帝与众仙聚会,西王母要玉皇大帝像人间一样改朝换代,玉皇大帝答应她只要用针一般细的宝物,把须弥山界的两座大山挑回来,就把皇位让给她。西王母化作姑娘用宝物去西方挑山,来到青海大通时,有一老人问她,用这样细的东西挑两座大山为何不折呢?谁知刚说到“折”字,宝物便断了,两座山落在地上,一座是老爷山,一座是牦牛山。西王母驾云站在老爷山上不禁伤心地落下了泪珠,这泪便成了“洗山雨”。因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六月初六,以后每逢这天,人们便上山祈雨,后逐渐演变成花儿会。花儿会上人们簇拥在几十个唱点周围,或编歌,或唱歌,或和歌,各显其能。
瞿云寺(位于青海乐都)花儿会,一般举行三天,农历六月十四日揭开序幕,十五日进入高潮,十六日傍晚结束。节日期间,歌手们分设据点,或在帷内对唱,或在露天赛歌。晚饭后,歌手重聚,挑灯赛歌。
峡门花儿会,流行于青海民和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届时,土族男女身着盛装前往峡门赶会,到会后,一般是情投意合者为一摊,围坐成圈。各摊内部先开始比赛花儿,一男一女相互对唱。另有一摊,则是说唱花儿,一问一答,比赛谁问得巧,谁答得妙。当各摊内部对唱比赛一轮之后,便选出本摊高手,再向邻摊中的高手挑战,经过反复较量,各摊中的尖子荟萃一起,强手相对,除比嗓子、唱腔之外,尤其重要的是比即兴编词的技巧、熟练程度以及内容的新颖准确、生动、有趣程度,还要看引经据典的能力,即花儿的前两句,必须出自古典小说和历史故事,或民间神话及传说,后两句须应照密切,浑然一体。参赛者经过最后角逐,推出四五人为本届花儿会的优胜者,受到人们的赞颂和敬仰。
此外,尚有农历五月初五日,互助县的东沟大庄花儿会,六月十一日的丹麻滩花儿会等。
鲁若节
藏语音译,意为娱乐、歌舞,亦称“六月会”“六月鲁若”。青海同仁地区土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过节。节期三至五天。其来源,在土族中相传最早是屯首阅兵和安排除草、田间管理等农事活动的集会。另一说,元朝末年,蒙古军为安定民心,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毅然将全部军械在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销毁。人们以为由于神佛护佑而赢得了销毁军械的创举,故于每年此时举行盛大的祭神活动。节前,家家户户酿制青稞酒(酪酼),炸“包适左”“馓子”,做手抓羊肉等佳肴。节日的第一天,要到二郎神庙敬二郎神。在庙前的广场上煨桑,跳神舞、军舞,以示纪念。跳舞前,先由二十至三十名未婚女子身穿长袍,并列两行,按长队序列起舞,手捧哈达头微低,缓缓向前跨三步,然后下蹲一次,转圈,至神帐前列横队拜三次。跳军舞时,男青年们双脚穿染红靴鞋或高筒马靴,把裤脚装入靴内,扎上腰带,头戴羊毛毡做的喇叭形红缨帽,俨然一副典型的武士打扮。节日的后几天,男女老幼聚集一起歌舞娱乐,尽情欢唱,有抬花轿、跳神、踩高跷、唱“拉伊”(情歌)等活动。伴奏乐曲主要是羊皮鼓和海螺。表演者在当地演完后,还轮流到附近村庄去演出,观众则在村边迎送。旧时过节时,上千户(寨子头领)还要对村民提出农业生产上的一些训诫性的要求,以确保粮食获得丰收。
纳顿
土族语音译,意为玩耍、娱乐、游戏。亦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七月会。青海民和县官亭、中川、甘沟一带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约在二十一个较大的村庄依次轮流举办,会期一天。一般丰年举办、歉年不举办。其来源,传说从前三川一带灾难不断,秋后常连枯草也收不拢,各家各户无不求神保佑年景好转。