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特性分析
2.4.1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本体分析
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人们积累经验的总结,属于认识的范畴。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关键投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是知识本体,企业生产都必须在知识的引导下才能正常进行,转型企业的运作过程及每项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知识与技术,支撑企业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转变。企业在不同形态下,会形成和聚集独特的、差异性的知识。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独特的知识识别、获取、传递、整合、创新机制,以转型企业原生形态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外部源企业的知识资源及能力,快速实现转型,满足市场的产品或服务需要。转型企业的知识源总体来说有两个,一个是原来形态的企业,其中具有新形态下仍然可以利用的知识。另一个是外部企业,其中具有企业所需要的,新形态下所需要补充的知识。转型企业的知识组成主要有:①凝聚于厂房设备及固定资产上的物化知识;②文件、档案、材料、说明书、电子数据等载体中的显性知识;③员工头脑中的知识;④固化在转型企业组织中的组织知识。
2.4.2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分析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能力主要是指转型企业学习(含有识别、理解)、吸收(含有整合、创新)内外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后果。
(1)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学习能力
根据Senge(1992)的观点,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对知识的转移、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学习能力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学习机制中员工间的互动和知识整合是决定性环节。转型企业的学习包括企业内部员工间的学习和向外部知识源企业的学习。转型企业要想实现成功转型的战略目标,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竞争优势,必须在内部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有向知识转移伙伴学习的强烈愿望,以此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强化自身知识的保护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学习能力。①学习过程的知识认知能力。它是理解吸收知识的基础。企业知识源的开放程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依赖程度和成员企业的业务相似程度会对此产生重要影响。知识源企业对转型企业的开放程度决定了知识转移的数量和程度,反映了两者间的信赖程度,进而会影响和制约转型企业对知识的认知与识别。Parkhe(1991)认为企业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影响转型企业对知识源提供知识的熟悉程度、认知结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识,文化相似度越高,转型企业的学习效果越好。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越高,转型企业越能充分地对转移过来的显、隐性知识进行获取和挖掘,转型企业的知识库知识存量也就越多。因此,认知能力会决定转型企业学习的适应性。②学习过程的知识消化能力。Lyles和Salk(1996)的研究表明,组织的创造性以及柔性对转型企业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灵活的组织结构机制可以促进消化吸收能力由个人扩展到组织,这有助于转型企业与其知识转移伙伴之间灵活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和外在化,有助于知识的高效整合与协调分布。转型企业本身的培训能力、文化状况及内部员工的努力强度、认知状况等会影响企业的知识消化能力。③学习过程的知识应用能力。转型企业需将内化的知识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对知识进行集成、更新和运用,并创造出新的知识。由于从外部知识源转移过来的知识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特点,转型企业在运用这些知识时,要用权变的思想,根据环境进行调整、改进和创造。知识的应用能力决定了知识创新的程度和结果,转型企业的转型目标和培训体系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
