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构形重叠

各地话的基本时间名词如“天、月、年”等都能重叠为“天天、月月、年年”,表示“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之意,其重叠形式的语义与语法功能都与普通话相似,方言间也基本无差异,所以书中不做具体分析。

本节将分析的是方言中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的一些特殊重叠形式,如双音节时间名词“早晨”等能按AAB形式重叠,重叠后表示时间的遍指;方位名词中单音节的以AA式完全重叠、双音节的以AAB式重叠前语素,重叠后都表示位置的极端性等。

一 时间名词的重叠

(一)方言考察

1.官话

云南沾益(山娅兰,2005):

AAB:时间名词的重叠式。如:早早期每天早上、晚晚申每天晚上

云南昆明(张宁,1987;丁崇明,2005):

AAB:早早晨每个早晨、晚晚晨每个晚上

广西柳州(马骏,2001):

AAB:早早晨、晌晌午、晚晚夜、晚晚上等。重叠式含有“每一”的遍指义。

广西荔浦(伍和忠,2006):

AAB:方言中“早晨、晚上、晌午”等几个时间词也可以重叠成“早早晨、晚晚上、晌晌午”,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也是表遍指。

湖南吉首(李启群,1994):

AAB:表示的时间比非重叠式“更早/晚”。如:早早头很早、夜夜头很晚

2.湘语

湖南涟源杨家滩(彭春芳,2007):

AAB:时间名词的重叠式,重叠后表示遍指。如:上上界(唧)、下下界(唧)分别表示每一个上午、每一个下午。

(二)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分析

上述方言点中的双音节时间名词能以AAB式重叠,叠后表示遍指义,这应该是由单音节名词重叠现象的类推作用而产生的,而且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在西南官话。湖南吉首话中的时间名词AAB重叠式表示的意义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指的是比基式“更早/晚”的时间。

与基式相比,重叠式的句法能力更弱,基式可作定语和状语,但重叠后只能作状语。如:早早晨都见他去跑步;他晚晚夜在屋里看电视。

二 方位名词的重叠

(一)方言考察

1.晋语

山西柳林(贾海霞,2010):

AA:边边、心心最中心

AAB:底底上、底底下、顶顶上、边边上、边边起、口口头、角角起、沿沿下、头头起物体的最顶端或最末梢

重叠式都表示位置的极端性。

山西祁县(温春燕,2005):

AA:少数方位名词可以AA式重叠,如:里里里儿、底底底部、面面面儿、边边边儿、顶顶顶部、沿沿沿儿、头头物体的最顶端或最末梢

AAB:顶顶上屋顶、边边上最边上、底底下最底下、沿沿下靠边沿的地方、口口头路口、角角头角落

山西五台(孙小花,2002):

AA:部分可以兼表方位的单音节名词A,可按AA式重叠,包括头、梢、顶、边、根、底等词。重叠后着意强调方位所在,与基式相比重叠后原有词所指范围缩小,“表位置极端处”。如:地边边、房顶顶分别表示地的最边处、房的最高处。

AAB:头头上、边边起、顶顶上等。

2.官话

四川自贡(王翌,2011):

AA:重叠后还是名词,表示方位的极至,此形式较少见。如:边边事物的边缘、底底事物的底层、里里事物的内层

云南沾益(山娅兰,2005):

AAB:重叠式表示方位的极至。如:以以首最里面、底底下最下面、边边上、高高上。

云南昆明(丁崇明,2005):

AAB:重叠以后表示量级别的加深。如:底底下、底底上、后后首、边边上、上上首、下下首、里里首、外外首、前前首、顶顶上、尖尖上。

广西桂林(邓丽,2011):

AAB:如里里头、底底下,它们在句中主要作宾语和定语。如:他总坐倒里里头,不认真找看不倒他;底底下那几件衣服我从来没穿过。

广西田林(甘天龙,1999):

AA:旮旮角落处、顶顶顶峰、边边边沿、角角角落、底底底部等。

广西柳州(马骏,2001):

AAB:凡是双音节方位词都能重叠,重叠后表示量的更进一层。如:高高头、上上头、外外头。

广西荔浦(伍和忠,2006):

AAB:双音节方位词往往以AAB式重叠,重叠后表示在多维空间的量上比基式更高一级,甚至表示一个最极。如“底底下”表示最底下,这类的重叠式还有前前头、后后面、里里头、下下面、中中间、外外头、下下面、高高头顶上、里里面、外外面等。其句法功能方面与基式一致,都可以作主语、宾语(或主语、宾语的中心)及定语。如:前前头才是我的厨房;他是从里里头钻出来的;中中间的(那个)框框有点歪。

湖南吉首(李启群,1994):

