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一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对人及人所组成的社会进行研究的学科,通常又可分为人文学科(Humanities,也有人称之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所谓人文学科,是指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因此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1,第38页。。人文学科从人的主观性、意识和文化着眼进行研究,具有强烈的个体性、价值性、习得性和偶然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学科的总称。社会科学诞生于18世纪启蒙运动中,19世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是近现代社会结构化的产物,是为了适应大工业生产以及大规模社会结构的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希望利用类似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发现其中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构成了社会科学的核心。

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人文社会科学统称为“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近些年则更多地区分了“人文”与“社会科学”。

本书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表述方式来代表这个研究领域,同时按照中国的学科划分方式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进行学科划分。

二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人文社会现象具有主客观性、多因素性和个别性,研究对象本身是由有意志、有目的和有学习能力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涉及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贯穿着人的主观因素和自觉目的。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客观的,具有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外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永恒地遵循着自然规律。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高度复杂性。

2.研究环境的不可复制性

在人文学科的研究过程中,人的思想意识很难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复制和验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不尽相同。很多学科的研究,如历史研究中,相关场景也无法再现。社会科学虽然也引进了实验室方法,但是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而难以制造“理想状态”来模拟或重复事物发展的过程。正如贝尔纳所说的:“社会科学在性质上不同于自然科学之处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不是服从一定规律,因而可以进行精确实验的各种一再重复的状态,而是一个由内在条件制约的、独特的发展过程。”J. 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397页。这就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科学性难以用自然科学中重复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3.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根据库恩的理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自然科学中,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的过程代表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从错误观念到正确观念的转变,如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范式的变化。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范式之间并不完全是相互取代的关系,每个范式都提到了其他范式忽略的观点,同时,也都忽略了其他范式揭示的一些社会生活维度。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范式理论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很少被完全抛弃,相互矛盾的范式会同时存在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第57页。

由于这个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判断具有很大难度,学术研究存在理论的反复性,理论新旧更替较为缓慢,创新与超越难度更大。

4.以思辨、演绎和推理为主的理论方法

有学者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结构归结为四种形式:思辨理论、分析理论、演绎理论和模型理论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74~75页。

人文学科主要采用思辨、分析、演绎等手段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居多,个案分析是常用的方法。社会科学中,实证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经济学、社会学在方法论上更为成熟和先进,但即便这两个学科也同时具有演绎型理论的特征,是以一定的演绎推理和一定的归纳推理相结合为特征的知识系统,它们运用定量方法和实验方法的深度与广度均不能与自然科学相比。由于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很多,同时是人类群体作用的结果,社会科学所研究出来的规律是一种“大致的规律”,也就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难以像自然科学中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而预测物体的速度、轨迹那样对社会现象进行十分精准的测度和预测。此外,理论的逻辑演绎常常需要利用归纳方法,有时来源于经验概括。因此,在理论的逻辑演绎中,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往往不具有自然科学理论的逻辑完备性。

5.学术研究的本地化特色明显

人文学科以文化作为研究的背景和重要的思想资源,因此建立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社会科学研究面向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本地化的研究与应用更为重要。

受到地域、文化、语言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虽然也存在很多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还有大量研究对象是面向本国、本地区的,例如对不同地区语言、文化的研究。学术成果的表述语言也不像自然科学那样通常将英语作为国际学术语言,而是有部分内容用英文发表,同时也有大量内容采用本国、本地区的语言。有些研究成果,如本地的语言、文化、风俗研究等,只有用本地语言才能充分表达出研究对象的精髓。

6.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和非学术影响都很重要

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对人的精神具有教化作用。因此,其研究成果除了在学术界的影响之外,非学术影响也不容忽视。非学术影响包括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大众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同样重要。学术论著、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都是重要的成果形式。同时,由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报纸也是重要的成果载体。

7.具有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

自然科学是回答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是什么”的问题,从而可以指导人们利用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是回答人类社会“是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控制、驾驭、解决社会事物演变过程的目的。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部分学科也有回答“应该怎样”的功能,与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

8.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差异很大

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具有很多共同点,因而会被放在“人文社会科学”这个大的范畴中,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在研究方法上,社会科学更接近于自然科学,注意探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它需要理论框架和基于理论的经验验证,强调实证性及科学方法的运用,比较趋向量化研究,通过大量汇集资料与调查数据,一方面对社会现象提出原理、原则、规律的解释,另一方面通过汇集的事实与数据去进行社会科学理论的验证。经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数学化程度最高的学科,在很多研究特征方面都更接近自然科学。“经济理论的形式化和公理分析,不仅使经济学具有了坚固的数学形式,而且也使人们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运用抽象力,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逻辑地导出关于经济实在范畴的命题,客观地描述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成为可能。”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71页。

人文学科则与各民族的特性紧密相关,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确立恰当的认同,也提醒人们注意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以及交流和互补。人文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具体化”或“个别化”,它强调和珍视各种个别、富有个性、独特的东西的价值,并借此来开掘人类生存的丰富意义。例如,文学、史学、哲学的研究只有在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价值时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学科更多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很少用到定量分析。因此,很多学者不认为人文学科是“科学”,经常会将人文与艺术归为一个大的学科类目。

学科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科在文献分布和交流过程中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文献计量学分析中,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