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中产阶层的发展
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时间线上,两个最重要的年份是1949年和1978年,后者尤其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里程碑。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由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异质性的社会,主要体现在经济形势、社会结构和消费模式三个角度。①国家主导的商品流通渠道逐渐被自由的、利润导向的、商品充足丰富的市场所替代。②平均主义社会的“幻象”被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所代替,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群体之间有着不同的生活机会和社会地位(He, 2005)。③曾经全国统一的消费者市场出现了社会阶层间和地区间的差异性:“大众化的”消费模式被各种各样的与家庭地位匹配的投资所替代(卢汉龙,2003: 140~161);高度同质的消费者市场也被地区分化所替代,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发达而西部和内陆地区一直欠发达。
改革的结果就是,一个强调通过使用物质产品来满足个人需求的意识形态开始被政府所鼓励——虽然动机很复杂也不断经过调整。中产阶层,尤其是专业人士和经理人员,伴随着多种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复兴而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更频繁地参与广泛的消费行为并在消费模式中体现出了新的价值观,因此是消费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一股特别重要的力量。
根据上述背景和本研究的主题,本书将参考大量的最新资料,包括期刊文章、学术书籍以及大众媒体和网络上的文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试图为本研究勾勒出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文本。这两章所使用的期刊文章大多来自“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检索时间从2007年至2013年;学术书籍大多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时间是2008年,当时作者正在北京做田野调查。作者也参阅了互联网上很多关于改革中重大事件的文章。
本章将通过综述大量关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文献,对于中产阶层如何在改革中成长的问题进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分析。首先,将联系中产阶层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以及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来探讨当代中产阶层如何形成。然后,将集中讨论当代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来看它们如何对中产阶层的生活机会产生影响,包括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人口流动以及住房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