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朝鲜半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苏联于1941年4月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双方保证维护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1945年初,随着德军在欧洲战场的节节溃败,如何迅速打败日本的问题提上了战时盟国的议事日程。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苏美英三大国首脑讨论了盟军共同对日作战的问题。为了减少盟军对日作战的损失,美英希望苏联在欧洲的战事结束以后参加对日作战,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并承诺苏联可以重新收回旧俄被日本在远东剥夺的领土和权益。根据会议最终达成的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战争,美英承诺满足苏联在远东的以下要求。(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2)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所受侵害的俄国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联;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3)千岛群岛让与苏联。关于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协定规定由罗斯福总统通知中国,并设法使中国同意。这个协定的签署,使“苏联代替中国作为处理日本问题的三强之一”,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作为中国战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苏联对日作战的一个重要地区。
彻底打败日本,巩固苏联远东疆界的安全,确保旧俄国在远东利益的恢复,是苏联对日作战的主要目的。为了准备对日本的战争,1945年夏,苏联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队、装备和物资调动,并组成了以哈巴罗夫斯克为大本营、以华西列夫斯基(Vasilevskii)为总司令的苏军远东总司令部,制订了以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和远东第二方面军为主力围歼日本关东军的作战计划。根据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部队在7月25日之前结束战备工作,解放朝鲜的任务主要由第一远东方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来完成,未来苏军在朝鲜的占领军司令部定在平壤。到开战前夕,苏联在远东做好战斗准备的共有150万军队,29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5200多辆坦克和自动推进炮,近5200架作战飞机。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河(黑龙江)红旗舰队的舰艇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1945年8月6日,为了加速日本的投降,避免盟军在占领日本本土时付出过大的牺牲,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巨大的杀伤力加速了日本决定投降的进程。本来苏联一直坚持要等中国政府接受雅尔塔协定之后才对日宣战,但在美国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后,面对日本有可能迅速宣布投降的现实,为了保证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既得利益能够兑现,苏联决定提前对日宣战。8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Molotov)紧急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向他递交了苏联政府给日本政府的一项声明。声明指出,“在希特勒德国失败和投降后,日本是依然坚持战争的唯一强国。美英中三大强国今年7月26日,关于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拒绝。苏联政府忠实于其对盟国的义务,认为这一政策只能使和平更加接近,解除各国人民进一步的牺牲和苦难,并使日本人民避免德国在其拒绝无条件投降后所遭受的那些危险与毁灭的唯一方法。由于上述各点,苏联政府宣布,从明天即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8月9日晨,苏军用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和第二方面军三个方面军的兵力,发动了对日本关东军全面进攻。同一天,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海军航空兵和鱼雷快艇对日本军舰、海岸防御设施以及朝鲜北部各港口的其他重要目标也发起攻击。经过两天的战斗,日军的海上防御陷于瘫痪。8月10日,小部苏联陆军突破了日军在朝鲜北部的庆兴要塞,进入了朝鲜。8月11日,第一远东方面军第25集团军越过朝鲜边界进入朝鲜北部,打响了解放朝鲜的战役。8月12日,苏军占领雄基和罗津两个港口,开始驱除在朝鲜的日本人。8月16日,斯大林接受了杜鲁门提出的以北纬38度线作为苏美两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分界线的主张,此后苏军解放朝鲜的战斗主要在三八线以北展开。在苏联太平洋舰队和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25集团军的联合打击下,8月22日,朝鲜北部的日军主力停止反抗,苏军解放朝鲜的战斗基本结束。9月8日,首批到达朝鲜的美军在仁川登陆,次日进驻汉城,先前突破到三八线以南的苏联军队主动撤回。
由于之前的大国首脑会晤只讨论了在朝鲜打败日本的军事问题,没有论及朝鲜具体的政治安排,所以进入朝鲜的苏联军队最初更多地把出兵朝鲜当作一次纯军事行动,对于管理朝鲜国内事务并没有思想准备。面对日本迅速战败以后朝鲜出现的权力真空,苏联第25集团军硬着头皮扮演了朝鲜新管理者的角色。集团军司令崔可夫在解放朝鲜后发布的公告中指出,“朝鲜已经成为自由的国家”; “朝鲜人民有了在自己的土地上自愿组织生活的可能性”; “红军将保护朝鲜人民的财产,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红军将和朝鲜的一切反日的民主政党在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主义政府”。以解放者的名义进入朝鲜的苏联军队,由于帮助朝鲜结束了日本40年的殖民统治,所到之处皆得到当地朝鲜人的热烈欢迎。为了密切与占领区居民的关系,苏军司令部及时遏制了军队中出现的“趁火打劫”的现象,并在占领区建立了卫戍机构,帮助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行使管理日常社会生活的职权。8月25日,苏联宣布建立朝鲜军事指挥部,第25集团军全面进驻朝鲜。由于军事指挥部和各地卫戍机构的军事人员普遍缺乏行政管理的经验,9月中旬,具有多年政治经验的罗曼年科被派到朝鲜,协助军事指挥部管理朝鲜事务。
军事指挥部通过各地的自治机构——人民委员会——指导朝鲜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所有六个道的人民委员会都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军事指挥部审批的。为了满足苏联占领军工作重心从军事行动转为政治管理的需求,指挥部组建了一个由50名军官组成的机构——民政管理总局,专门领导民政管理方面工作。总局之下,还成立了10个负责经济和行政的部门,领导工业、运输、贸易、金融和农业等方面的恢复工作。虽然这些部门的负责人是朝鲜人,但如同在每个道的人民委员会一样,每个部门都驻有苏军军事指挥部的代表。由于缺乏真正能够组织和管理朝鲜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干部,导致军事指挥部在朝鲜的管理工作中带有明显的军事化特点,这可能对后来朝鲜政治中军人地位的突出有一定影响。
对于战后朝鲜的政治发展,苏联最初并没有移植苏联模式的意图,而是希望苏联占领军能在民主联合阵线的基础上,帮助朝鲜北方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权。10月12日,军事指挥部司令崔可夫发布命令,宣称“红军绝没有在北朝鲜建立苏联秩序和取得北朝鲜土地的意图”。然而,基于确保苏联在朝鲜半岛战略利益的考虑,苏联驻朝鲜军事指挥部在领导战后朝鲜北方重建的工作中,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政策上,都给朝鲜北方战后的政治经济生活贴上了明显的“苏联模式”的标签,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朝鲜共产党人在人民委员会中的领导地位,凸显了苏联对朝鲜北方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