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民间舞蹈麦西来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西域乐舞

隋唐五代是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其中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乐舞也达到鼎盛时期。隋开皇初年,宫廷正式制定“七部伎”,至唐初增为“十部伎”,后来继而发展为“坐部伎”“立部伎”与“太常四部乐”。其中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乐部占有重要地位。

自隋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乐舞,在中原朝廷的大力扶持下得到空前的发展。隋大业三年(607),隋炀帝西巡燕支山,特意安排召见“高昌王伊吾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并兴致勃勃地检阅了西域与河西诸国的百戏乐舞。《隋书·裴矩传》云:“帝令都下大戏,征四方奇伎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珥金翠者,以十数万。”时隔两年,即大业五年六月,“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设于殿上,以宠异之。其蛮夷陪列者三十余国。”《隋书·炀帝本纪》·卷三。其场面之大实为空前。

唐代形成相当规模的宫廷乐舞,西域少数民族乐舞就有《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五部,另外还有《伊州乐》《西凉乐》《悦般乐》等。其他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西域乐舞,多包容在隋唐教坊乐舞之“健舞”与“软舞”之中。特别是在宫廷宴会及各种礼仪活动中表演。健舞与软舞亦有武舞与文舞之分。经比较,健舞敏捷刚健,软舞优美柔婉。古代西域与西北地区所盛行流传于中原的《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等均为健舞类中代表性舞蹈。

“健舞”与“软舞”两大类乐舞之中,段安节《乐府杂录》“舞工条”记载:健舞曲有《稜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软舞曲有《凉州》《绿腰》《苏和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健舞”与西域传统乐舞有密切关系。如《胡旋》《胡腾》《柘枝》《剑器》等均为典型的西域传统乐舞。“健舞”与“软舞”在中国史书上亦有武舞与文舞之称谓。以艺术风格相区别,健舞敏捷刚健,节奏明快;软舞优美柔婉,抒情幽雅。软舞中与西域乐舞有关系的除了《乐府杂录》所载如《凉州》《屈柘》《甘州》外,另外还有《教坊记》中所载《春莺啭》《兰陵王》等乐舞。

在健舞与软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霓裳羽衣》与《苏幕遮》,包含着西域与河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等诸因素的多段体唐代歌舞大曲或乐舞戏。上述两种雅俗共赏的佛教乐舞有机地吸收华夏传统文化精髓,使东西方宗教乐舞艺术相互交融而得以完美地体现。

1.胡旋舞

原出自西域康国,即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自唐天宝年间输入中原。舞者多为女子,也有男子舞,其中有独舞,亦有双人或三四人群舞。因表演者舞时旋转如风,故谓之“胡旋舞”。它深得龟兹人民喜爱。传入中原后风靡一时,除在宫廷盛行外,长安民间学习胡旋舞也成为时尚。胡旋舞因动作轻捷、旋转急速连续而扬名。白居易的诗《胡旋女》使胡旋女的优美舞姿跃然纸上: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

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


健舞属于胡旋舞,根据另一位唐代诗人元稹《胡旋女》诗: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

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草根羊角疾,竿戴珠盘火轮炫。

骊珠进弭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潜鲸暗嗡笪海波,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始终,四座安能分背面。


把胡旋舞的迅急飞旋精彩地形容为“火轮炫”“逐飞星”“掣流电”,已达到“四座安能分背面”的境界。唐杜佑《通典·康国乐》记载,当时胡旋舞女服饰甚为奇特:“舞二人,绯袄,锦袖,绿绫浑裆裤,赤皮靴,白裤带。”胡旋舞中连续快节奏的旋转动作,显示了舞者的高超技艺。当时流行的这种旋转技巧,在唐代遗存的文物中屡有发现:宁夏盐池县唐墓出土的石门扇上,刻二舞人,姿态各异,一人抬旁腿,一人一腿后掖,像一个旋转动作的两个连续姿态,史家定为“胡旋舞”不无道理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215页。

唐代天宝末年(755年左右),长安等地人人争学《胡旋舞》,成为一时风尚。白居易有诗云:“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唐宋白孔六帖》云:“安禄山晚益肥腹,缓及膝,奋两肩若挽率者,乃能行作胡旋舞,帝前乃疾如风。”据考安禄山为西域昭武九姓安国人氏。

2.胡腾舞

胡腾舞,据唐代史书载,为“石国胡儿”或“凉州胡儿”所表演的一种胡人舞蹈。石国,即柘枝,在今中亚塔什干一带。据唐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樽前急如鸟”,说的是舞者曲膝下蹲,脚步变换动如飞鸟;“手中抛下葡萄盏”,是舞者将杯中葡萄酒一饮而尽,抛下酒杯,纵身起舞,迅速把舞蹈推向高潮。李端《胡腾儿》一诗,更是对中原盛行胡腾舞的逼真写照:


