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新兴业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入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的新阶段。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重塑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全球化,现代服务业的快速细分,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
从根本上说,现代服务业是由于科技发展导致了社会进步而产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引发了新服务业态的产生和成长。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当前,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呈现的创新性服务业态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由于技术进步而直接产生的新的服务业态,特别是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演进形成的新型服务业态,如软件产业、通信服务、信息服务、数字文化、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服务等;第二类是由于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加深而衍生、分化独立出来的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态,如研发、工业设计、咨询、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等;第三类主要指由于科技进步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使传统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服务业态,如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以及网络化远程服务等。这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态以其高知识、高技术含量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特性,不仅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有力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城市建设。
通过上文中对设计服务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设计服务业具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由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加深而衍生、分化独立出来的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态。因此,本书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内部结构分析,结合产业关联度分析,全方位考察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及其内部子行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具体实证研究,确定设计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主导行业,判断设计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功能与地位,从而更加清晰了解设计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已经率先在全国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引领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行业。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新兴业态,引领着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创新发展。当前,北京正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向高收入水平迈进和城市功能整体跃升的关键阶段,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业态,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对于支撑、促进北京市服务业建设,培育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和数据说明
北京市统计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行业大类为基础,以中间需求率作为鉴别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依据,对服务业47个行业大类逐一进行认定,出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将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流通服务业五大行业。同时确定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六个行业数据。
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对2004~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进行了统计发布,本文以此为基础,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收集2005~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根据产业经济理论,全面分析当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及内部结构,即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六大行业具体的发展状况、行业影响力、竞争力水平等。
同时,本文选取北京市2002年、2005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42个部门)以及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进行分析,揭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特性。鉴于本文研究的需要,将投入产出表合并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上述6大产业,8个产业部门)和其他服务业。其中,2002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中,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邮政业合并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将科学研究事业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中,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邮政业合并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将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
二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从制造业内部分离、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而制造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其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更多地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育程度能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产业层次的高低。本部分通过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增加值增长速度来衡量其总体发展状况;通过各细分行业增加值指标、就业值指标,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偏离度以及比较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进行内部结构分析;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来进行其产业关联度分析,以说明该产业对于北京市经济的影响程度。
1.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衡量产业发展总体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静态指标即产业占GDP的比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该产业结构的比重演变情况,反映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另一个是动态指标即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本部分通过动态跟踪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
表2-1 2004~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变动情况
如表2-1所示,2004~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67.83%增长到2010年的75.11%,年均增长率为1.04%;与第三产业相似,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长幅度大于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另外,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55.25%增长到2010年的63.25%,年均增长率为1.14%,无论是占GDP比重还是占第三产业比重,2008~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和经济环境影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投资缺乏稳定性,使得其对该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进一步稳定,2009~2010年,增速得到一定回升。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长幅度,说明近几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发展仍缺乏稳定性,如何继续实施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服务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稳定性,将是北京市产业结构化优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产业增加值角度来看(如表2-2),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有较大的波动,其中,2007年增速最快,为29.79%; 2008年、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影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往年增速有所下降,2009年增速最慢为5.99%;在国家和北京市“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一系列政策刺激作用下,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增速的回升,达到18.13%。
表2-2 2003~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从上述趋势发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波动幅度较大,其内部增长缺乏持续稳定的推动力,造成的后果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时快时慢地增长,影响整个经济增长质量的惯性提供。尽管如此,就总体而言,相较服务业的增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速要稍快些,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7.42%,而生产性服务业平均增速为20.10%。
2.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本部分主要通过对产业各细分行业增加值指标、就业值指标、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偏离度以及比较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内部结构分析。
(1)增加值指标分析
研究表2-3、表2-4发现,2010年,六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总量排名依次是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位居末位。而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所占GDP的比重最大,2010年合计达26.58%,其中金融业占比多年来比较稳定,反映了首都良好的金融产业环境,快速健康的行业发展;另外,2010年批发与零售业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比重最大的行业,也进一步显示了北京作为北方流通中心的作用和地位。六大行业中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呈负增长,由2004年的5.91%下降至2010年的5.04%。其余5个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批发与零售业,年均增长率为0.44%,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位居第三,接着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增长幅度最小,年均增长率仅为0.07%。
表2-3 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产值
表2-4 2004~2011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占GDP比重变动情况
如表2-5所示,2004~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电子商务以及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流通服务业逐渐开始回暖,并呈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10年,该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达到27.92%;金融危机期间,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受阻,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行业出口产生了一定冲击,因此,信息服务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较大的影响,2007~2009年,该行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金融业占比自2005年以来增长速度波动较为明显,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这反映了目前北京市金融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地位;潜力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偏小,但是增速较快,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随着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的推进、多中心城市格局的逐步形成以及商务服务业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并持续保持了高增速。