(2)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l(1990)最早提出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知识吸收能力是指认识、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而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做出了多种界定。Lyles和Salk(1996)的研究表明,获取新知识的决定性因素是知识吸收能力,它反映一个企业的组织柔性,而这种柔性对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特别重要。Zahra和George(2002)提出,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指那些能够产生动态组织能力的一系列获取、转移、消化和开发新知识的组织路径与流程。综上本书认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识别、消化和运用外部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它与企业内部各位员工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密切相关,但不是简单的加总。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在识别、获取及消化外部知识的基础上,与企业本身具有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利用的一系列组织惯例和过程;二是知识吸收能力是建立在企业原有知识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的,具有领域限制和路径依赖的特点;三是它存在于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两个层面,并且知识吸收能力的强弱最终体现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实现程度上。
2.4.3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1)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对于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不同的知识管理流派对其的描述各不相同。本书采用比较流行的技术流派的观点,类比信息论的观点,将知识转移看作一个类似信息传递的过程。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主体包括转型企业(知识受体)和知识源企业,知识通过媒介进行发送和接收两个过程(见图2-12)。
图2-12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过程简易模型
转型企业在原形态已有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可依据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识别可提升与达成目标的知识,建立知识转移平台系统,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营造恰当的知识转移情境,剔除噪声,通过对知识源发送的知识进行接收、解码、调整、整合、应用、创新和反馈等环节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存量,并与知识转移伙伴企业逐渐建立起适合知识内容和情境的渠道,形成知识转移的一般范式。在获取某项知识之前,存在信息不对称,转型企业(知识受体)对所要接收的知识了解并不全面,对知识源及其发送的知识的要求也是模糊的。同时转型企业在选择和整理发送方知识时也会受到知识发送方知识背景、形态、经验、态度、情绪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为知识的模糊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知识源发出的知识将不可避免地包含不同程度的噪声,并且知识在通过中介媒体也就是知识转移平台进行转移时还会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所以,转型企业在接收到知识后,必须先对这种含有大量噪声和干扰的知识进行过滤,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经验、感受等进行理解和判断,有选择性地接收有用的知识。
(2)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依据Szulanski(2000)的理论,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同样可以划分为发动、实施、提升、整合四个阶段。
①发动阶段(Initiate)。知识转移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并决策是否转移该知识。一旦有知识转移的需求出现,转型企业就会对潜在知识源进行搜索和识别。知识识别的困难在于知识的内隐性、复杂性以及专用性。识别后,在对该知识进行转移决策时,需要进一步确定转移过程中的成本、时间以及知识发送与接收双方的责任。因此这个阶段主要受到知识运用过程中的因果模糊性、知识本身的有用性以及转型企业被知识源依赖的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②实施阶段(Implement)。本阶段,转型企业和知识源间建立起特殊的关系。转型企业通过员工交流培训、人员轮换、技术引进、专利购买、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接受知识,这时转型企业还没有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转移来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干前学”(Learning Before Doing)。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知识顺畅流动,维持和知识源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会受到其转移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③提升阶段(Prompt)。当转型企业开始在实践中运用转移来的知识解决问题时,知识转移过程就进入了提升和调整阶段。这个阶段,转型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需要对转移来的知识进行调整以应用于本企业特定环境中,在调整过程中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满意的知识绩效。其实质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掌握并运用知识。这个阶段转型企业把外部知识引进来后,会通过运用达到内化的目的。本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知识因果模糊程度、转型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④整合阶段(Integrate)。