胡腾儿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急奏一曲终,画角城头发。

……


胡腾舞表演者多为“肌肤如玉鼻如锥”的“胡人”,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窄袖“胡衫”,脚穿柔软华丽的锦靴,舞动着腰间的葡萄花纹长带,随着急促的音乐节奏,踏跳繁复多变的舞步,其雄健的舞风令中原观众“四座无言皆瞪目”。让四座观舞者如痴如醉,个个瞠目无言,直至“木棉花西见残月”,还不觉一夜已快过去,由此可见西域舞者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李端描绘的《胡腾儿》,舞者也是胡貌胡装的西域胡人,舞蹈动作以急速旋转的跳、腾、踏、蹴为主,运用了西域舞蹈常用的蹉步、移步、碎步、踏步、跺步以及腾跃等技巧,面部表情是“扬眉”动目,身段是“反手叉腰”,弓如弯月,脚下“双靴”软弱,“环行急蹴”,整个舞姿呈现出“东倾又西倒”的狂欢情趣。凉州胡儿表演的胡腾舞,使在座的“安西旧牧收泪看”,也使激动的“洛下词人抄曲与”(中原词人把新曲抄赠给西域艺人)。这首诗绘声绘色,把胡腾舞的舞姿、步态,表演者的激情和高超技巧,观看者的感动及与西域舞者的艺术交流,总之把《胡腾舞》在唐朝艺坛产生的震撼和影响,表现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胡腾舞的舞蹈造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如77窟的一幅舞蹈图像,动作飘逸洒脱又不失细腻,体态刚健豪放又不失柔美,称得上是刚柔相济,做到了既是“乱腾新毯雪朱毛”又是“胡腾醉舞筋骨柔”。当代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继承了胡腾舞不少优秀传统,例如维吾尔民间舞“纳孜尔库姆”和“夏地亚纳”舞就保留了与龟兹舞中“跳身转毂宝带鸣”类似的经典技巧和“跷脚”“弹指”“撼头”“弄目”等特色传统动作。

3.柘枝舞

柘枝舞出自唐呾逻斯与柘枝、柘羯一带,即中亚江布尔与塔什干地区。《旧唐书·西域传》云:“石或曰柘支,或曰柘析,日赭时,汉大宛北鄙也。”导源于西域石国的《柘枝》,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形式多样,它是以鼓乐伴奏为主的女子独舞、双人舞与集体舞,例如《单柘枝》《双柘枝》与《柘枝队》等均有作品存世。

柘枝舞自东渐流传于中原各地,仍保留着浓厚的西域胡风,如在柘枝舞伎服饰化装上,刘禹锡《观舞柘枝》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神猎红蕖,龙烛映金枝。”“体轻无骨,观者皆耸神”则赞美柘枝舞女的轻柔体态让观舞者达到了心荡神驰的地步。

白居易《柘枝词》说:“绣帽瑶绸缎,香袖袖窄裁。”《柘枝妓》诗云:“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又据《席上腐谈》云:“向见官妓舞柘枝,戴一红物,体长而头尖,俨如角形,意即是今之罟姑也。”章孝标《柘枝》说:“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诗人们生动地描绘了柘枝舞者舞姿的曼妙。只见舞女穿紫红色罗衫、踏红棉软靴、饰金铃衣帽隐于舞台中心的莲花内,随着三声急促鼓点,莲花苞开,仙女般现身出舞。

此外,陈昒《乐书》载:“《柘枝舞》童衣五色,绣罗宽袍,胡帽银带。”《宋史·乐志》云:“柘枝队衣五色绣罗宽袍,戴胡帽,系银带。”由此可知柘枝伎头戴胡帽,腰系银带为最普通的装束。在长安光福寺一座唐代开元九年(721)的刻石残碑上,有两位头戴胡帽,穿长靴,脚踩莲花,束腰抛带相互对舞之“双柘枝”,图像亦可视为西域胡舞之真实艺术写照。

