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7年,北京大学的丁学东老师开设了“文献计量学”这门课程,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在丁老师生动的讲解下是那么奇妙,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从此与文献计量学结下不解之缘。20多年来,虽未能始终从事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工作,但是却对这个领域一直保持关注和兴趣。
2004年,遵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黄长著老师之命接手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应用”。由于之前一直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很少涉足人文社会科学,也听到一些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争议,觉得有必要全面了解这个领域国内外发展情况,完成一篇文献综述,为以后的计量分析打好基础。但是随着对文献阅读的逐步深入,发现这不是一篇短短的文献综述可以写清楚的,因而最后下决心以一本书的形式来介绍文献计量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和现状。
由于俗务缠身,研究工作经常被打断,再加上个人的愚钝,致使工作进展缓慢。从2004年接手课题,到2011年年底课题结项,又经过一年的修改,终于在2013年年初将书稿交付出版社。
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
最初的困难在于资料匮乏。2004年,文献计量学在自然科学领域早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几乎是个空白,能找到的资料寥寥可数。于是利用引文检索中“滚雪球”的方式,从既有文献中找出相关引文的全文内容,并不断扩充。这样,手里的文献慢慢多了起来。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学科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献计量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逐步展开,受到技术发展及学术评价两大驱动力的影响,各种研究、试验、应用乃至批评都越来越多。相应地,各类型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在文献的阅读和消化理解过程中,整个领域研究的现状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最后终于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轮廓。
文献计量学这门学科从20世纪建立以来,有了很大发展,在图书馆管理、科研管理与评价、情报研究、科学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应用的主要领域是以期刊为文献基础的自然科学和医学领域,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学科的差异,期刊引文数据库能够反映科技文献交流活动的主要层面,但是却只能反映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人文学科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文献计量学虽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发展,但却十分有限,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依然非常模糊。另一方面,因为学术评价的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对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关注度迅速上升,随着定量方法在学术评价中的使用,各种质疑和反对声此起彼伏,其中尤以学术界为甚。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的进步以及数据的日趋丰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各种问题将会逐步解决,这个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其中,第一章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概述,阐述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特点及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二章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交流特点,特别指出了该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特殊性;第三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的各类数据源,并对其特点和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第四章到第七章分别列出了当前的一些研究热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期刊评价与核心期刊研究、网络计量学研究、可视化技术等;第八章以三项实证分析为例,开展了面向学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第九章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
本书实际上仅仅是对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应用状况的梳理和介绍,试图将该领域的整体轮廓和研究热点呈现给读者,追求的目标是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近十几年来的学科发展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以及争议,同时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料提供详细确切的出处,力求翔实、准确,为读者及自己今后的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文献基础。对于当前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书更多地进行了分析和揭示,至于问题的解决之道,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深入研究和更为理性的思考。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以科学、理智的心态关注文献计量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和书稿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本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它的正式出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出版资助项目的大力支持。
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老师的信任,他将一个主持重大课题的机会交给我,并一直给予鼓励和鞭策。黄老师自始至终关注着课题的进展,对课题报告提出很多重要的修改意见,最后还在工作繁忙、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挤出时间认真研读书稿并作序。这种不遗余力提携后人的做法,令我非常感动,他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也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希望这本书能作为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辜负黄老师对我的信任。
北京大学的徐克敏、丁学东老师将我带入文献计量学领域的大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孟连生、金碧辉、纪昭民研究员帮助我从一个学生转变为文献计量学研究者。十余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杨沛超馆长在工作和研究方面给予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在课题结项过程中,北京大学的赖茂生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孟连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邵小鸥和王砚峰研究馆员均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使本书避免了很多谬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众研究员在本书第八章“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国际研究”和“‘中国问题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两项实证分析中贡献了很多智慧。我的同事及课题组成员姜晓辉、郑海燕研究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有力支持,孔青青帮助我完成了很多课题管理的繁琐工作。本书的出版也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云编辑的辛勤劳动分不开。值此付梓之际,特向以上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书稿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从中汲取了国内外学者思想的精华,在此向所有引文作者致以深深的感谢。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虽数易其稿,但是谬误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蒋颖
2013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