这是转型企业把转移来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内化的过程,关键目标是将获取的新知识融入整个转型企业的经营之中并使之成为企业运作的一种流程、制度、规范或惯例。整个阶段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变。Nonaka(1991)认为知识内化过程涉及个人、团队、组织,且不同的层面起着不同的作用(见图2-13)。个人层面,主要是对隐性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诠释,同时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显性知识,并进行创造。团队层面,关键是知识的内部化,这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即对个人层面的知识进行加工使其与团队知识整合,使个人知识的潜质得到开发,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并通过对新隐性知识进行解释,使其转化为组织知识。在组织层面,主要活动是将新知识内部化和制度化,即将团队知识与组织知识融合,挖掘团队知识的潜质,创造出新的组织知识,并将新知识规范化和制度化,将其再通过相关机制传递给团队和个人。
图2-13 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整合阶段各层次间知识转化示意
2.4.4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行为分析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主体是转型企业和知识源企业,转型企业这个主体的行动策略域是转移和不转移,知识源企业向转型企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有同样的行动策略域。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会考虑知识转移成本、知识溢出损失和企业转型成功后的收益分配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博弈,博弈双方会有不同的行动策略选择,最终双方会形成什么样的均衡,对转型企业能否获得转型所需要的知识非常关键。下面本书拟运用演化博弈和仿真软件对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外部知识转移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
通过文献回顾知道,国外对转型企业的研究比较丰富,如IBM公司的Juhnyoung Lee等(2008)持有这样的观点,企业转型是企业协调企业中的人员、企业流程和相关技术更好地去实施企业战略和愿景。基于此,他们研究企业转型的工作平台,通过平台集成解决转型中的各种难题。Ian McKeown和George Philip(2003)从战略的视角定义,企业转型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竞争战略的概念,其主要是通过组织的调整来提高企业的绩效。他们用案例分析,得出企业转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这个多阶段过程以集成的方式来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Colin Ashurst和Julie Hodges(2010)从“利润实现能力”的角度研究企业转型的条件。Martin Jetter等(2009)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信息、通信和技术(ICT)的变化所导致的为提高竞争力的企业转型。Steve Elliot则构建了一个IT支持下的企业转型框架。Kathy Cowan-Sahadath以加拿大的Hydro One公司为例,研究了领导力、集成和创新能力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国内有关转型企业的前沿研究主要侧重于企业转型内涵、特征、战略和转型模式等方面,如李烨、李传昭(2004)剖析企业转型的内涵和特点,并分析了西方企业转型模式对我国企业转型的启示;王吉发、冯晋和李汉铃(2006)综合企业转型概念,从内生、外生两个方面揭示了企业转型的内涵;邓少军、焦豪和冯臻(2011)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了企业转型的过程传导机制。在知识转移的研究方面,杨波、徐升华(2010)以虚拟企业为基点,运用演化博弈和仿真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其知识转移机制。对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很少。现有关于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转型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如李坤(2009)研究了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及特征,李坤(2010)探讨了产业转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
综合来看,国外对企业转型的研究侧重于实际运用的相对较多,着重强调IT支持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对企业转型过程中涉及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相对稀少,而国内则侧重于转型内涵、转型模式和转型机制的研究。对转型企业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较少,对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方面的研究更少。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Argote和Ingram, 2000),影响转型企业的转型成败,也影响转型企业转型成功后的竞争优势。下面本书拟利用非对称演化博弈的方法来分析转型企业和知识转移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验证均衡策略(即双方转移)选择的合理性,进而从数理统计的角度证明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行为。