据《乐府诗集》“柘枝词”条云:“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拆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舞者于莲花台上表演明显遗留着印度佛教之风范。白居易《醉后赠李马二伎》诗亦云其莲花台表演之盛况:“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柘枝》发展至歌舞大曲与队舞后,仍保留着不少西域曲目名称与表演形式。例如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云:“《柘枝》旧曲,遍数极多,如《羯鼓录》所谓《浑脱舞》之类。”《浑脱舞》亦为西域传说中的乐舞名称。另外,在“柘枝歌舞大曲”中,始终保留着如《柘枝令》《射雕遍》《三台》等西域曲牌,并出现如“僸伪兜离,贺四夷之率伏”与“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之骈语。总之,《胡旋舞》表演旋转如风;以跳跃腾踏见长,均具有浓郁而强烈的中亚草原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与特色。柘枝舞在后世古典歌舞剧与戏曲之间架设了一座艺术桥梁。由此不难获悉隋唐五代时期,西域胡舞与中原乐舞有着广泛的交流。

软舞中的《凉州》《甘州》《春莺啭》等均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凉州》属于“西凉乐”中的一种代表性乐舞。据《通典》载其中含有“白舞”与“方舞”两种形式。“白舞”为一人独舞,“方舞”为四人合舞。张祜《悖拏儿舞》诗中如此描绘《凉州》乐舞:“春风南内百花时,道调《凉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黄惊笑悖拏儿。”诗中所指为古凉州一带少数民族托碗急舞之情景。

4.霓裳羽衣

唐代享有盛誉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溯其源,该舞曲其主体部分原为开元中西凉府(今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所进,后经唐玄宗加制散序,由原佛教舞曲《婆罗门》改名为《霓裳羽衣》。此据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引述当时流传的一个故事:唐明皇(玄宗)梦游月宫,听到仙乐,归来后只记起一半,时值西凉都督杨敬述献《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这则故事反映出,该曲是由印度佛曲《婆罗门》加工改编而成,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但改编后,则表现出一定的中国民族风格。白居易诗云:“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自注云:“法曲虽似失雅音,盖诸夏之声也,故历朝行焉。……天宝十三载,始诏诸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识者深异之。”

《霓裳羽衣》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型歌舞作品,全曲共12段,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前六段是“散序”,自由散板,由一件乐器次第加入演奏,不舞不歌,纯系乐器演奏。到了“中序”,开始入拍,乐队齐奏,歌声悠扬,演员依着节拍旋转起舞,是多段慢板抒情,轻盈如雪花在空中回旋,优美似仙女下凡。到了第三部分“曲破”,乐曲进入活泼热烈的高潮,翻音急节,声调铿锵,表演者随着音乐跳起了欢腾的舞蹈。结束时转慢,不舞不歌,最后管弦乐同时终止在延长音上。这样的结构和特色,在今天的新疆民族舞蹈中,仍然可以看到。乐曲的散序部分优美动听。中序入拍起舞,舞者扮若仙女,头戴步摇冠,上穿羽衣、霞帔,下着霓虹般淡彩色裙,舞姿轻盈柔曼。入破后,节奏变快,舞蹈动作繁复激烈,然后音乐突收,全舞在“长引一声”的延长音中结束。此舞以杨贵妃的表演最为著名,她是首先将此曲编为舞蹈的人。唐玄宗称赞说:“看了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才知道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杨玉环的侍女张云容也善此舞,有一次,张云容舞《霓裳》于秀玲宫,杨贵妃一时高兴,提笔赠之以诗曰:“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这首绝句将一个仪态万方、舞技卓绝的少女形象,勾绘得淋漓尽致。白居易元和年间(806~820)在宫中看到的《霓裳》,也就是霓裳羽衣中所描写的那样,但却是双人舞。

《霓裳羽衣》的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以及群舞多种形式。宋人江少虞在《宋朝事实类苑》中谈到霓裳羽衣曲的来历时说:“我曾经从唐人写的西域记中看到,龟兹国王以及大臣和老百姓都善于音乐,在大山中听到流水或者风雨之声,就能谱成乐曲。后来这些乐曲都通过伊州(今新疆哈密)、凉州(今甘肃武威)、甘州(今甘肃张掖)传入中原,其实都是源于龟兹。从这些记载中,我才知道霓裳羽衣曲原本来自西域的龟兹。”转引自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201页。五代时仍有《霓裳羽衣曲》残谱流传,南唐李后主曾整理此谱。南宋姜夔曾于乐工故书中重得高调《霓裳曲》十八阕,遂为之填词,后人依此编舞。

5.苏幕遮

西域民间流行的苏幕遮,最初流行在龟兹地区,在当地又译称《飒摩遮》或《婆罗遮》,为龟兹人一种祈求丰年、禳灾灭祸的大型假面狂欢歌舞戏,又称《乞寒舞》或《令寒胡戏》,与《霓裳羽衣》交相辉映,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古代民俗表演艺术形式。它以舞蹈为主,亦兼有杂技游戏成分,多在传统节庆活动中表演。这种歌舞源自波斯,盛行于龟兹、康国,后又原原本本传入中原。这是一种头戴毡帽或假面,形体裸露,互相泼水,祈福禳灾的群众性街头舞蹈活动,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街舞和假面舞。此戏在龟兹每年7月初举行,不分昼夜,连演七天,载歌载舞,鼓乐喧天,胜过欧洲罗马狂欢,是东方式的狂欢盛典。参演人员戴着假面,表演野兽、鬼神、罗刹、恶魔的各种动作,其舞蹈所用的主要乐器有大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子等。

