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我眼中,钟海帆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他在传媒运营、网络治理领域,既有一线的操作经验,又有深刻的理论思考。2001年,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学习,拜访了美国主要的广电传媒和知名学者,回来后出版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一书,我读过此书后就对作者思维的专业性和视野的前沿性留下印象。不过,我跟他真正打交道并结缘,主要还是2011年从复旦大学转至中山大学任教后,通过对深圳网络治理模式、经验和案例的了解,逐步加深印象、建立认同。
深圳是一个以改革和创新为灵魂的城市,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互联网应用和治理方面。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出现了罗湖社区家园网的典型经验;在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创造过“5·26飙车案”发生后信息及时公开的优秀案例;在城市网络治理模式方面,一直坚持以网络媒体协会为主体,推进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的形成。
2013年7月,深圳市网信办邀我主持了一个名叫“@深圳,在一起”的活动。活动中,深圳市政务微博发布厅和50多个成员单位,与全国各地的网友进行了交流。深圳虽然不是最早建立政务微博的城市,但在利用政务微博进行信息公开、与网友展开互动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钟海帆先生以深圳网信办主任的角色,在台上与我互动时,说了一些实在的大白话,其大意是:线下决定线上,实情决定舆情;党委政府只有把工作做好,坦诚与公众沟通,才能真正做好互联网工作。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务实、开明和专业。
今年,钟海帆先生把他在工作中的思考,写成了一本新书,嘱我作序。看到书名《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感觉主题比较宏大,写起来应该很有挑战性。目前,与互联网有关的图书,可谓汗牛充栋,但大部分是从行业和技术角度切入,涉及信息内容的书主要以政府舆情分析和应对为主。
目前涉及互联网与中国当代社会影响、互联网条件下的政府治理创新的书籍和论文还相对比较少。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肯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要把这个话题阐释清楚,绝非易事。那么,作者对这个题材是怎样处理的呢?
从书稿上看,作者首先着力,把这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说清楚。作者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术语切入,梳理了“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学术上的“治理”“善治”等概念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激发活力与有序可控是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治理的共同问题”的观点。通过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媒体改革、依法管网等角度逐步展开问题的论述,最后汇集到“探索国家治理和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模式”的结论。作者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互联网治理现代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治理目标是一体化的”。
如何解读“国家治理现代化”?作者巧妙借用古人“政通人和”的框架,来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政通”就是政府治理,“人和”就是社会治理。具体来说,“政通,就是在后现代社会、信息化社会中,适应全球互联互通的新条件,通过完善立法、执法、守法,大力改革政府运作,限制政府公权力的使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人和,就是政府和社会共同营造和谐的环境,在良好的社会政策下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年轻人有上升通道期许。同时,依法行使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尤其是通过网上平台”。
比较可贵的是钟海帆先生对理论的兴趣和思索。在本书中,他在很多概念的论述上都习惯于援引学术专业用语,力求分析清楚一些概念的起源、本义和流变。比如,治理、公共治理的定义,公民的本质要求,现代政府的基本要素,政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等。这在公务员或官员写作的书中是比较少见的。
此外,作者的一些观察视角和观点表达也有其思考的独特性。比如,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中国人权利意识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怎么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出来;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对互联网激活社会活力重要性的论述,以及政府如何适应些经济和社会变化;大数据、移动化、协同经济等新概念,对网络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探讨了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角色问题。
与学术界的写作不同,钟海帆先生的思考更多地来自对现实一线的观察,因此书中有不少深圳网络治理的典型案例和丰富材料,例如深圳百公里徒步的网络组织、织网工程的创新、政务微博回应实例等,由此,使该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既可以给网络治理领域的学者提供诸多启发,更可以给各级政府官员带来前沿知识。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