后来,有人从四川灌县二郎庙请来木雕的二郎神像,村村为之立庙,这年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于是人们便把二郎神雕像用八抬大轿抬着游村,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前来捧鸡牵羊、奠酒献供的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以后形成了纳顿。其实纳顿的历史比这要久远得多,早在土族人的祖先从事畜牧业时期即元代,就已经开始了。节日之前,人们在纳顿会场的正北(或正西)方向扎起一顶帐篷,供上本村地方神的封号牌位,备好锣鼓、面具和服饰。会场对面立长杆,上挂纸钱粮和幢幡。节日早晨,男女老幼身着盛装,带上一对特大蒸饼、烟、酒及一些供物,到纳顿会上去敬献。纳顿开始时,由本村老中青年组成“会手”,到离村几百米外的固定地点去迎接外村的“会手”。去时人们按锣鼓的节拍翩翩起舞,间呼“大好”。两边“会手”相逢时,各自起舞,本村“会手”向外村“会手”敬酒,互相握手,高呼“大好”,并用力敲响大鼓,以示欢乐相迎,双方舞蹈结束,人们跪拜场中,老人唱“喜神”曲。然后表演面具舞蹈“庄稼其”和“杀虎将”。“庄稼其”,即庄稼人,内容是父亲向儿子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的舞蹈动作,滑稽逗人。“杀虎将”,以表现土族先民从事畜牧业生产时期的斗争生活为内容,再现了土族先民和大自然斗争的精神。最后由法师手持月刀,将长杆上垂挂的纸钱粮砍下焚烧。
附:纳顿举办的时间(农历)和地区分布:
七月十二日中川乡宋家纳顿
七月十三日中川乡鄂家纳顿
七月十四日中川乡仓不拉纳顿
七月十六日文家、祁家、杨家纳顿
七月十八日中川乡王家纳顿
七月二十日中川乡辛家纳顿
七月二十一日中川乡马家纳顿
七月二十六日官亭镇台子纳顿
七月二十八日赵木川赵家纳顿
八月初一日赵木川余家纳顿
八月初三日赵木川安家纳顿
八月初六日赵木川赵家纳顿
八月十二日峡口乡鞑子庄纳顿
八月十五日峡口乡寺家纳顿
八月十六日中川乡巷道祁家纳顿
九月初一日官亭鲍家湾子乡纳顿
九月初三日官亭朱家纳顿
九月初四日官亭鲍家纳顿
九月初六日官亭喇家纳顿
九月十二日官亭纳顿
九月十五日中川乡朱家纳顿
中秋节
青海、甘肃土族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流行于大部分土族地区。当地土族人在节前一两天,做千层大月饼。当天做的月饼、土豆包子、花卷要送给亲友。八月十五日晚,各家在庭院里或房顶上设案敬献特蒸的大月饼(似千层馍)、红枣、核桃、水果、西瓜等,并点一对油灯。待月亮升至中天,全家男女老幼磕头拜月,油灯油干熄灭后,在月光下分享祭月供品。在青海民和县三川地区,如有人越墙将祭月供品拿走,主人亦视若无睹,不管不问。但青海同仁县尕洒日村的土族,却忌讳中秋节,有八月十五打月亮之俗:八月十五日夜晚,在院内放一盆清水,让月亮清晰地映在水盆里,全家人拿小石子击打盒中的月影,以示禳解。互助县索胡和达霍两个家的土族人,则在中秋之夜,向月亮撒一把灰,以示不满和鄙视。这与他们自认为是蒙古人的后裔,而又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民间传说有关。
祭家神
旧时,青海民和土族祭祀节日。隔三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日行祭。土族人家除供财神、灶神、门神、菩萨外,每家还供有一位家神,作为一家的保护者。家神名目很多,有祖师爷、灶君娘娘、白马天将、喇嘛神等。据说凡供有喇嘛神的人家,必须是有人当喇嘛的,否则会引起喇嘛神的闹腾。凡遇初一、十五和年节,家家点灯上香祭祀家神,每隔三年大祭一次,大祭时须请法师跳舞请神,还要点香烧纸。家中人可向家神卜问一些诸如年景好坏、家中有无祸事之类的问题,法师代神回答。民和赵木川一带祭祀家神时,先由法师跳请神舞,待跳累了,再由三个妇女接跳,三人中必须有一人为家中人,其余两个可为另一家的人。待跳到狂热时,要作出一些怪态。仪式结束后,主人家要给法师送些粮食,以表酬谢。此节日今已少见。
