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服务业:新兴市场与产业升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设计服务业的特征、分类与政策环境

一 设计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设计服务业是随着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化,逐渐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的新兴产业业态,其产业创新是源于个人创造与创意,利用自然、工程、管理及信息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能,进行各种设计活动,包含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流行时尚设计、包装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广告设计等。

从产业基本特征来看,设计服务业是由于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加深而衍生、分化、独立出来的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态,因此,设计服务业具备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特征。除了服务业的一般特点以外,中间投入性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设计服务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它是指生产者对生产性服务的消费不是最终消费,而是为了生产并创造更大价值而进行的中间性消费,这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一般服务业的最大区别,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之所以重要的最主要原因。

同样,设计服务业还以其高知识、高技术含量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具备了典型知识经济产业的特征,OECD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报告中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增长方式,在经济学的思想中,知识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509页。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认为,知识的有效传播以及对知识的提炼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知识与投资和消费存在良性循环关系,投资和消费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和消费;以受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和以专利衡量的新思想是经济增长四要素中的两个重要要素陈胜昌:《知识经济专家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克鲁格曼1988年说明了设计服务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知识至少和其他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一样重要。在高度创新的产业形态中,知识的作用更加凸显”。

综上所述,设计服务主要是通过设计师的知识和技术创造,使产品品质和附加价值得到迅速提升,使企业得到较高的利润回报,通过市场化的程序,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定位发展方向与方式,在市场化运作中找到需求点,以满足这些需求点为目的来进行的创新创造。因此,设计服务业主要依靠智力资源投入,具有知识密集、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出率高、无污染等现代服务业特点。

二 设计服务业的分类

综合国内学者对于设计服务业的研究,虽然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达成共识,但就设计服务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来说,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当前,我国并没有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对设计服务业进行严格的定义与分类。一般认为设计服务业主要是指以先进装备制造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为重点的工业设计和以工程勘察设计、园艺设计等为重点的建筑设计及广告业等。201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以下简称《分类》)。《分类》将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划为一类,包括广告服务(广告业)、文化软件服务(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服务)、建筑设计服务(工程勘察设计)与专业设计服务(专业化设计服务)四部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31日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http://www.stats.gov.cn/tjbz/t20120731402823100.htm。。我国台湾地区将设计服务业分为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两大类资料来源:台湾地区于2004年12月发布的《设计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综合多方理论成果,本书所讨论的设计服务业采用以下分类标准。

设计服务业,主要是由以先进装备制造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为重点的工业设计业,以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艺设计与城市色彩设计等为重点的建筑景观设计和以软件研发设计、数字内容设计等为重点的文化软件设计及广告业组成。具体包括:建筑装饰业(行业代码5010);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代码7482);规划管理(行业代码7483);工程管理服务(行业代码7481);专业化设计服务(不包括动漫制作业,含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行业代码7491);广告业(行业代码7240);市场调查(行业代码7232);社会经济咨询(行业代码7233);软件开发(行业代码6510);数字内容服务(行业代码:6591);其他专业咨询(行业代码7239);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代码7250);其他未列明的商务服务(行业代码729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http://www.stats.gov.cn/tjbz/。

三 全球设计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

设计服务业由于具有高知识、高附加值和强辐射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与战略,推动设计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郭雯:《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科研管理》2010年第5期。

1.发展总体目标

纵观各国对设计服务的发展政策实践,推动设计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目标不只是停留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设计服务应用于创造舒适、便利、安全的社会生活环境,打造国家形象与建立终身学习的设计教育体系。发达国家设计服务业发展政策的目标,主要聚焦经济发展、教育体系、社会环境与福利。

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体现在产业和国家两个层面。在产业层面,设计服务的创新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公众对设计的认识,使工业和商业界完全了解设计的重要性,如芬兰的设计论坛、中国工业设计周(无锡)、德国设计奖、匈牙利设计周、日本最佳设计奖与设计商务论坛、韩国设计奖等;提高设计师数量和设计基础设施投资;提升设计质量,形成用户导向的设计;提高设计开发投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设计开发;促进设计知识的创造,在设计领域产生高标准的技术诀窍;提高设计企业的出口能力、市场占有率与客户满意度;促使设计成为企业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国家层面,创新政策的核心目标包括:提高设计产业的竞争力;将设计战略整合到国家创新战略之中;通过设计的应用提升国家的视觉形象识别、文化形象识别,如韩国在设计产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2003~2007)中就提出要通过设计加强国家的创新形象。