2.4.4.1 模型基础及假设
(1)理论基础
非对称演化博弈论由泽尔腾(1980)提出,并由哈曼斯顿(1981)、Van Damme和Friedman等发展和完善(张良桥,2003)。Friedman(1991)给出了多群体非对称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的定义:对于k个相互博弈的种群,每个种群K(K=1, …,k)有n个策略,用下标i=1, …,n表示。种群K对应n维向量SK={x=(x1, …, xn), xi≥0, ∑xi=1}。具有这种形式的任一向量rK表示种群K的任意个体的混合策略,而具有这种形式的向量SK表示种群K中采用每种策略的个体在该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因此,k个这样的n维空间的笛卡儿积S=S1×…×Sk既表示状态空间,也表示策略集合。演化博弈理论中是用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来描述种群的支付的,个体适应度是个体策略和当前状态的函数。适应度函数可表示成一个映射fK:SK×S→R,其中K=1, …, k,它假定该函数是第一个变量(自己的策略)rK∈SK的线性函数,且对于第二个变量(种群状态)s∈S是连续可导的。适应度函数也可以记成f:S×S →RK或f(r, s)=(f1(r1, s), …,fk(rk, s))。适应度函数关于变量x=rk的线性假设可以看作“大数”假设,即对于大种群而言,一个混合策略的适应度就是构成各种纯策略的期望适应度。演化博弈的基本模型是描述状态S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动态结构,在连续的时间状况下,状态对时间的导数可定义为:,其中:
所以可用函数F:S→Rnk表示,即=F(s)。这是一个微分方程自治系统,给定初始条件s(0)∈S,微分方程=F(s)的解能对应地描述所有种群的演化过程。对该系统中的某个解进行稳定性分析,如果能证明这个解是稳定的,那么这个解是一个演化稳定策略(ESS)。
(2)模型假设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转型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主要来自知识源企业。知识源企业在向转型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其知识转移策略的选择是有限理性和不确定的,且策略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化学习的过程;同样转型企业在知识来源的选择策略上,也是有限理性和不确定的,其策略的选择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知识的供给方(知识转移方)到知识的需求方(转型企业)存在策略选择上的动态博弈,所以可以认为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博弈过程。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模型假设。
H1:两两博弈,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决策选择是在知识转移方和转型企业之间进行的,可以假设这个动态博弈是在两类组织中两两进行的。
H2:近似眼,转型企业在选择知识转移策略时,总是在已知原有策略分布的条件下,采用与之相应的最佳策略;知识转移方也是如此。
H3:合作条件,转型企业与知识转移方在进行合作时的基本条件是进行知识转移。
H4:合作者总能找到,在知识的供给方(知识转移方)和知识的需求方(转型企业)之间,只要其相互合作的意愿存在,总能找到合作者。
2.4.4.2 建模及分析
在知识转移方与转型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中,知识转移方的策略选择是:要么合作向转型企业转移知识(策略Ⅰ),要么不合作不向转型企业转移知识(策略Ⅱ)。转型企业的策略选择是:要么与知识转移方合作接受其转移知识(策略Ⅰ),要么不与知识转移方合作拒绝其转移知识(策略Ⅱ)。令知识转移方由于知识转移而导致知识溢出的损失为a,知识转移的成本为b;转型企业与知识转移方合作接受转移知识的成本为c,合作导致转型企业转型时原有市场份额的减少损失为d;知识转移方与转型企业合作共同获得的收益为m,若知识转移方获得的收入为μm(其中0≤μ≤1),则转型企业获得的收益为(1-μ)m;因接受知识转移而获得转型成功,给转型企业带来的额外收入为n。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到知识转移方与转型企业的支付矩阵如表2-7所示。
表2-7 知识转移方与转型企业的博弈支付矩阵
这里用α表示知识转移方采用策略Ⅰ()的比例,用β表示转型企业采用策略Ⅰ()的比例。那么状态S={(,),(,)}={(α,1-α),(β,1-β)}可用区域S=[0,1]×[0,1]上的一点(α,β)来描述,其中=α,=β,=1-α,=1-β。若用r1=(1,0)表示以概率1选择策略Ⅰ,r2=(0,1)表示以概率1选择策略Ⅱ,由表2-7可知,对于知识转移方而言,采用策略Ⅰ的适应度为:
f1(r1,s)=β(μm-a-b)+(1-β)(μm-a-b)=μm-a-b
采用策略Ⅱ的适应度为:
f1(r2,s)=β×0+(1-β)×0=0
平均适应度为:
f1(α,s)=α[β(μm-a-b)+(1-β)(μm-a-b)]=α(μm-a-b)
同理,对转型企业而言,采用策略Ⅰ的适应度为:
f2(r1,s)=α[(1-μ)m+n-c-d]+(1-α)[(1-μ)m+n-c-d]=(1-μ)m+n-c-d
采用策略Ⅱ的适应度为:
f2(r2,s)=α×0+(1-α)×0=0
平均适应度为:
f2(β,s)=β{α[(1-μ)m+n-c-d]+(1-α)[(1-μ)m+n-c-d]}=β[(1-μ)m+n-c-d]
依据演化博弈中群体复制者的假定:策略的增长依赖于其适应度,收益高的策略其增长率也高。故依据Malthusian方程,知识转移方采用策略Ⅰ的增长率α/α应等于其适应度f1(r1,s)减去平均适应度f1(α,s),也就是:
于是有
同理可得到转型企业采用策略Ⅰ的增长率:
于是有
由于上述式(2.9)、式(2.10)两组成一个不含时间的二维动力自治系统,若有(α0, β0)使式(2.9)、式(2.10)等于0,则有方程组:
