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透析:创新,在正确的方向上来个加速度
传说世上有一种神奇的百宝盒,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放进盒里摇一摇,倒出来就变成了财宝,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个神话传说。在这个时代,对企业来说,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个百宝盒的话,那就是创新。
创新,有成的,也有败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创新方向错误,二是创新速度迟缓。从苹果的迅速更新、获利丰厚到柯达的创新方向错误、被历史掩埋;从通用的悲壮牺牲到宝洁的及时转向、开辟新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方向和创新速度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方向发生了偏移,那就势必南辕北辙、与自己的预想背道而驰。创新,意味着突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但创新的“新”必须同“好”相连,因此,要避免陷入标榜创新的思维误区。
误区一:创新必须要有先进设备。在不少员工的潜意识里,说到创新,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科技的实验室。在人们的印象中,国家科技大奖也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事。但是近年来,生产一线的员工开始凭借超凡的技术创新能力,频频跻身科技奖励舞台。不可否认,先进仪器和设备对创新有极大的帮助,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即便仪器能分析出组成成分,但不一定能研究出新的产品配方。有时客观条件过于优越,容易形成对科技装备的过度依赖,反而抑制了土招、奇招的涌现。要知道,创新思维比先进设备更重要。
误区二:创新等同于发明。创新比发明更强调实际运用,强调实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创新不一定都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创新源,如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
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都可以创新。如果认为只有创造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才是创新的观念,就束缚了创新的手脚,而且不利于基层创新力的提高。实际上,创新的意义要比你想象的宽泛。
误区三:自主创新与自我创新搞不清。自我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自我创新和原始创新属于高层次的创新,其成果往往可称为发明,一般企业还达不到这个境界。自主创新则是以自我为中心,但并不排斥别人的东西,合作开发、引进吸收甚至模仿,都可以成为技术创新的方式。高新技术产品一般具有技术集成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生产方式是多方协作、联合攻关,需要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产学研合作,进行多方面的横向交流。在这个观念上,企业就会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误区四: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持这种认识的一些企业把创新全部交给高学历的人才,而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创新力。事实上,企业创新往往来源于各个基层岗位,只有集腋成裘形成合力,才能发展得更好。高级科研人员固然是创新的主力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优秀的普通员工长期在生产一线,对生产中的所有环节都了如指掌,他们结合具体工作需要搞出来的小发明、小技改、小革新往往能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创新更多地强调以新的方式运用知识、以前人没有用过的方式方法有效地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知识是死的,但智慧是活的,创新固然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知识不等于创新力。
创新是一种革命,它不是对不合时宜的旧事物进行修修补补,而是一个突破量的积累产生质变的过程。
张瑞敏说:时代环境变化很大,企业跟不上变化就难以生存。随着市场日益表现出超竞争的特点,产品创新速度也已成为与成本、质量同等重要的业务层战略维度之一。我们知道,企业从发现创新时机,制定相对应的对策,着手开发新产品,到将开发效果进行制造,交付客户,再到全面投产,实现营收收支均衡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因此创新速度对企业抢占市场、开拓业务至关重要。
加快创新速度,首先要处理好会导致创新效果交付延伸的问题。控制好处于开发中的项目数量,精选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从而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节约研发时间,控制交付期。同时,要将手头所积累的等候处置的耗时费力任务对研发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要快速学习,实现差异化。只有快速准确地捕获客户意见,与客户有效互动,保证研发的产品没有错失关键的差别化要素,才能实现新产品的贩卖量和预期利润。
要加快创新速度,保持紧迫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约翰·科特在《紧迫感——危机中变革》一书中告诉我们:居安思危,在成功中预见危机;“居危思危”,在危机中找到机遇。两者能帮助企业跨越通往持续成功的两大障碍,即忙得热火朝天却完全抓不住重点——虚假紧迫感;成功之后将目光转向企业内部而不再关注变化的世界——自满情绪。
紧迫感是企业的核心生存能力!在严峻的经济形式下,企业要实现持续创新、快速更新产品,每一个员工都要保持高度的紧迫感。
在正确的方向上再来个创新加速度,让企业脱胎换骨,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