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版序言
本书是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人文研”)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共同研究组(组长石川祯浩)的成果报告论文集。该研究组始自2006年4月,历时四年,2010年3月结束。研究组开始时为人文研东方学研究部门的一部分;2007年4月,研究所成立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组遂转属该中心,并作为人间文化研究机构(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现代中国区域研究京都大学基地的第一课题组,承担该机构与京都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任务。
自1966年开始“辛亥革命研究”以来,人文研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共同研究组虽课题屡有更替,但未曾中断。狭间直树教授在主持多个课题的共同研究后,于2001年3月退休,其后由森时彦教授继续主持“中国近代化的动态构造”研究组(1998~2003年), “20世纪中国的社会体系”研究组的研究会也隔周召开一次;而与之并行的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森教授主持的研究组有成员近50名,每人发表机会较少;启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即为弥补此缺憾,以吸纳更多学者参与共同研究。森教授的研究组重点探讨社会经济,新研究组则将焦点对准文化、思想、政治方面。以“社会主义文化”为课题名称,理由在此。
关于该新研究组的研究意图,我曾在研究组启动之初这样写道:
冷战体制结束后,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衰退。但是,中国经数十年积淀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及意识形态依然根深蒂固。大型宣传画、标语等仍随处可见,就是明显佐证。而且,随着经济方面的不断开放,“社会主义文化”还承担了维持体制的文化防波堤的作用,继续影响着一般民众的思考方式,规定着现存体制的文化政策方向,也制约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记述。
本研究组将以社会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至今日的约一百年为尺度,应用史学方法,从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对中国的上述社会主义文化现象进行探究。就中国共产党而言,除探讨有关史实外,还将研究历史记述的变化,亦即共产党曾经如何表述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另外,清末及民国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延安时期的文艺政策、共和国时期学术领域及学术规范的改变以及文学、艺术等,也与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当然也都在研究对象之列。尤需指出的是日中两国在此方面的文化交流,即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演变,既曾受到同时代日本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也对战后日本的中国研究等文化史产生过巨大影响。上述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各种现象,都是本研究组将以历史观点进行探究的对象。
上述研究意图实现了多少,还请读者通过本书收录的16篇论文来评判;编者要说的是,研究组历时四年,召开研究会计61次,每次报告和讨论的内容都十分丰富。特别是杨奎松(北京大学历史系,2007年)、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2008年)和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三位先生,曾作为客座教授分别在人文研工作半年,其间三位先生和其他成员在本研究组所作报告,以及围绕报告所作讨论,皆用汉语进行,得各位协助,每次研究会都非常充实。
自2007年度起,在人间文化研究机构和京都大学的合作框架下,本研究组作为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组成部分得到经费补助,有条件邀请远方学者前来作研究报告或讲评,从而使研究活动扩展到关西以外地区。四年间召开的正式研究会的报告者及其题目,刊载于《东方学报》第80~85册(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的汇报栏;2007年度以后的,则请参见人文研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网页(http:www.zinbun.kyoto-u.ac.jp/~rcmcc/group107.htm)。本研究组在本年3月拥有的成员,除本书收入论文的16名外,还有岩井茂树、王雪萍、王兰、绪形康、川尻文彦、菊池一隆、久保纯太郎、佐原阳子、濑户宏、束洪芬、泷田豪、竹内理桦、武上真理子、田中刚、田中仁、田边章秀、张雯、郑乐静、中村元哉、箱田惠子、细见和弘、丸田孝志、水野直树、水羽信男、宫内肇、村田省一、森时彦、森纪子、山崎岳、刘守军。
本研究组的研究会,隔周一次,于周五下午两点至五点在人文研主馆召开(2007年前在西馆会议室,研究所搬迁后,自2008年1月始改在主馆研讨室)。由于与森教授现在主持的“长江流域社会的历史景观”研究组在周五交替进行,2001年3月前每周皆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的状况得以恢复,与森教授的研究组共同发挥了关西地区中国近现代史国际共同研究基地的功能。这四年间应邀来访并在本研究组或作研究报告、或进行讲演的外国学者有:崔凤春(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曲晓范(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景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汎森(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陈永发(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Joshua Fogel(加拿大约克大学历史学部教授)、杨瑞松(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崔佑吉(韩国鲜文大学校国际学部副教授)、Sebastian Veg(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香港]研究员)、关晓红(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Gotelind Müller-Saini(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周尚文(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张陟遥(扬州大学政治系讲师)、王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潘光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福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史桂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Dick Stegewerns(奥斯陆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金世昊(韩国韩南大学校师范大学教授)、赵燕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何培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部副主任)、解莉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亚非处处长)、朱荫贵(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长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Sergey Vradiy(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马骏(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研究生)、徐有威(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胡成(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佑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中心教授)、郭岱君(Kuo Tai-chun,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4月组织本研究组时,人文研仅有森时彦教授和我二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而成为专任成员。我由于初次主持研究组,经验不足,故研究组的组织方面多有欠缺。2007年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成立,袁广泉先生作为人间文化研究机构区域研究促进中心研究员和京都大学人文研客座副教授到任;翌年4月又有小野寺史郎先生充任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助教。得此二位协助,研究活动得到大幅充实。2008年人文研搬迁后,在新址四楼附设了现代中国共同研究室、现代中国信息资料收藏基地(主要收藏清末、民国的报刊和新编地方志),研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现代中国共同研究室不仅是政府、产业、大学联合研究员(日语称呼:产学官连携研究员)的研究场所,还接受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以及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在此研究深造——前者有韩燕丽、箱田惠子、宫原佳昭,后者则有柴田阳一、岛田美和等。本研究组的研究活动如此活跃,实是拜这些研究员及各位成员通力合作所赐。
本书所收16篇论文,曾分别委托研究组成员袁广泉、小野寺史郎、濑户宏、濑边启子、高岛航等各位审稿,小野寺还承担了最终文字校正工作。本书刊行后,所收论文将制作成PDF文档在互联网上公开。本书出版使用了人间文化研究机构区域研究促进事业经费,即与京都大学的合作“从人文学视角分析现代中国的深层结构”项目经费。对于该机构大力支持人文学基础研究,再次表示感谢,并衷心希望该合作项目长续不辍。
石川祯浩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2010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