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纪录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对于市场竞买中的纪录片而言,其中投资最大、技术最精良、传播范围最广的一个重要种类是动物题材纪录片。以英国为例,英国BBC自然历史部在BBC整个机构中属于制作经费最为充足的摄制部门,而且长期致力于策划关于野生动物的纪录片项目,其拍摄的《蓝色星球》(斥资1000万英镑)、《地球脉动》(斥资1700万英镑)等系列片均成为自然历史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法国导演雅克·贝汉花巨资3500万欧元投拍的电影《迁徙的鸟》,不仅成为自然纪录片中的顶级之作,更创造了自然纪录片票房的世界纪录。2006年红遍全球、摘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帝企鹅日记》和2011年的《海洋》,都是大获赞誉的动物题材纪录片;同时,动物题材纪录片又是最能成功实现跨文化、跨国界、跨年龄段而被观众普遍接受的宠儿。这些影视作品中的主角大多不是“人”,但却受到人类的如此喜爱,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值得去深究。

众所周知,摄影技术在发明最初时期,动物就是其拍摄的重要对象,胶片上奔跑的马、飞鸟以及迈步的猫,都印证了电影的诞生。但在120年来的纪录片研究领域中,尚未有人对动物类自然纪录片做全面的研究,这同样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动物纪录片再怎么拍,其意义也不能与人文纪录片相比。而事实上,随着人与地球环境关系的恶化,人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生态恶果,正在向人类敲响警钟,动物是地球生命链条当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其生命的价值并不比人类的生命价值低。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动物纪录片中所记录的动物种群内外关系、动物和环境的关系,从某个角度印证着人类的本质特征,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生物本质属性,这个问题也可以从生物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而这些影像通过特定的影视语言,再经观众的文化、种族、生命的理念过滤之后,早已使得其价值超越了银幕符号的表象意义,成为人类进化以及存在的另一种象征。

动物题材纪录片研究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历史类动物纪录片,人类很少出现或不出现,动物是绝对的主角;另一类是人文类动物纪录片,主要讲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比较容易理解,主要指片中以野生动物为主角,基本没有人类的身影,即便有,人类的活动也是作为描绘动物的辅助手段而出现的纪录片;后者则指以动物与人类为共同主角,主题为呈现人与动物的关系的纪录片。纵观纪录片史,可以发现,在整个动物题材纪录片发展过程中,这两大类纪录片几乎一直是交错共进的发展关系。无论抛开哪一类,面对自然环境和生命物种时,人类的行为、认识及所产生的观察和思考,都会遭到损坏而成为不完整的地球生命影像。

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动物题材纪录片不同,中国的动物题材纪录片起步较晚。这与国人对于动物生命价值的认识水平相关联。当前中国的动物题材纪录片也涉及两个类型:自然类动物题材纪录片和人文类动物题材纪录片。相比之下,自然类动物题材纪录片虽有一定的成绩,但比起国外的优秀作品,我们的影片显得还比较简陋。而国内的两个类型比较起来,人文类的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强。

国内观众对我国自己拍摄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中国的动物题材纪录片目前处于一个资源匮乏、资金紧缺、人员不足、耐力不够的困境之中。国内动物题材纪录片的研究更是十分欠缺,可见的只有零星的个案研究,从整体上梳理世界纪录片中的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文章更少。此类研究专著更是空缺。加之国内动物题材纪录片的世界级成功之作少之又少,所以对国外自然纪录片的研究和国内外作品的比较研究在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显得十分必要。

国内目前专门针对动物题材纪录片的研究不多,其中有关动物纪录电影历史梳理的文章仅见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的《重归大自然:动物纪录电影》(《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一书收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版);其他则主要集中在对国内外自然纪录片的叙事或者传播的研究上,如《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图景建构——论〈森林之歌〉的故事化创作》(李德银,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版)、《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和欧洲纪录片的比较研究:以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为例》(闵杰,硕士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版)、《自然纪录片的叙事研究》(杨英蕾,硕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版)、《中国生态纪录片艺术特征及创作特点分析》(唐世阳,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版)等。相关专著有万彬彬的《科学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从历史流变、叙事探析、传播心理、数字之路等方面,对我国科学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同时探索其生存与发展之路。从整体上探讨国内动物题材纪录片创作问题与出路的论文有孙剑英的《论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加快国际化进程之策略》(《当代电视》2007年第8期)、谭俐莎《与自然对话:当代中国自然纪录片省思》(《求索》2008年第7期)等,其他文章则多数针对创作个案来展开讨论等。国外对动物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分为几个层面,涉及野生动物纪录片历史的专著有Reel Nature: America's Romance with Wildlife on Film(Gregg Mitma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9);对世界以及BBC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发展进行历史梳理和研究的专著有Wildlife Films(Derek Bous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0);探讨纪录电影对动物的视听呈现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有Watching Wildlife(Cynthia Chr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6), Animals in Film(Jonathan Burt, Reaktion Books Ltd. , 2002)等专著。鉴于第一手材料的充分以及欧美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成熟,国外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对历史的陈述还是对艺术、技术和相关产业的研究,都比中国充分、深入。而目前国内对国外该领域先进成果的译介工作,同样很匮乏。

本书以电影学、传播学、视听美学理论为主要依据,将文化哲学、人类学、社会生物学、伦理学中的相关方法糅合并用,着重探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人类“动物观”及其历史、发展和变化,并讨论动物纪录片从创意到传播的生产链条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近现代哲学思潮中“动物观”的变迁。对世界哲学思潮中的人类“动物观”“环境伦理观”进行梳理。②纪录片中的“动物”。从历史的角度对动物题材纪录片的诞生、发展进行陈述,并对历史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分类,提出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概念。③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摄制伦理。探讨作为人类现代生活产物的摄影机在人与动物关系建构中起到的特殊作用,分析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伦理”问题。④动物题材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分析。对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制片人制”和“导演核心制”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各自的特点。⑤具体的作品分析。选择BBC“Wild”系列中的另类作品《美丽中国》和人文类动物题材纪录片传奇之作《牛铃之声》,作为具体的案例对动物题材纪录片的生产、传播链条进行分析,并对各环节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