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二〇一五年春之卷/总第17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撵与撚

“撵”撵,繁体字作“攆”,后面为行文都写作简体字“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①驱逐、赶走;② 〈方〉追赶。[1](P948)第一个义项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中已经有较多的用例,如:


(1)(你)趁早与我出去,我不着丫头撵你。(《金瓶梅》二十一回)

(2)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说着便要去立刻回贾母,撵他乳母。(《红楼梦》第八回)

(3)贾母亦知因贾政一人在此所致之故,酒过三巡,便撵贾政去歇息。贾政亦知贾母之意,撵了自己去后,好让他们姊妹兄弟取乐的。(《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第二个义项在此时的文献中比较少见,《汉语大词典》[2](P954)《汉语大字典》[3](P1978)分别举出了周立波、柳青和张树芝的例证。其实两个义项是相通的,发出的动作都具有“一个接续一个”的特点。

根据许宝华、宫田一郎《方言大词典》,表“追赶”义的“撵”在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都有使用;表“驱逐、赶走”义的“撵”在西南官话和晋语中都有使用。[4](P7017)就笔者所及,“驱逐、赶走”义的“撵”在哈尔滨、济南、忻州、乌鲁木齐、南京、武汉、贵阳、福州等地都有使用尹世超《哈尔滨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295页;钱曾怡《济南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238页;温端政、张光明《忻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220页;周磊《乌鲁木齐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267页;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278页;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265页;汪平《贵阳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224页;冯爱珍《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300页。

由此可见,“撵”无论是在通语还是在方言中都可以算是一个常用词。

从文字的角度看,“撵”的形体却产生得很晚,在清代的《康熙字典》和民国时期的《中华大字典》中都还没有收录,但在《辞源》《辞海》中有收录,1988年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次常用字表》和1989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都予以收录。但从具体文献来看,至晚到明代已经出现“撵”字,如上引《金瓶梅》的用例。“撵”字后出并不意味着“撵”的历史只能追溯到明代,向上我们可以找到“撚”字。


《广雅·释诂二》:“撚,续也。”


王念孙《广雅疏证》:“《众经音义》卷十四引方言而释之云:‘撚谓两指索之相接续也。'《逸周书·大武解》:‘后动撚之。’孔晁注云:‘撚,从也。’从亦相续之义。”[5](P211)

“撚”的本义是用手指搓捻绳子的意思,其特点是“相续”,即搓捻的动作一个接续一个。这个词在历代辞书中都有记录。


索总谓切撚之令紧者也。(《急就篇》卷三)[6](P176)

撚,蹂也。乃殄切。(《玉篇》卷六)[7](P120)


“蹂”本义为“践踏地面”,与“搓捻”共同表示反复进行同一动作,一为手,一为足,义虽有别,性质相同。


撚,两指搓撚也。(《六书故》卷十四)[8](P310)

撚,以指撚物,乃殄切。(《广韵·铣韵》)[9](P291)

撚,《说文》:“执也,一曰蹂也。”(《集韵·铣韵》)[10](P380)


“搓捻”相续进而引申出“追赶、驱赶”义,根据王念孙的理解,《逸周书》的“撚”显然是“追赶”的意思。张怀通教授认为,《逸周书·大武》这一篇的年代大约是西周到战国时期,[11](P235)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了“撵”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