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选题缘由
笔者之所以要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缘于笔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学二十多年,对于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邓小平理论中这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书的研究,系统地从理论上梳理一下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并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的这一伟大实践作一个剖析。从中再次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三十多年来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以及对解决当前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的有益启示。
其次,缘于笔者2009年申报了一个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题目是“共同富裕视角下第三次分配的制度障碍和对策研究”。申报这个课题的原因,也在于笔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关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逐年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同时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某些社会成员之间也出现了贫富悬殊,给共同富裕的目标带来巨大的挑战。“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改革开放前为0.25, 1992年突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世界银行估计,2009年已达0.47。如果加上漏计的高收入、灰色收入、隐性收入,估计现在已大大超过0.5,远远超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此,社会上一些人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产生了模糊认识,认为既然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就不应该出现收入差距、贫富悬殊。有些人甚至怀疑我们到底是在搞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这样下去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问题的症结在于许多人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途径认识不深,对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内涵,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阶段和“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带动和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才导致上述种种模糊认识。所以,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关于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关论述,深刻解读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途径,以帮助人们理解当前社会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并从中探寻“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带动和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有益启示。正是为了厘清社会上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种种模糊认识,并为解决当前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建言献策,笔者申报了“共同富裕视角下第三次分配的制度障碍和对策研究”这个课题,希望从第三次分配角度来推动邓小平“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在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中,随着自己阅读有关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材料的增多,笔者产生了撰写本书的冲动。
再次,缘于共同富裕这个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至今还未实现。共同富裕,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和社会圣贤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一个梦想,中国梦,也是共同富裕的梦,这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共识。但到底如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毕竟中国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指引下,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那么接下来,先富起来的如何带动和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国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严峻考验面前能不能如期实现,就成为中国人所期待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所关注的中心课题,这也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又一个重要现实原因。
二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述评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几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并且也体现了邓小平“波浪式”共同富裕道路前进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不同研究重点。笔者将从两个阶段来述评学术界三十多年来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2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开始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进行研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邓小平同志1978年9月第一次提出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思想,以及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首次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学术界开始阐述“先富”与“共富”的观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共同富裕的思想,成为学术界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最初的资料来源。由于这一阶段是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起步阶段,研究的成果较少,内容也简单,基本上围绕两个问题来研究。一是对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重大政策,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和宣传。主要文章有:《部分人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胡太裕,1985),《对“先富”政策的一点理论思考》(胜杰、文承,1985),《对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问题的理论思考》(金增新、马俊启,1983),《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解》(张素云,1985),《对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认识》(佟芬永,1985),《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吴廷余,1990)。二是对“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初步思考。主要文章有:《部分富裕与共同富裕》(姚一君、毛汝林,1985),《部分首先富裕与大家共同富裕》(刘子久,1980),《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孙秉芝,1986),《略论“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制约机制》(吴齐林,1987)。这一阶段研究的基本特点:一是研究成果少,研究内容较为简单;二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重大政策的阐释与宣传上。
第二阶段,1993年至今。
随着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公开发表和1993年10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以及中央作出学习《邓小平文选》的决定,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同样,学术界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一个深化和拓展的重要阶段。
(一)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综述
学术界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时间跨度和具体阶段划分上,主要有“三阶段说”和“四阶段说”两种观点。
1.“三阶段说”
学术界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问题上持三阶段观点的人较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三个阶段的时间跨度界定有不同的理解,分歧也是明显的。
许新三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早期形态,这个时期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包括,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最初理念在留法时期的内生过程,以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最初理念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展现;第二阶段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早期形态向富民观的演变,包括邓小平的富民观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提出和富民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第三阶段是邓小平的富民观向共同富裕思想的转换,包括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于世刚、洪磊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从1978年底正式提出到党的十四大逐渐成熟,并将这个历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至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阶段。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关于部分先富、最终共富的构想以党的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第二阶段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和深化阶段。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初步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并鼓励实施有利于部分先富的政策。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允许非劳动性收入的合法收入”的分配原则,这是对邓小平关于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捷径的思想的确认。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成熟阶段。“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最终形成,并得到了党的十四大的正式确认。
