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年龄模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 代与代际支持

“代”(Generation)是指世系的辈分,它是在时间刻度上对于不同时期人的一种划分,一般用代际间隔即代与代之间在时间上的跨度来表示(王树新,2004)。作为传承的社会时间视角的“代”(刘德寰,2007),总体上是按照年龄来加以界定的。正因为“代”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发生在个体和家庭的私人领域内以及公共领域内的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辨识和解决各种类型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可分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社会层面上的运用。微观层面上“代”的概念强调在扩展家庭中的血缘亲情背景,例如父代、子代;而宏观层面上“代”的概念常代替“队列”(Cohort)特别是“出生队列”(Birth Cohort)来使用,主要是指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群,是从同期人角度定义的概念,例如80后、90后。后一种“代”的含义有时和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相联系,例如经历过“文革”的一代、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一代等。由于属于同一“代”的个体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居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常常将其用来作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关系的结构分析,比如制度差异。并且“代”的发展和继承常被认为是促使社会变迁的深层次动力(Mannheim, 1952),这方面的讨论集中于诸如社会资源的代际竞争以及促进代际公平的公共政策等问题(Biggs, 2007)。虽然“代”和“队列”二者在含义上具有重合之处,但本文同意Ryder和Riley的观点,即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比队列而言,“代”概念的时间跨度更大(Riley, 1987; Ryder, 1965)。本文所指的“代”更接近其原意,即微观层面上作为一种亲属关系结构的单位。

代际关系的含义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代际”这个概念至少包括两个不同的年龄组:父代和子代。然而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学界对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了三代甚至四代。本书仍然以老年父母(G1)和子女(G2)两代人作为研究对象的主体,但同时也将第三代(即孙代G3)家庭成员对G1和G2间代际资源交换的影响考虑在内。本研究中“代际支持”是在中国农村普遍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Family Support)方式下的代际支持,是基于家庭的纵向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代际成员作为不同的行为主体间的资源交换行为。和一般的“交换”行为不同的是,首先,代际交换在行为主体上具有特殊性;其次,代际交换在行动方式上的特殊性。一般的交换关系没有义务性和强迫性,是在互利互惠前提下做出的选择,法律并不干预。而代际支持往往被规定为一种抚养和赡养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家庭关系,带有硬性约束性质。

经济支持(Financial Support)、生活照料(Instrumental Support)和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构成了家庭代际支持(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的主要内容。其中,经济支持指老年人与子女之间提供的现金、衣物、食品等实物帮助;生活照料包括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提供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帮助(Household Chore Help)和穿衣、喂饭、洗澡等日常生活起居照料(Personal Care)。除此之外,本书还将老年人为子女提供的孙子女照料纳入他们为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当中;情感支持指老人通过倾诉、谈心等交流行为获得的感情慰籍,是子女与老年人之间相处的感情融洽(Emotional Closeness)程度的重要标志。另一个与代际支持非常接近的概念是微观意义上的代际交换(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相比于代际支持,代际交换更加强调家庭代际成员间相互提供的支持,其本质上是资源在家庭内不同代的成员之间的交换。本文所界定的代际交换既包括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也包括老年人为子女提供的经济帮助和家务、照料未成年子女等日常生活帮助。因此,代际交换和代际支持这两个概念在本研究中可以互换使用。本书中的情感支持是指代际的感情融洽程度,是一种双向交互的情感交流,所以没有根据方向进一步划分。

二 年龄

年龄,作为个人的一种性质,可以标志着心理成熟、心理发展、在更广泛的社会范畴内的成员资格(同期群),或者生命阶段。在对社会很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时,都会涉及对其年龄构成的分析。但是直到最近四五十年,学者们才开始对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多种含义加以深入解析和认识。如今的社会学将年龄看作一个客观的生理事实,同时强调生理年龄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个人的经历、角色、社会地位都常常和年龄有着联系(Richard 和Mayer, 1997)。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年龄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和社会性别一样,是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创造及再造产生的。年龄的生理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间的差异与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社会性别(Gender)间的差异相类似,因此,不少学者们致力于“年龄社会学”的研究,认为可以像讨论社会性别那样对年龄建立类似的分析框架(Laz, 1998)。

年龄的测量虽然简单,但它却是一个复杂的属性变量(Riley, 1987)。对年龄数据的理解可以从以下时间维度和空间性质上进行。第一,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时间或生命跨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定义出“生理年龄”的概念,它可以用来大体划分个体老化进程的阶段。第二,个体生命历程中生命阶段和角色转换(如结婚、退休、生育子女)的社会时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定义出“社会年龄”的概念,实际上是角色转变的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年龄方面的规范。第三,社会变迁进程中的历史时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定义出“历史年龄”的概念,即年龄标志着个体从出生之年起进入特定的社会空间。