在教育层面,创新政策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提高设计教育与研究的标准,即建立符合设计师对跨学科人才需求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研究方法等标准,如韩国Capstone设计项目促进企业与大学设计部门联合申请项目;二是帮助设计管理者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即加强对设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三是形成强大的专业的设计教育群体,促使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设计服务公司、科研机构、政府等组织建立并完善对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才的教育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系统的设计人才教育体系,即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大学设计专业的设立的基础上,注重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

在社会层面,政策目标的核心是通过设计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培育高质量的具备艺术性和物理特性的、别致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加速创造就业的机会,创建良好的社会福利基础等。如英国的Dott 07计划通过鼓励设计在五个方面的应用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学校、社区的食品与环境安全。美国的LEED项目则是国家认证的第三方评估项目,促使设计并建造保证人类与环境健康的全绿色建筑。

2.发展政策及其核心

通过对欧盟28个国家的设计产业政策作用点进行归纳,发现设计产业创新的政策焦点主要聚集在八个方面,即“提高设计意识,促进本地和国际的影响”“实施教育培训”“构建研究网络”“资助与税收激励”“对私有部门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公共咨询与民主开放机制”“设立规制、准则”“建立评价机制”。其中,“设立规制、准则”是唯一一项被29个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的政策工具,主要体现在各国出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案与行业标准。如“加拿大工业设计法案”规定,对产品形状、结构、外观装饰的设计或这些特征的组合设计可申请注册工业设计版权,并为其提供10年的版权保护。芬兰国家专利与注册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Patents and Registration)通过专门针对设计保护的法律条款对其进行5年的注册版权保护,并且可以在到期后的25年中,每5年里延续4年保护期。法国也在各项法律框架中从设计专利权、作者权利、商标权等方面对设计活动进行保护。丹麦还专门制定了ISO设计师标准(ISO Designer)来控制设计产品的质量。可见,对设计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标准的规范是促进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核心政策焦点。

3.发展政策主体构成

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进程中,无论是广义的框架政策,还是专项政策都涉及不同政策层面、不同政策领域的政策制定组织与各股份持有者的合作。不同政策层面与领域之间的各政策主体的合作可以保证总体政策的协同一致,也可以确保政策实施不会相互抵触。根据对各国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的分析,在政策制定、实施到评价的进程中,各国已基本形成了多主体的网络治理结构。

从主体的构成来看,国家及区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投资机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各类主体都成为参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网络节点。不仅如此,这些主体在共同的政策目标下形成了动态有机的合作网络,包括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国家政府与区域政府的合作等。如丹麦的“文化与体验经济——设计部分(2003~2006)”,该项目是由文化部、教育部、研究部、商业部四个部门共同资助的。英国的“设计的商务需求”项目由设计委员会和区域政府及相关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创意经济项目(Creative Economy Programme, 2004)”由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下属的事业单位(Non Departmental Public Bodies, NDPBs)以及原商业、企业与规制改革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Regulatory Reform, BERR)和原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and Skills, DIUS)、区域发展组织等共同管理实施。而在实际操作层面,英国的“红色计划(Red Program)”工作组则是由政府部门、本地组织、设计服务提供企业、志愿者机构和私人部门共同组成。

四 设计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大力发展设计服务业,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城市形象和优化城市品位、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逐渐将其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产业。

1.设计服务业能够提升产品价值,增强产业竞争力

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表明,优秀的产品设计和领先的技术创新是提升产品价值的关键。首先,设计已经成为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关键。基于对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认知,综合考虑成本、工艺、技术、原材料等因素,对产品的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进行创意设计,大幅度提升产品的品位和价值,提升其产业竞争力。

其次,设计能够推动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创新将直接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大大提高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对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产品品牌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如“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计服务业渗入现代制造业,很多企业积极追求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涌现了许多从制造型企业向设计创新型企业成功转型的范例,奠定了亚洲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优势和突出地位。

设计服务能够提高产品价值。设计创新既是用户的要求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企业不能单纯地追求提高功能,更不能片面地降低成本,而应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设计中,运用提高价值的途径,探索一切可以提高价值的方法,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同时提高企业的技术经济效益。比如,许多生活用品,由于人们对其要求不断增加,那些样式陈旧、设计乏味的产品是不受人们欢迎的,如对其进行适当的重新设计,使其式样和颜色都适应时代的变化,则无须增加成本,就可以提高它们的功能(尤其是美学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例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在完全可以满足对原有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而使成本降低。比如产品中有些零部件的过剩寿命,而保持产品的总体寿命,适当地减少零部件寿命(总体功能不变),可以使产品成本降低,价值提高。