表2-5 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增长速度
(2)就业指标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将进一步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解放出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就减少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可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对扩大就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但能够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解决就业问题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如表2-6所示,2004~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由2004年的65.54%提高到2010年的74.40%,平均每年提高1.48个百分点。相比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增长幅度较小,2010年较2004年仅提高了3.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0.54%,较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少0.86%。
表2-6 2004~2010年北京市各行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
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中,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次是批发与零售业,再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位居第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位居六大行业第五位,金融业吸纳劳动力数量最少。2004~2010年,六大行业的就业人口数量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加。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就业人口增长最为快速,增加了1.72%,这主要归功于近几年北京市该产业规模和结构的不断扩大及完善,以中关村为首的一批世界一流信息服务园区建设初见成效,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另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提高了1.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0.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为0.31%,金融业为0.2%,批发和零售业为0.08%。
综上所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金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在六大行业中是最少的。2004~2010年吸纳劳动力数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最少的是批发与零售业。
(3)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定义是某产业劳动力比重与该产业的比重之差,说明的是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越不对称,两者的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的效益就越低下。反之,偏离度越小,表明各产业发展较均衡,产业结构效益就高。一般而言,结构偏离度大于零为正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负偏离则意味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从理论上说产业结构偏离度等于零是最佳的状态。
如表2-7所示,2004-2006年,仅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就业人口向外转移,该行业的偏离度缩小;通过比较2010年与2004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对称性水平提高,这三个行业的内部结构都得到了改善,结构效益较好。而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结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2-7 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偏离度
从局部角度分析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六大行业虽然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负数,劳动力将向这六个行业转移,但是产业偏离度水平存在差异。这表明行业效益水平,以及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存在差异,其中行业效益对劳动力吸引力最大的是金融业,其次分别是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表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行业内部结构较好。金融业的行业效益对劳动力吸引力最大,批发与零售业次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最小。
(4)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为某产业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比重之比,是用来测度产业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在产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比值越高,表明该产业生产产品或服务的人数越少,人均产值就越高,这一产业的效益就越好。
根据表2-8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呈降低的趋势;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则分别提高了0.7%、0.04%、0.13%和0.39%。分析2010年数据发现,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金融业,其次是批发零售业。2010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由高到低的排名依次是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表2-8 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比较劳动率
3.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除了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产业进行横断面的效益剖析之外,还需要对各行业进行纵向的层次分析,即进行产业关联度分析。
生产性服务是指在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中投入的中间服务,它能够满足制造业、商务活动等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产业关联性是生产性服务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依赖,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制造业的结构变革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制造业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在投入与产出上的技术经济联系。在国民经济中,每一个产业既需要其他产业的产品作为要素供给,又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其他产业的消费,产业间这种关联关系通常用直接消耗系数表示。由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复杂、广泛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某一产业部门投入、产出等变量发生变化,除影响到与该部门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部门外,还通过间接影响波及其他产业部门。通常,把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称为产业波及,产业波及程度通常用影响力和感应度及其系数表示。产业关联分析就是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各产业之间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的相互影响,以确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 W. Leontief)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投入产出法,借助投入产出表分析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相互依存和关联关系,从而为经济计划、预测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关系。
(1)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是指某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的其他产业(包括自身产业)产品的数量(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i产品的数量)。直接消耗系数反映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直接提供产品的依赖关系。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数据,用各产业的总产品除以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其计算公式为:
aij= xij/Xij(i, j = 1,2,3…, n)
其中,aij是直接消耗系数;xij表示第j产业或部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的第i产业产品的数量或价值量;Xij表示第j产业的总投入。
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式中
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了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它揭示了某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时对各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表2-9则为2002~2010年北京市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表2-9 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子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从表2-9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第二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先下降后增长,这意味着2002~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第二产业的影响逐渐下降,并在最近几年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表明随着第二产业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致需求将越来越强烈,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第二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
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趋势同样如此,但是增长幅度较第二产业增长幅度更为明显,从数值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未来随着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加快,都将引起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的直接消耗量的上升,带动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直接消耗系数的提高。
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看,第二产业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总体来说逐渐下降,侧面反映出目前北京市第二产业对依靠信息技术提高效率的重视程度不够,金融业对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另外,第二产业的某些部门在科技创新、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方面存在不足。
相比第二产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第三产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力地带动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其中,第三产业对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大幅度下降,同样说明,目前北京市服务业对于信息服务业的投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2)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
产业影响力反映了某一产业的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所谓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生产品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动程度,也称为拉力系数。影响力系数为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公式如下:
其中,Tj为影响力系数;Bij为完全消耗系数,表示生产单位j生产品所直接和间接消耗i产品数量之和。
