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农业产业链研究现状
(一)国外农业产业链研究
从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可知,20世纪50年代,农业产业链最早出现于美国,然后迅速传入加拿大、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重点集中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上,包括农业专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以及政府的推动作用等方面。为了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成立了关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国际组织,如太平洋农业关联产业联盟(PAA)、国际食品和农业关联产业管理协会(IFAMA)和供应链理事会(SCC)等。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聚焦在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以及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Mighell[7]在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纵向协调”的产业发展路径,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包括原材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活动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过程。霍夫曼(Hofman)[8]认为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交流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所以农业信息链管理在农业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Hobbs J. E., Kerr W. A., Klein K. K. [9]研6究了美国牛肉产业链中的纵向协作及价格冲击传输等不同问题;Neves M. F. [10]对水果、果汁等产业链进行过广泛和深入的研究;Man[11]对由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构成的全球棉花产业链进行实证研究。斯迟拜(W. Schiebel)[12]从市场份额与消费者需求两个方面出发,说明最适合农业产业链上合作企业使用的方法就是价值链分析,它可以显著地增加市场份额,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Wen-Chi Huang[13]和克莱文格(Dusty Clevenger)[14]提出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罗斯(Ross J. E.)[15]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行为方法。戴姆(F. van Dam)[16]认为在农业领域,应该加强农业信息链管理,实施信息交流技术。此外,巴西经济学家Decio Zylberztajn[17]对农业产业链(如牛肉、水果、蔬菜等产业链)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找出了制约产业链发挥作用的关键瓶颈,并提出了提高产业链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同时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拓展的空间,尤其是对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对于其组织模式和制度安排研究不够深入,或者研究重视不够,比如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组织模式对农业更为合适、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利益和风险在合作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和分担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圆满的回答[18],尤其是还没有涉及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二)国内农业产业链研究
20世纪90年代,自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傅国华提出农业产业链以来,经过不断探索,理论界对农业产业链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引入现代的生产要素将其延伸、改造,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衔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农业产业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农业产业链内涵的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傅国华[19]提出,农业产业链是依托市场,集中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资源和农产品的合理配置,种养业、运输业、加工业、销售业围绕某“拳头产品”进行“产、加、运、销”或“产、运、销”的链状转动。王凯、韩纪琴[20]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由具体的农产品产业链构成的综合整体,它涵盖了农、林、牧、渔等多个部门。左两军、张丽娟[21]指出,农业产业链包括了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加工环节,甚至于后面的流通和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王国才[22]提出农业产业链是由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为之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是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的网络结构。
2.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及延伸的研究
国内学者结合实践,在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王祥瑞[23]认为,传统的农业产业链因为过窄过短,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自身获取利益的空间,必须打破原有经营模式,将产业链不断拓宽和延伸,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龚勤林[24]认为,延伸产业链是将一条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李杰义[25]认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应包括农产品加工价值链的延长和可拓展价值链的拓展两个维度,并且产业链链环将顺次在地域内(尤其是农村地域)和地域间(尤其是城乡间)进行延伸。从地域空间范围的角度,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分为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区域间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并认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应包括两个维度:农产品加工价值链的延长以及可拓展价值链的拓展。谷永芬、吴倩[26]认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即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体现,向与初级农产品生产有关的前期生产部门延伸;向与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有关的后期生产部门延伸;增加中间环节。
3.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核心是农业产业链的整合。胡少华[27]以江苏雨润食品集团公司为例进行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研究。朱毅华、王凯[28]提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的模型,并以南京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而验证了假设的模型。赵绪福[29]认为,在农业产业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以及经营者、产业链形态等诸多要素上进行整合,同时产业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也要进行分区域、分阶段、跨区域的宏观整合等。张利庠[30]从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双柠檬市场”、“低水平均衡”、“双失灵”和“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四个困境,提出了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建立了一个基于联动优化的新的8现代农业产业链框架和操作模式。宋建晓[31]通过对闽、台农业产业经济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二者生产水平、生产条件与技术等方面差异、互补性,并对影响闽、台农业产业链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两地农业产业链可以进行整合的结论,同时提出构建海峡农业经济区的设想。刘慧波、黄祖辉[32]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链整合可以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特殊目的的整合,其中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实现产业链关联的协同效应。
4.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及应用
韩纪琴[33]运用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对南京市蔬菜产业链进行了分析。王凯、韩纪琴[20]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链管理关系的分析,提出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必须要综合运用计划、组织、决策、控制、指挥等管理职能,对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和技术、人、财、物等要素进行整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陈超[34]对猪肉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组织关系、物流管理、食品安全、行业趋势进行了分析。王凯、颜加勇[35]以江苏农垦集团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链管理在棉花产业的应用状况。王国才[22]在揭示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管理思想引入农业产业链中。
5.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方面的研究
王凯、颜加勇[35]按照“龙头”及其所带动的参与者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专业市场带动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中介组织带动模式、其他模式;根据农业产业链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不同,将农业产业链中组织模式分为公司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合同生产模式。张彦、姜昭[36]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直接受资源禀赋、产品特性、交易频率、资产特征等方面的影响。
总的来看,经过十几年的探讨,我国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且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内涵、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及延伸、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与实证、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及应用、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等方面。这些成果对于本书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已有的研究缺少系统性、规范性。而且还没有发现有学者从农业产业链的角度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研究。
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现状
(一)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1.关于农业产业结构内涵的研究