杨丽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发展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具体阶段划分为: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10月,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几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邓小平“一部分先富”的思想鼓舞了农民的创造性,并在实践中接受了检验;第二阶段从1984年10月到1988年9月,即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以城市为重点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期,也是邓小平“鼓励先富、先富带后富”政策全面推行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88年9月到1992年2月,随着改革的推进,长期积累的经济矛盾、社会矛盾逐步暴露,同时国际形势亦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使我们面临着新的难题。在此期间邓小平重点阐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系统地论述了科技致富、依法致富的思想,特别是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最高理论成果。
杨泽宇认为,邓小平“富民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邓小平的整个政治历程,这个过程被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邓小平参加革命到中华人民和国成立,是邓小平“富民观”的萌芽时期。一个重要的依据是,1943年邓小平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策,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而这些政策的订定,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于建荣、杨泽宇等学者认为,这种把人民的福利作为政策出发点的思想,实质上是邓小平“富民观”的最初表达。第二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富民观”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邓小平提出发展生产是“富民”的基础和反对平均主义的观点,标志着邓小平对共同富裕问题认识的深化。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富民观”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提出了富民思想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根本保证和具体措施,使“富民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的“富民观”也得以最终形成。
2.“四阶段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少。例如,汪青松把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形成过程追溯到1975年由邓小平主持的整顿时期,其依据是邓小平的几段讲话:“其实,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汪青松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把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形成过程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工作到1978年12月党的中央会议,是邓小平酝酿和提出部分先富、最终共富的共同富裕新构想的时期;第二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中央会议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点阐述共同富裕构想中的部分先富思想,以启动新的共同致富实践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中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思想得到重点阐发并指导共同富裕实践健康发展的时期;第四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全面深化和共同致富实践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的时期。
易重华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过程的时间跨度确定为:从邓小平旅法期间1922年夏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起,到1997年初邓小平逝世为止的这一段长达75年的时间。这个长达75年的时间段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邓小平旅法期间1922年夏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到新中国成立,即邓小平的整个革命生涯,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思想准备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积极探索阶段;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召开,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7年邓小平逝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成熟阶段。
学术界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过程上的分歧,主要源于划分的依据不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理论探讨。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一是划分的时间段有的不够科学,如有人在划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时简单地以一些党的有关会议作为分界线;二是在划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阶段时,没有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在阐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阶段时,缺少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这个阶段;三是学者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时,大部分是从邓小平个人政治生涯“第三起”(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为邓小平之“第三起”)开始研究,而对于邓小平青少年时代、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些历史时期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较少。
(二)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研究综述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术界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中涉及比较多的方面。学者们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各种文章中,也会从各种角度或多或少地论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而且专门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研究的文章也非常多。
1.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观点综述
从学术界大量涉及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文章来看,学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理解有两种不同角度,一是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含义上来理解,二是从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方面来阐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1)从含义的角度来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有“肯定式”“否定式”“肯定式和否定式混用”等几种。
易重华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什么的“肯定式”形式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是经济和政治的辩证统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是公平和效率的辩证统一,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李祖革、方兰用“不是”的“否定式”来反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第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第三,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主义;第四,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辛向阳在论述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时既用“肯定式”的语句,也用“否定式”的语句。他认为,共同富裕意味着共同的繁荣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落后贫困;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共同的富裕,而不仅仅是少数人或阶层的富裕;共同富裕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完全在同一时间一起达到完全相同的富裕,不是齐步走、齐步到终点式的齐一性富裕,而是有先有后、一浪接着一浪、有时差和顺序、程度有别的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从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这类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就是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看作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构成的。只不过有的学者用“理论体系”这个概念,有的学者用“主要内容”这个概念,但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而且持这种观点的文章较多。
吴学忠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共同富裕的途径、基础、保证、实现等方面来阐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最高宗旨的体现;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是对“贫穷社会主义”的反思;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保证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李宁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由以下方面构成的理论体系:小康、两个飞跃、两个大局、共同富裕等重要概念,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主要原因,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对策,正确对待探索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等。
彭凌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体系:既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要求,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既是一个包括多重内涵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包括不同标准和目标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包括共同富裕思想不断实现的动态的渐进过程。
李红岩认为,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构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共同富裕理论体系,并从根本目标、捷径、道路三个角度,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先富带动后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避免两极分化。