另外,完全消耗系数可以通过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运算得到,把A设为上节所求得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则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为B=(I-A)-1-I,其中,I为单位矩阵。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所有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之上或之下。一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越高,它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越大,这些产业就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表2-10计算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从表2-10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小于1,说明服务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力仍在所有产业部门平均水平之下。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市4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位居前十的部门仍以制造业为主,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7936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2804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57141)、金属制品业(1.25049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230006)位列前五位。同时也说明了北京经济发展仍处于向“服务经济”为主导的转型阶段。从2002~2007年的数据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于首都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大于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是2010年,第三产业影响力系数超过了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原因是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大部分产业的产业影响力下降,以及其他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
表2-10 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3)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
产业感应度反映了国民经济体系中各产业的变动使某一产业受到的感应能力,即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所谓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产出品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由于感应度系数是从生产部门出发,反映提供中间产品部门受各部门供给变动影响的状况,所以又称前向关联系数,即反映各部门对该部门引致相对需求乘数的大小。产业感应度系数越大,关联产业对本产业的需求也越大,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它等于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行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公式如下:
其中,Sj为感应度系数;Bij含义如上。
感应度系数计算结果大于或小于l,说明该产业的感应能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之上或之下。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越高,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因而也意味着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产业属性,所以应得到优先发展。表2-11即我们计算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表2-11 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从表2-11我们可以看到,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在经济各产业均得到发展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受到的拉动程度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主要子行业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它们受到的拉动程度要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其中只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该产业受北京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低,经济发展对该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不旺,该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趋势性上来看,第三产业感应度系数存在一定的波动,总体变化不大,而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除生产性服务业之外的其他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大幅下降,说明经济发展较好地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对非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受到削弱。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经济发展对这两个行业的需求通道不畅。
综合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近几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小于感应度系数,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受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低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应采取“主动”的发展策略,通过主动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来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
三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业态
根据我们对设计服务业的分类标准,除建筑装饰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外,其余行业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分类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72大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3~65大类)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73~75大类)。通过上文分析,三大服务业产值总量较高,产值占GDP比重增速较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行业增速较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稳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速明显下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人口增长最为快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都得到了改善,结构效益较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由此我们看出,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设计服务业对于国民经济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设计服务业也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重点培育的对象。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服饰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服务业行业发展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亚洲地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四类。从传统体制出发,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工业设计服务产业比较发达,以北京为例,北京工业设计人才资源丰富,各种设计类专业的院校集中,目前,北京工业设计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服务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有各类独立工业设计公司几百家,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铁路和轨道、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特别是通信产品设计服务领域已经产生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并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设计公司,在西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国际项目。国内规模以上企业集团建立的设计中心或设计总部也是北京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力量,如联想、中航工业、中国机械、北京汽车以及在互联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现代制造业领域的相关产品设计等。逐步形成了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园两大工业设计产业聚集区。
2.建筑设计
建筑产业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大型的公建项目和商业项目中,建筑设计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境外建筑机构和建筑师的带动下影响非常明显,从产业实体来看,既拥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一批国内顶尖的国有设计机构,以及一大批适应市场生存的机制灵活的民营建筑设计机构,也吸引了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和设计事务所的进入。此外,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涉及领域广泛,业务范围涵盖城乡规划、投资咨询、市场策划、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概预算编制、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等多个领域。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行业,在新的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的战略条件下,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3.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引领城市建设、服务社会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工程勘察设计属于第三产业的“技术服务”类,为市政、建筑、交通、冶金、能源等行业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近几年,北京市勘察设计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相关服务,在世博场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等国家的重点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功能。从行业规模来看,北京市工程勘察设计全行业及外地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469亿元,成为行业的总部基地,在整个建筑设计服务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时,北京市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行业制度创新、技术能力创新、行业文化创新和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走在全国同行前列,成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同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4.研发设计
研发设计服务业利用自然、工程、管理及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术,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服务的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类。①研究开发服务:以知识或技术提供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实验、检测等相关服务。②设计服务:提供各类工程、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文化创意。
研发设计服务企业一般来说依赖制造业而生存,故而从研发服务业的构成看,自然科学及工程类研发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制造型企业中工程类占大多数。1997~2002年,美国物理、工程、生命领域研发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行业总增加值的98.3%;2006年,日本自然科学研发服务业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92.67%。
研发设计服务业符合北京资源特点,对于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辐射带动全国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研发设计服务,需要引导科技资源密集区域,将研发设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鼓励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的发展,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机构,形成研发服务集群。面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需求,整合建设一批专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仪器、数据、文献共享和专业技术服务。鼓励成立研发服务联盟,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制订行业技术标准。积极培育第三方工业设计机构,将工业设计服务支撑范围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建立重点行业产品设计通用数据库、试验平台及设计服务平台,促进设计资源的共享利用。建立专业化设计服务标准和管理体系,促进各类专业性设计机构的集聚发展。推进检测服务市场化进程,积极支持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规范检测服务,研究制定技术检测服务行业标准。吸引国外检测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加强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