2.设计服务业能够推动城市制造业转型和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能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越强,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就越快,产品附加值也就越高。

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国民产品的需求结构、消费倾向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劳动力和资本禀赋情况、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国际贸易、产业政策和经济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技术。创意设计与某行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受该行业大小、规模、研发技术成熟程度、外生的创新机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可能受该“行业的技术变化是否是累积的”特性所制约。很明显,这些因素在不同产业或行业中的分布是不相同的。这样,科技创新和创意设计的行业差异就会导致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主导产业变更,从而使产业结构处于不断的调整或变革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科技创新或创意设计推动型的产业结构变革。当然,这种变革的范围、深度及速度到底有多大还需要实证检验,最终受社会需求的制约。

在全球范围内,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全球水资源、能源等短缺现象日趋严峻,资源、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大城市制造业发展遭遇越来越多的瓶颈。而设计服务业对于制造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等上游产业的应用与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创建自主品牌,这种作用在手机、家电、汽车、医疗器械以及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十分明显,因此,对于那些工业后发国家和资源匮乏地区,其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设计服务业作为改变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状的重要途径,往往被当作振兴制造业的重要突破口。

需求结构是连接科技创新和创意设计与产业结构的有效纽带,创意设计与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要实现从简单模仿设计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出口地民俗文化特点相融合的设计转变,就要求专业设计师不能跟随消费者的步伐,而是应该引领时尚,带动消费者需求导向,改变需求结构,使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支出比例上升,带动服务业发展;设计的新产品或新工艺能够满足投资需求升级的需要,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促进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相互转换能力的提高。它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使产业出现融合趋势。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使各产业的知识、技术集约化程度和趋势加强,产业界限趋于模糊,特别是某些产业如高科技产业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使原来的传统产业高级化,注入了文化创意要素的新经济形态不断迸发,各产业向价值链高端不断迈进,从而促进了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更迭和转换,产业结构整体朝高级化迈进。

3.设计服务业有利于发挥城市高端资源优势

设计服务业对人才资源、技术应用、信息网络、服务配套等高端资源要求较高。发展设计服务业可以发挥我国大城市高端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规避其城市生态环境资源不足的劣势。

设计服务业可以改变与周边区域在制造业领域激烈竞争的态势,依托专业设计服务市场的综合优势,发展具有明显指向性的设计与现代制造及有关轻工业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链周边形成经济区,使传统工业区与创新服务区双重功能统一。比如2007年上海市提出在“同济设计产业带”发展基础上,积极推动建设节能与新能源科技城、新材料科学园、软件园等十大新的产业载体,实现“设计产业带”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发展。

实用价值是设计文化的基本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实用需要。人们在实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要满足对审美价值的渴求。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精神价值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现代设计服务业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人文美感追求就是明证。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现代环境设计等都包含很高的经济附加价值,同时又具有艺术和人文价值。设计文化关系社会伦理、社会道德,要以正确的、有弹性空间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导和创造合理的、先进的设计文化,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如“适度消费”“适当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都有助于实现设计文化的社会伦理价值。设计文化能够创造出经济附加价值,这是不争的事实。设计是观念、设计是智慧、设计是生产力,设计参与的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与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知识经济的附加价值高。

4.设计服务业提升城市软实力

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来看,设计与文化和技术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构成了当代文化发展的新景观——设计文化的蓬勃发展,并促进新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新的消费观念下,人对产品创新的惯性需求,对于设计服务业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技术的、理性的层面上,在精神、情感、心理、适应性等层面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开始深入其中。设计文化是一种鲜活的文化类型,其价值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有技术价值又有艺术价值,既有社会伦理价值又有经济附加价值。设计文化的物质性决定了它能够创造出物质价值;设计文化的精神性,决定了它能够创造出精神价值。

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不仅体现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势,还体现为它的文化辐射和影响力优势、内部实践环境优势、体制优势等综合优势。大力推动设计服务业发展,打造设计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大城市的社会文化及环境生活品质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定的设计文化,如建筑设计风格、环境设计理念等,与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息息相关,这些行业以其工业外贸产品形象、建筑形象、市政设施形象、城市空间形象、城市精神、社会团体形象等城市行为体的巨大创意设计,将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提高,提高市民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水平,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