方程组中(α0, β0)即为平衡点或是奇点。可得该自治系统的四个平衡点或奇点为:E1(0,0)、E2(0,1)、E3(1,0)、E4(1,1)。由Friedman理论知,一个用微分方程描述的群体状态,其平衡点的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的雅可比(Jacobian)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确定。由式(2.9)和式(2.10)组成的系统雅可比矩阵为:
由J矩阵,可得到其行列式值和迹分别为:
=(1-2α)(μm-a-b)(1-2β)[(1-μ)m+n-c-d];
trJ=(1-2α)(μm-a-b)+(1-2β)[(1-μ)m+n-c-d]
于是可以得到如表2-8所示的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表2-8 基于雅可比矩阵局部稳定分析的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依据上表,本书提出如下四个命题。
命题1:当μm<a+b,(1-μ)m+n<c+d时,E1(0,0)趋向稳定,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是(不转移,不转移)。
证明:在μm<a+b,(1-μ)m+n<c+d时,在E1(0,0)点可得J1> 0且trJ1<0,故E1(0,0)点为一个ESS。同理可以求得在μm<a+b,(1-μ)m+n<c+d条件下,其他三个平衡点的局部分析结果,详见表2-9。
表2-9 命题1平衡点局部稳定分析
命题1表明,当知识源和转型企业在收益低于投入成本时(μm<a+b,(1-μ)m+n<c+d),双方选择不合作,即(不转移,不转移)。
命题2:当μm<a+b,(1-μ)m+n>c+d时,E2(0,1)趋向稳定,系统此时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是(不转移,转移)。
证明:以命题1类推,证明过程略,下同。
命题2表明,当知识转移方收益低于投入成本(μm<a+b)时,其选择不转移知识的策略;当转型企业的收益高于投入成本(1-μ)m+n>c+d时,其更倾向于选择与知识转移方合作的策略。
命题3:当μm>a+b,(1-μ)m+n<c+d时,E3(1,0)趋向稳定,系统此时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是(转移,不转移)。
证明:同命题1。
命题3表明,当知识转移方收益低于投入成本(μm>a+b)时,其倾向于选择转移知识的策略;当转型企业的收益低于投入成本((1μ)m+n<c+d)时,其选择不与知识转移方合作的策略,即(转移,不转移)。
命题4:当μm>a+b,(1-μ)m+n>c+d时,E4(1,1)趋向稳定,系统此时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是(转移,转移)。
证明:同命题1。
命题4表明,当知识转移方和转型企业在收益高于投入成本时(μm>a+b,(1-μ)m+n>c+d),双方均倾向于选择合作,即(转移,转移)。
2.4.4.3 仿真验证
下面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验证上述四个命题中动态博弈平衡点的合理性,并描绘初始点向平衡点演化的轨迹。本仿真使用Matlab7.0软件,初始点分别取(0.2, 0.9),(0.4, 0.8),(0.5, 0.5),(0.7, 0.4),(0.3, 0.5),(0.9, 0.3)六个点,所取时间段为(0, 300),在区域{(α,β)| 0≤α≤1,0≤β≤1}模拟这六个初始点分别向平衡点演化的轨迹。
在命题1中μm<a+b,(1-μ)m+n<c+d,令各参数μ=0.4, m=10,a=3,b=2,n=2,c=4,d=5。得到平衡点演化图(见图2-14)。
图2-14中显示了知识转移方以α比例选择知识转移,转型企业以β比例选择合作,由不同的初始点向平衡点(0, 0)的演化路径。当α值较高,β值较低时,如初始点(0.9, 0.3),在趋向平衡点的过程中,α值较β值下降更快,表明知识转移方选择向转型企业转移知识策略的比例迅速降低;当β值较高,α值较低时,如初始点(0.2, 0.9),转型企业选择与知识转移方合作策略的比例迅速降低。
图2-14 命题1平衡点动态演化图
在命题2中,μm<a+b,(1-μ)m+n>c+d,令各参数μ=0.4, m=10,a=3,b=2,n=2,c=4,d=3。得到如图2-15所示的平衡点演化图。
图2-15 命题2平衡点动态演化图
图2-15显示,在转型企业由转型导致原有市场份额下降所造成的损失d由5降到3,而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转型企业的合作意愿较强烈,在图2-15中表现为各个初始点在趋向平衡点时β值不断增大,但知识转移方进行知识转移的策略选择则在逐渐下降,最终平衡点趋向E2(0,1)。
在命题3中,μm>a+b,(1-μ)m+n<c+d,令各参数μ=0.6, m=10,a=3,b=2,n=2,c=4,d=5。得到如图2-16所示的平衡点演化图。
图2-16 命题3平衡点动态演化图
图2-16显示,在共同收益不变的情况下,知识转移方的收益分成由0.4提高到0.6后,知识转移方选择合作的比例在上升,在图2-16中表现为各个初始点在趋向平衡点时α值不断增大。而转型企业在知识转移成本和由转型导致的市场份额缩小所造成的损失不变的情况,合作意愿显著降低,在图2-16中,表现为各个初始点在趋向平衡点时β值持续降,所以选择不合作策略(1-β)的比例上升,最终平衡点趋向E3(1,0)。
在命题4中,μm>a+b,(1-μ)m+n>c+d,令各参数μ=0.4, m=15,a=3,b=2,n=2,c=4,d=5。得到如图2-17所示的平衡点演化图。
图2-17 命题4平衡点动态演化图
图2-17显示,在收益分成、各方投入成本和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共同收益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转移方和转型企业合作的意愿均很强烈,在图2-17中表现为α、β值均上升,也就是知识转移方选择知识转移策略,转型企业选择合作策略,即最终平衡点趋向E4(1,1)。
由上述仿真验证可知,本书提出的转型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和知识转移方演化博弈均衡的四个命题是合理的。通过研究,本书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转型企业从外部获取转移知识的博弈过程中,转型企业和知识转移方在投入(知识转移成本)与产出(所获收益分配)不同的组合条件下,达到博弈均衡的平衡点不同;转型企业和知识转移方在非对称演化博弈理论上存在的各个动态均衡点,对应着博弈双方不同的策略选择,其策略选择的合理性通过了数据仿真验证。若基于双方的理性假设,双方最终趋向E4(1,1)这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