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现与分布范围
目前,已发现的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以及渭水支流泾、漆、雍、沣、潏、浐、灞诸水的河旁一、二级台地上。此外,陕西省东部的丹江上游、洛河流域,以及甘肃东部的耤河流域也有它的踪迹。其分布范围大致是东起陕西华阴,西到甘肃天水,北抵陕西长武,南达陕西户县。大约东西400公里,南北150公里。它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同时包括陕西的商洛地区及甘肃的东部地区。
经过发掘的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下面几个地区(图一):
(一)西安以东的关中东区。经过发掘的遗址有西安米家崖、蓝田泄湖、临潼姜寨、临潼康家、华县梓里村和华阴横阵。
图一 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位置示意图
1.横阵;2.梓里;3.康家;4.姜寨;5.泄湖;6.米家崖;7.焦村;8.紫荆;9.花园村;10.客省庄;11.赵家来;12.双庵;13.大辛村;14.石嘴头;15.师赵;16.桥村
米家崖遗址位于浐河西岸,发掘资料未发表。据调查报道,这里发现过三处白灰面居住面。泄湖遗址位于灞河东岸,四次发掘共发现居址七座、灰坑九个、墓葬一座。居址为半地穴单室形式。墓为长方竖穴。陶器有鬲、斝、罐、鬶等。姜寨遗址位于渭水南岸,十一次发掘共发现居址十二座、灰坑五十八个、墓葬七座。居址以半地穴单室形式为主,同时有少数地面建筑。墓为长方竖穴,缺少随葬品。遗址中陶器较丰富。康家遗址位于渭水北岸,经多次发掘,发现居址一七〇余座、灰坑六十余个、陶窑三座、墓葬十五座、石灰坑九个。这里的居址排列整齐,成行成排,每排又有若干组。陶窑为横穴式。发现的遗物较丰富。梓里遗址位于渭水支流石堤河东岸,发现灰坑十四个。除陶器外,还发现有石璧、石琮及卜骨等物。横阵遗址位于渭水支流葱峪河东岸,五次发掘共发现居址五座、灰坑十九个、墓葬一座。
(二)商洛地区。经过发掘的有商县紫荆和洛南县焦村。
紫荆遗址位于丹江上游南岸,在发现的灰坑中,H133、H177、H136等出有较多陶器。焦村遗址位于洛河南岸,试掘发现的M1、M2所出的单耳罐、双耳罐可能与调查发现的单耳罐、双耳罐及斝等器物一样,均属客省庄二期文化。
(三)西安以西的关中西区。经过发掘的遗址有长安客省庄、长安花园村、武功赵家来、岐山双庵、凤翔大辛村、宝鸡石嘴头。
客省庄遗址位于沣河西岸,发现居址十座、灰坑四十三个、陶窑三座。居址绝大多数为半地穴双室形式。灰坑有埋人、兽现象。出土陶器种类较多。花园村位于渭水支流沣河东岸,发现的两座居址均为半地穴双室形式。赵家来遗址位于漆水河东岸,这里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堆积厚达4~5米。发现居址十座、灰坑三十个、窑址一座、墓葬二座。居址有半地穴式和横穴式。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双庵遗址位于渭水支流沣水北岸,发现居址十一座、灰坑四十九个、陶窑六座、墓葬十三座。居址有半地穴单室和双室两种,窑为竖穴式。大辛村遗址位于雍水南岸,发现居址十七座、灰坑二十二个、墓葬三座。石嘴头遗址位于渭水南岸,发现居址六座、灰坑二个、墓葬一座。居址是靠坡崖向里掏进造成的。
(四)甘肃东部地区。经过发掘的遗址有灵台桥村、天水师赵村10。
桥村遗址位于泾水支流黑河南岸,发现灰坑七个,其中H4遗物较为丰富。陶器有鬲、罐、盆、碗等。师赵村遗址在渭水支流耤河北岸,发现居址二十六座以及一些灰坑,陶器有鬲、斝、罐、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