年龄概念在生命历程理论中居于核心的位置。它跨越了个体层面,体现出了个体、社会和历史三种从微观到宏观再到纵向的空间里对事件和角色等生命历程轨迹的建构(包蕾萍、桑标,2006),它是个体生命、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的重要联结点(包蕾萍,2005)。本文借助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范式,对年龄概念进行多重的解析,将生理年龄(Chronological Age)也简称为年龄,社会年龄用定义出的家庭生命阶段来测量,历史年龄用所属的出生队列(Cohort Membership)来测量。

三 队列

队列(Cohort),也叫同期群,是指在相同时期经历了同样事件的个体的集合(Ryder, 1965)。同时出生的一群人构成一个出生队列,在横截面数据中,他们具有相同的年龄。由于历史事件和条件对于同期队列的成长、变老、死亡等阶段会造成特定的冲击,这种相同历史时期成长的个体集合具有共同的性质基础,称之为队列效应。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有关社会变化和生活模式(Life Pattern)的研究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但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变化和生命历程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生活模式和社会历史变化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性。最早涉及历史时间作用的研究来自曼海姆(Mannheim)关于“代”或称“世代”(Generation)的讨论(Mannheim, 1952),这里所说的“代”实际上就是出生队列。队列本是在人口学和流行病学中普遍使用的概念,由雷德尔(Norman Ryder)在1965年的论文《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同龄群体概念》中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Ryder, 1965)。Ryder认为,人所属于的队列标志着其所属于的社会阶层,队列和其他社会阶层划分一样都是具有解释力的代理指标,标志着同一类型的人群所具有的共同经历。所以,忽略队列就等于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解释结果变量变动的来源。同时,对“同龄群体效应”(Cohort Effects)的分析也是生命历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出生和成长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队列的农村老年人及其子女,队列间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以及所面对的生活机会等方面均可能存在差异。本书在分别以老年人和子女为对象的研究中,均按照出生队列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将老年父母依照5年为一个阶段划分为6个队列,成年子女依照5年为一个阶段划分为7个队列。

四 生命历程

生命历程理论来自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移民的研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Thomas)和兹纳尼茨基(Znaniecki)等,20世纪60年代后,又由雷德尔(Ryder)、里雷伊(Riley)等将之全面复兴,它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所谓生命历程,是指“个体在一生中会不断扮演的社会规定的角色和事件,这些角色或事件的顺序是按年龄层级排列的”(Elder, 2001)。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Historical Time and Place)。即个体在哪一年出生(出生组效应),属于哪一同龄群体,以及在什么地方出生(空间地理效应),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

2. “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Linked or Interdependent Lives)。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到特定的群体的,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

3. “生活的时间性”原理(The Timing of Lives)。生活的时间性指的是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Social Timing),它还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这一原理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匹配,生活转变或生命事件的发生对于某个个体的影响,取决于它们什么时候发生于这个人的生活中。

4. “个人能动性”原理(Human Agency)。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个体具有主动性,利用所拥有的机会,克服历史与环境的制约,从而建构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

年龄概念作为个体生命、家庭或社会与历史背景的联结点,是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五 社会性别与性别分工

性别与年龄一样,都是最根本的社会和文化范畴,性别通常与年龄相互作用,成为社会构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维度。“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由斯托勒(Robert J. Stoller)和马尼(John Mone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区别于一般生理和自然意义上的“性别”(Sex)概念,它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梁洨洁,2007)。“性别分工”(Gender Division)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建立在社会性别基础上为完成人类有关物质产品的劳动和人类自身生产劳动的制度安排。而家庭作为普遍的人类社会的制度,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成为人类最初的也是延续至今最重要的分工形式。中国农村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家庭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模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家庭在婚姻形式、继祖与传宗、财产继承、居住安排、以性别和年龄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等方面存在深刻的性别差异(Skinner, 1997)。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代际支持行为在老年父亲、母亲间及儿子、女儿间均存在着性别分工模式(宋璐、李树茁,2011)。虽然老年父亲和母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工界限,但是基于家庭中的照料角色和自身资源的缺乏,相较于老年父亲,老年母亲更依赖于子女,尤其是儿子的支持,也为子女做出了更多的“自我牺牲”。儿子仍然承担养老的主要责任,而女儿提供的补偿性支持较多。但是,劳动力外流促使子女,尤其是女儿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儿子和女儿在家庭养老中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有可能改变子女传统的代际支持性别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