追溯其乐舞具体艺术形式,可参考20世纪初,新疆库车苏巴什古寺出土的一具龟兹乐舞舍利盒,盒盖绘有4个演奏乐器的裸体童子,正分别演奏筚篥、竖箜篌、琵琶和一件弹拨乐器,象征龟兹乐舞之魂;四个奏乐童子,好似佛经中会发出妙音的神鸟“迦陵频伽”化身的舞童,其中两个背上还有翅膀。他们分别跪于用联珠纹组成的四个圆圈内,颈带串珠,神态天真活泼,造型丰满优美王功恪、王建林:《龟兹古国:遗落的西域故地文明探秘》,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第146页。。在其盒身周围绘制着由21人组成的《苏幕遮》乐舞图长卷,其中有披肩方巾的英俊武士,盔冠长须的威武将军,头戴竖耳兔首、钩鼻鹰头、毛茸猴面、兜形尖帽等各种面具头饰的西域胡人。男舞者为先导,向后依次为:六个手牵手相连的舞者,一位舞棍的独舞者,紧接一组乐队,最后又是一持棍的独舞者,并有三个儿童围绕其身,整个乐舞图由21人组成。六个舞蹈者及两个持棍独舞者,均头戴各式面具,身着甲胄般的彩色舞服。舞姿各异,有的旁吸腿,有的做端腿,压后的持棍猴面独舞者的情态尤为生动,从下甲飘起的造型看,是一旋转的动态。他们或持具,或徒手,左顾右盼、首尾相衔,祭神拜佛,踏歌行舞。伴舞者弹奏竖箜篌,吹奏排箫与铜角,击鼗鼓与鸡娄鼓,轻歌曼舞,其唐代西域乐舞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些矫健的舞姿是龟兹古国乐舞艺术繁荣发达的又一佐证。

曾广泛流行于西域民间的苏幕遮,亦为唐代富有代表性的乐舞与歌舞大曲。6世纪末,北周宣帝时东渐中原,大象元年(579)腊月,静帝宇文阐在正武殿使胡人作此舞,唐武则天末年流行于长安,8世纪初中宗时尤盛。

《酉阳杂俎》卷四载,西域龟兹节庆时所表演的“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旧唐书·西戎传》云,《苏幕遮》表演者“好歌舞于道路……鼓舞乞寒,以水相泼,盛为戏乐”。陈昒《乐书》云其乐舞表演“大抵十一月,倮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也”,故名曰“乞寒舞”。唐慧琳《一切经音义》载:“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

据专家考证,“乞寒舞”或“乞寒胡戏”为“乞寒胡王戏”之简称。如《旧唐书》云,景龙三年(709)十二月“乙酉,令诸司长官向醴泉坊看泼胡王乞寒戏”。经比较研究,苏幕遮乐舞属“浑脱队舞”之一种,较早流行于西域龟兹、康国、焉耆、高昌等地。据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将“乞寒舞”与日本“苏莫者”相比较后推测道:“为此戏时疑舞步行,胡服,骑马者则持盛水油囊,作势交泼,舞者舞踏应节,以象闪避之状。”明·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十一“朱明优戏序”云,此乐舞传至后世划入“百戏”类如“泼寒、苏木等伎”。

龟兹乐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盛宴,是东方民间舞蹈的彩虹,是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至今,我们仍可在继承了龟兹乐舞生命活动的库车民间舞蹈中感受到古龟兹乐舞的恒久魅力。

6.春莺啭

春莺啭属于软舞,是唐高宗令其龟兹乐舞伎白明达(作曲家,从隋炀帝到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一直活跃在华夏乐坛。唐朝初年,唐太宗任命他担任“太乐署”职务,组织音乐、舞蹈演出。唐高宗时为宫廷首席乐官)编创的西域风格舞蹈。元稹《法曲》诗云:“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务胡乐。《火风》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春莺啭舞之形式据《进馔仪轨》所获悉:“春莺啭,设单席,舞伎一人,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张祜《春莺啭》诗亦云:“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可知此舞为女子于毯席上所演之柔软独舞。舞姿也可能有模拟飞鸟的动作。此舞早年即传至朝鲜和日本,且都有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