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关系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中对外贸易体制及对外贸易发展(1949~197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根据当时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我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国家统制型的对外贸易体制。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政策的显著特点是贸易管制和贸易保护。这一时期,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内贸与外贸部门一方面积极组织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原料的进口,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积极组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提供保障。同时,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中国的经济采取封锁和禁运政策,使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核心指导思想。当时,中央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使对外贸易成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余缺的手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进口换取工业化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为了确保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对贸易活动进行有效管理,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统管国内流通和对外贸易的贸易部,内设国外贸易司,作为管理中国对外贸易的行政职能机构。1950年,中央贸易部在该部的国外贸易司下设立了两个经营机构,一是专门经营面向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口公司,二是专门经营面向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出口公司。另外还设立了畜产、油脂、茶叶、蚕丝、矿产等国营外贸公司。1952年9月,中央贸易部分立为商业部和对外贸易部,实行内外贸易管理机构的分设。而后,在全国各地按行政区划也组建了不同级别的地方性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以此确立了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对外贸易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国营贸易公司的经营活动,1952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对外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此将我国对外贸易纳入了法制化轨道。1953年,对外贸易部对原有国营外贸公司进行调整,组成14个专业进出口公司和2个专业运输公司,之后又多次进行调整改组,以改善经营分工。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各地的分支公司。这些国营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全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逐步统一经营对资本主义市场重要物资的进出口业务。

1950年国营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8.4%, 1952上升到92.8%,可以说国营贸易公司一统天下,占有绝对优势。至此,中国对外贸易在“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指导下,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这一时期,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来往。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1952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数值曾达到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到一半,这对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对外贸易在国家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管理下,确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贸易管理体制与制度,对外贸易由国家外贸管理部门所属的国营进出口贸易总公司集中统一经营,国家统负盈亏。这种外贸体制,是在产品经济和单一计划经济基础上,对外贸易受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主要面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的情况下,产生、建立起来的,是与当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国内、国际形势基本适应的。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在粉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以及中国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对外贸易遭遇到第一次大的挫折,对外贸易的重心开始向西方国家市场转移,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贸易迅速发展,逐步居于主导地位。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国内逐步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外经济关系也要求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原有的外贸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对外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开始,打乱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我国对外贸易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遭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大的曲折。我国对外贸易自1967年起连续3年出现停滞和下降。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对外贸易从1970年开始逐渐好转。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环境发生了有利于我国的变化。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并在正式建交前先恢复了贸易关系。之后,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国家纷纷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1973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而后不久中国与欧共体建立正式关系,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明显改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但总体来看,当时我国对外贸易仅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农副及矿产资源型产品成为出口商品的主流,贸易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关系的变化,政治因素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

从我国对外贸易大的发展阶段来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总体上处于封闭状态,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体制的极大限制,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仅11.3亿美元,1960年52.2亿美元,1970年45.9亿美元,到1977年发展到146.7亿美元,28年对外贸易额增长了12倍,1950~1977年年均增长9.9%(见表1-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产品,主要进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20世纪70年代,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仍在50%以上。

表1-1 1950~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

分阶段来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平均为42.2%;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其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高达92%。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0%左右,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其中轻纺产品到20世纪70年代末所占比重上升至35%以上;同时,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大量进口粮食、棉花和食糖等生活资料,其进口额约占进口总额的40%左右,对保障供给、解决人民生活需要起了重要补充作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生活资料进口比重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政府间签订协定、进行记账结算的易货贸易方式开展贸易活动;同少数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汇贸易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2.9%; 1952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数值在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当时我国通过贸易和使用苏联政府贷款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成套设备和技术,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在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目标是长期保持进出口总量大体平衡。这一目标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维持较低的国内价格水平。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有机联系被割断,不利于外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和全面发展。

归纳起来,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独家经营、政企合一”。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实行高度集中的统制性管理。当时,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全国仅有十几家国营专业进出口公司,这些国营公司按商品大类进行业务分工,其他任何经营主体不得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此,当时的国营外贸公司类似于拥有专营权的行政垄断企业。

第二,对外贸易业务完全按指令性计划运行。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采购、出口、进口、调拨、外汇收支等所有环节,通通纳入指令性计划管理范畴,各贸易公司在经营上完全围绕完成指令性计划指标进行运转,指令性成为调节对外贸易活动的唯一手段,市场的价格、汇率、税收、供求等机制基本失效。完成计划任务成为考核和评价贸易主体绩效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第三,对外贸易基本在封闭性状态下运行。由于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阶段,规模小、实力弱,相对于承担产品配置功能的国内商业来看,对外贸易的地位和重要性还不是很突出,只是起到国内商业的辅助和补充作用。因此在宏观管理和微观运行上,我国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相互隔断、不参与国际性的贸易组织,很少进行双边经贸合作,采取人民币币值高估及外汇管制的汇率政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分离的状态之下。因此,在贸易政策上,基本体现为一种贸易保护政策的性质。

第四,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1956年,我国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国营外贸公司专门经营的对外贸易体制。1958年8月《关于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对外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除对外贸易部所属总公司和口岸分公司外,任何地方、任何机构不允许做进出口买卖”。

第五,经营主体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各外贸公司不仅在经营上完全按指令性计划行事,没有自主权,而且在财务上实行统负盈亏,利润全部上缴,亏损全部由国家负担,职工的工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的经营好坏不挂钩。

这种体制适应于产品经济条件下,用于工业化建设的物资匮乏,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的经济发展形势。可以通过国家集中使用外汇资金,从国外进口国内经济建设急需的重要物资,并有计划和合理地根据需要进行分配,确保国民经济各项计划顺利实施。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全方面融入国际社会,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体制的各种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已经为突破传统体制束缚,进行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大幕即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