李新建认为,邓小平从不同角度论述共同富裕问题,构成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并从目的、保证、着力点、内容、动态过程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共同富裕的保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着力点是效率优先和发展经济;先富政策包含着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的内容,而不是只顾自己富裕,更不是指长时期只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是推动生产力更快发展和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就要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要增强国家调节分配的经济能力和反对铺张浪费。
周伟光也认为,邓小平多次从不同角度对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构成了一个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他从根本原则、前提、基本保证、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原则;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2.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研究现状的评析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研究,由于受到学者们各自的专业和方向、研究兴趣点、思维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是同一个研究对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却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而这种学术观点的差异不仅不是有害的,反而是学术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正如宋朝诗人苏轼在其诗作《题西林壁》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同一个事物,正好符合事物发展本身多样性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从多种视角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阐发,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认识都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具有多样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研究还要不断深入进行下去,而研究视角的多样性仍然是需要继续发扬和提倡的。
笔者在阅读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研究成果时,在受到许多有益启示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或改进的问题。现有研究虽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1)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必须加以界定。首先是共同富裕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界定问题。学术界部分学者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时,把共同富裕概念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这个概念等同。有的学者文章的题目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概念论析”,而实际上在具体论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概念时,时而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概念,时而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概念。这种概念不清的研究,不仅会引起读者认识上的混乱,还会制约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入研究。共同富裕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两个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笔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共同富裕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大部分社会成员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对物质财富不断提升的目标要求,是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并列的纯经济学概念,是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广义的共同富裕是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保障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的概念。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共同富裕是指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指为实现这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而提出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这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不能混用这两个概念,必须加以清楚界定,才能准确地、科学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其次是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这三个概念的界定问题。目前学术界大部分学者都把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这三个概念等同,很少有学者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区分。笔者认为这三个概念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对待,否则也会引起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认识上的混乱。笔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侧重于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观点的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侧重于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来研究,包括理论体系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的主体、理论体系中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点等。学者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时应根据自己研究的侧重点恰当地运用这三个概念。
再次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上面我们分析过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指邓小平个人有关共同富裕思想的讲话、文章等,主要是邓小平个人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贡献,不包含其他人对它的丰富与发展。这两个概念也区别明显,不能混用。
(2)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研究过程中重复性研究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种重复性研究主要表现在: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中有创意的基本观点进行“拿来主义”的简单组合,甚至有个别学者对前人的文章进行大段抄袭。当然,这不等于说其他学者研究过的问题,再作研究就毫无意义了,而是应该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拓展,要克服和避免同一水平、同一层次理论研究的重复性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来进行理论研究。时代是向前发展的,社会也是不断进步的,同一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所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立足于不同时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就不会出现停滞的问题。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反对平均主义、反对贫穷社会主义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如果还把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研究停留在上述问题上,恐怕就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了。当前人们更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是:反对平均主义和反对两极分化的平衡点在哪里?效率和公平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应该怎样更妥善地处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阶段怎样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从现实中较大的贫富差距来审视我们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哪些偏差?等等。要解答这些问题,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内涵的研究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三)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述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后果为基础的。”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跟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通常包括时代主题、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历史依据等几个方面。时代主题是决定一个理论、一种思想产生的国内外背景,即一个理论、一种思想解决某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国内外历史条件;理论基础是为一个理论、一种思想提供前人在解决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理论成果;现实依据是一个理论、一种思想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而升华为理论的部分,是对前人解决某些问题的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历史依据是为一个理论、一种思想提供前人在解决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全面地科学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1.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研究综述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研究,学者虽然用词有些不同,如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依据、形成的背景等,但研究的对象都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文章综述如下。
申德成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虽然没有用社会历史条件这个词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但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四个方面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