日本经济学家小仓武一指出,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的“支持框架”,这种框架包括关于土地占有制、农场组织和市场组织的因素和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华莱士(I. T. Wallace)认为,农业结构包括农场数量和规模,农业用地、资本与农业劳动力的占有和控制,投入物与农产品市场的管理以及影响农业政策制定和资源控制等要素[37]。田岛俊雄[38]指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仅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而且还要调整优化要素结构,并且后者更为重要。
2.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阶段的研究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解决供给问题、解决结构优化问题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三个阶段。梅勒[39]根据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情况,把农业发展分为:传统农业阶段、低资本技术阶段、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速水佑次郎[40]把农业发展分成: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阶段、解决农村贫困提高农民收入阶段、调整和优化结构阶段。
(二)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随着我国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点。骆惠宁[41]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内容上讲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这三个层次都有调整优化的任务,也都需要通过调整优化来优化资源配置。李炳坤[42]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既包括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也包括农业外部结构——主要是与其他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卢良恕[43]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可分为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个层次。许立新[44]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结构调整优化和社会结构调整优化。熊善丽[45]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定义为: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使用的重新配置。焦嵬嵬[46]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内涵就是针对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结构产业比重的调整优化,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同时达到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2.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因
魏学武[47]、薛亮[48]等学者认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决策因素、素质因素。曹树生、黄心诚[49]认为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资源、农产品需求、农业技术条件、农业生产过程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田燕[50]认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客观要求;新时期治理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入WTO对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3.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证研究
王红玲[51]分析了农业部门结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他以各行业基期产出在农业中的份额为权重,来衡量该行业报告期的增长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张建武[52]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贡献,并解释了广东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带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李国祥[53]实证分析了1999年启动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刘慧娟、汪上[54]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凤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历程,以及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李生梅、陈宗颜[55]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青海省1991~2008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做了定量分析,测算了青海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农业经济增长的2.27%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刘楠[56]根据2002~2008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4种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利用线性加权灰色关联度和邓氏灰色关联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更为适合;农业经济发展与种植业的关联度是最低的。詹锦华[57]根据1990~2010年福建省农村各产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苗杰[58]实证研究得出2000~2011年烟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较高,该地区水果和肉类产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粮食、花生和水产品产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农民收入随水果和肉类产量的增加、花生产量的减少而增加。刘松颖[59]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地区农业内部层次的结构优化对农民增收、节能降耗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
4.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杨雍哲[60][61]提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要采取“调减数量、提高质量、深化加工、开拓市场”的方法和思路。乔晶[62]提出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优化应从品质结构、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区位结构四方面入手。郑风田[63]指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发展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集聚,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温铁军[64]认为,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推广应用适用农业技术和高新农业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研究现状
(一)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研究
Ellram[65]认为供应链合作经历初始阶段、合作关系建立阶段与精练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Daugherty et al. [66]通过对500家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速度能够影响竞争力”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Ellram[67]研究表明,相互信任、相互承诺可以促进供应链上各企业成员之间的绩效,降低产业链各企业交易总成本;Das and Teng[68]、Gunnar Stefansson[69]认为市场风险对供应链管理绩效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Cho. i T. Y. and Hartley J. L. [70]、Doyle M. [71]、Xu Kefeng[72]、Mohr J. and Spekman R. E. [73]研究表明合作能力对产业链绩效具有显著影响。Fynes et al. [74]回顾了七个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供应商关系模型,认为影响企业——供应商之间合作绩效的最重要因素有信任、信心、共享教育和培训等;Ganesan et al. [75]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来评价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绩效,短期绩效主要反映市场效率情况,长期绩效则反映合作企业间的伙伴关系。
(二)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研究
1.关于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风彬[76]认为供应链总绩效应该至少包括“消费者剩余”和“供应链盈利”。朱毅华、王凯[28]构建的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包括加工企业绩效和供应绩效;戴化勇、王凯[77]以南京蔬菜产业链为例,建立了绩效层次分析模型和绩效评价矩阵,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外部绩效和内部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李俊龙、王凯[78]以物流能力为核心考察了农产品供应链中合作能力、市场环境与市场风险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能力对企业的物流能力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环境的改善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刘征[79]从财务绩效、运作绩效以及合作绩效来构建供应链总体绩效评价指标;卜卫兵、王凯[80]对乳品产业链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原料奶供应商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影响乳品加工企业与其供应商合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双方的合作能力、条件以及合作收益。何一[81]从区域产业融合程度、区域产品创新程度与区域市场竞争秩序来评价休闲产业链整合绩效。陈伟、张旭梅[82]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绩效分为主观绩效(合作目标程度、合作满意度与企业间协同程度)和客观绩效(企业利润率、成本的降低与新产品种类)。
2.关于农业绩效研究方法的研究
樊继红等[83]利用层次分析法、彭国富和张玲芝[84]用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韩国良[85]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绩效进行了研究,徐勇和任一萍[86]运用因子分析法、岳香[8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王喜平[88]利用DEA方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运营绩效进行评价,赵佳荣[89]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指标体系框架,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评价了湖南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胡星辉[90]将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纳入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进行评价。
总之,国内外学术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已经逐步展开,在一些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一致。这极大地丰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理论,为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及影响因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本书在评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