放官经
又称十月官经。青海互助、民和、大通以及乐都、平安、湟中等地土族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月间举行。
节前先将所需费用按家分摊集中。届时选一宽敞的房子设经堂、开膳堂,备办酥油、糌粑及面食,请附近寺院的主持僧一至二人,僧官二至四人,喇嘛多人,念经三天三夜。念经期间,有些地方点大型油灯二十八盏,象征二十八宿;中型灯一百零八盏,象征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小型灯千盏(只言其多,不是千盏亦可),象征千祥云集。用酥油、糌粑制作各种怪异造型,谓之“施食”,象征各种魔怪和其他神异物。众僧对之唪诵经咒加以施法渡炼。最后一天,选定方位,背上麦草,到指定的空旷地,将麦草撒成圆圈,由僧官步罡踏斗,施展法力。此时,大鼓大锣齐鸣。众僧人手执摇鼓,边跳边擂,边念边驱,在集体吆喝声中将“施食”投入大火。民间认为借助神力可保一方平安、年岁丰稔。
腊八节
又称献冰日。青海互助土族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日。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做腊八粥供佛,还要在凌晨到河边背取冰块,将冰块放在大门上、房檐上、庭院、房内柜子上、田边地头、粪堆上、果树枝杈上;男女老少人人都吃点冰块及豆面搅团(叫做散饭)或麦仁饭(把麦子砸碎掺肉做成的粥),将第一碗豆面搅团献于堂屋,以便风干后将来当药用,并将麦仁饭涂在各类果树上,以求果树结果累累。人们认为以上做法可使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衣足食。
节日中还有看冰相之俗。所谓看冰相是在腊月初七晚,用小木碗舀多半碗清水放在院中,腊八早上看碗中结冰的花纹,如果碗中所结之冰的花纹呈圆形,说是来年豆类丰收;花纹呈条形,说是麦子丰收。故有谚云:“来年测歉丰,先看腊八冰。”看过冰相,由孩子们端着冰碗四处奔跑报捷。
早饭后,孩子们自发组织起来祭祀山神和蜡爷(专管蠕虫类的神),带着青油、面粉、灶具到野外起灶,炸小油饼,大家分享。剩余的油、面做成面疙瘩汤,边向周围泼洒,边念祷词,祈求天、地、山神保佑人畜平安。然后分食面疙瘩,烧香叩拜。
此外,还要在这一天保存一部分冰,以供感冒咳嗽的病人治病服用,民间有“腊八冰”能治病的说法。
送灶神
土族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相传土族人原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有一次一位先人因没能按时赶回,故延迟了一天。届时人们将厨房正中的墙壁上,抹一块高70厘米,宽30厘米的黄泥,上用石灰或白土点上白点子,点满成圆形或成三角形,中间贴上黄表,即是灶神。然后支一块供板,上放清油灯和供馍等祭物。传说这天灶神回天宫汇报人间事务,故家家设供相送。送灶神一般由家庭主妇主持。送时,用麦草秆编制一个草马,上驮麦草驮子,供祭六粒豌豆,意为灶神娘娘的草料点上清油灯。送灶的时候,把墙上的白点子铲掉,将草马放在灶口和柏香一起烧掉。并祷告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然后磕头、煨桑。至此,认为灶神已经上天走了。到了除夕之夜,还要迎灶神回宫,即在原灶神位的墙上用石灰或白土重新点上白点,并供上三个小馒头,烧上香,点上清油灯,表示灶神又迎回来了。有的人家这天夜晚,还要在灶神面前为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
附 土族其他节日概览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