任现辉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如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主要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又一重要来源;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时代依据;批判“四人帮”鼓吹“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的谬论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时代契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巴亚琼认为邓小平致富理论的提出依据有: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历史教训的反思与经验总结是邓小平提出致富理论的历史依据,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基本了解为邓小平提出致富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透彻理解是邓小平提出致富理论的时代依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入理解是邓小平提出致富理论的理论依据。
李先锋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背景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以及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评析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问题,由于学者各自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也不一样,有的是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理论基础、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有的是就社会历史条件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如对社会历史条件中的时代主题、理论基础、历史依据或实践基础等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研究。所有这些都为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并且达成了一些共识,如学术界一致认为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论述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这些理论成果都是近几年学术界学者们辛勤研究的结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①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几个组成部分的成果中,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的人数最多,成果也最丰富,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的人数较少,成果也不多。②学者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时,没有注意社会历史条件中理论基础与历史依据的内容重叠问题。大部分学者把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有关论述当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基础,把1956年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当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其实毛泽东有关共同富裕思想的论述也主要是在1956年前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阐述的,这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所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解决理论基础与历史依据的内容重叠问题:一种只要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另一种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历史依据四个方面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基础只包含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不包含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这就避免了在阐述理论基础、历史依据时的内容重叠问题。
三 本书的体系、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本书的体系
本书共有四个部分:导论、理论篇、实践篇和对策篇。
导论部分,共分为三个问题来阐述。一是选题的缘由,介绍笔者选择“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作为课题来研究的三个理由;二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述评,对学术界三十多年来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方面的各种观点进行述评,这是本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工作;三是本书的体系、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理论篇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笔者将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历史依据、现实基础)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从邓小平少年开始一直到邓小平去世,以及江泽民、胡锦涛这些中央领导人的丰富和发展)来阐述;二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从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等基本概念开始探讨,然后论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最后,从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实现途径、外部条件、制度保证等方面来阐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篇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的实践,从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实践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实践将主要论述东部地区率先富裕起来的具体实践,包括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建省、上海浦东新区开放开发等方面的实践;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实践,主要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户的出现、乡镇企业的出现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以及城市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个体经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发展的政策实施来阐述。二是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分为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两个方面的实践。
在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方面,主要分别列举两种类型的两个案例来说明。一种是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致富带头人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模式,主要以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和山西省翼城县封比村为例;另一种是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致富带头人为先富者的模式,主要以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的邵钦祥和江苏省吴江市的陈玉官为例。
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也分为先富的地区帮助后富的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和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先富的地区帮助后富的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主要是从国家利用再分配手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对口扶贫帮扶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来阐述;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是笔者要重点从理论(在上部分的实现途径中也有论述)与实践上进行阐述的。
对策篇的内容。这一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当前的贫富差距难题,主要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有关数据来说明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严峻现状,以及给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带来的巨大挑战。二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当前贫富差距症结之思考,主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领域在贯彻执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三是对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若干建议,也从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领域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无论是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问题还是解决现实贫富差距问题,始终用运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第二,文献归纳分析方法。本书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学者的相关论著、现行的相关政策文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等,在掌握大量材料、把握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独创性见解。第三,数据实证分析法。本书引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来实证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所取得成就,以及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邓小平有关共同富裕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是本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三)本书的创新之处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是体系较新,一些学者在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时侧重于理论研究,一些学者侧重于将理论与当前的收入差距现实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而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分析、实践剖析及现实收入差距的解决三个方面一起研究的,就只有本书;二是实践篇的“二阶段实践说”,也是本书的创新点之一,既有理论上的依据——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时间表,也有实践中的对应政策作为支撑;三是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实现途径,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第三次分配概念相联系,并详细分析我国“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即第三次分配实践)在我国发展缓慢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以及相应的制度性对策,也是本书的一大创新点;四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个界定和区分,如对共同富裕内涵的重新界定,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分,对共同富裕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别,对科学内涵、主要内容与理论体系概念的区别等,笔者在相关章节中都作出了明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