AAB:重叠式表示“最”的意思,如:压压脚最下边、高高上最上面、边边上最边上、里里坎最里边

青海西宁(李艳,2010):

AA:面面表面的、里里、底底、傍傍旁边、尖尖、根根、顶顶最上方的

山东郓城(吴永焕,2003):

AA:表示“向某个方位稍微挪动一下位置”的意思。可以重叠的方位名词有东、南、西、北、里、外、上、下、后等。重叠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放在“往、上”等表示方向的介词后构成“介词+方位词重叠”结构。如果前有“再”修饰限制或者后带了补充成分“点儿”,前面的介词常常可以省略。如:忒挤,里里太挤,向里靠靠;这张画儿得往上上向上贴一点;门口的人再里里再往里走走

山东胶南(高先,2010):

AA:单音节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边”等重叠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意义上都有往此方位稍微挪动一下的意思,在句中直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如:你往里里,叫您姐姐坐了外边儿;你靠外外,给我倒块儿地方。

方位词“边、角”等重叠后,语法意义上表示程度上的加深,有“边缘”的意思,这类重叠式往往需要儿化,并且加后缀“下”,表示“最边缘”的意思,如:边边儿下、角角儿下。

山东郯城(颜峰,2011):

AA儿:重叠式表示某一方位的尽头。如:头头儿、角角儿、边边儿、上上儿、下下儿、底底儿、跟跟儿。

山东微山(殷相印,2006):

A儿A儿:基式是儿化方位词,重叠后表示“最……”的意思,重叠部分变调为高平调55。如:尖儿尖儿、梢儿梢儿、角儿角儿、头儿头儿、跟儿跟儿等。而且基式往往还可以表示事物的某一部分,重叠式只能表示方位。

陕西户县(孙立新,2008):

AA:重叠式还可儿化或带“子”尾,如:边边—边边儿—边边子、沿沿—沿沿儿—沿沿子、底底—底底儿—底底子、尾尾—尾尾儿—尾尾子。

AB儿B儿:表示方位的极限,如“里头儿头儿”指最里头。其他还有如:边头儿头儿、底下头儿头儿、上头儿头儿、东头儿头儿、西边儿边儿等。有时它还能再重叠成“AB儿B儿AB儿B儿”,如“里头儿头儿里头儿头儿”表示最最里头的重叠式。

河南南阳(张辉,2004):

AAB:底底下、边儿边儿起。表示“最下边、最边上”之意。可以作定语和状语。如:底底下的那本作业是我的;边儿边儿起坐着的那个。

河南孟州(刘佳佳,2008):

AA起:方位词重叠后表示极端或极点的意思,一般后面加一个虚词词尾“起”。如:角儿角儿起最角落、边边儿起最边缘、头儿头儿起最前面

江苏丰县(高海珊,2008):

A儿A儿B:跟儿跟儿前、边儿边儿间、尖儿尖儿上、头儿头儿上。

湖北丹江(苏俊波,2007):

AA:方位名词“里、的(里)、边、底、角、头、尖、根”等都能重叠,重叠后表示在方位指向上程度加大,向前更进一步。

AAB:双音节方位名词的重叠形式。如:里里面、的的(里)头、边边起。

3.吴语

江苏无锡(王健、高凤,2003):

AAB:边边头、沿沿头。

江苏苏州(汪平,2000):

AAB:顶顶浪、边边浪、口口头、角角落头。

4.徽语

安徽歙县(孟庆惠,1981):

AAB:前前头顶前面、中中间正中间、后后头顶后面、里里头顶里面、外外头、当当中最中间、当当顶顶上面、边边头最边上、上上头最上面、下下头最下面

5.闽语

广东汕头(施其生,1997):

AA:单音节方位词重叠式的形式。如:顶顶、北北最北边、底底最里面

ABAB:双音节方位词的重叠形式,这类词很少。如:顶爿顶爿最上面

和基式相比,重叠式增加了“最”的意义,常指某一方位的最尽头。语法性质与基式方位词基本相同,但黏着性弱些,自由性强些。

福建宁德(陈丽冰,1997):

AAB:方言中有一部分表示方位的“A头”名词可以重叠为“AA头”式,重叠的作用相当于方位词前面受程度副词“最”的修饰。如:角角头最角落、底底头最底下、尾尾头最后头、边边头最边上

福建福州(陈泽平,1998):

AA:边边、角角、乾乾沿儿

福建泉州(林华东,2008):

AA:表示极端的意思,如:尾尾很后面、边边很边缘、底底最底层、头头最初。部分方位词还可以有三叠式,如:尾尾尾最后、边边边极边缘。与二叠式相比,显然重叠的次数越多,表示的程度越深。

福建莆田(蔡国妹,2006):

AAB:头头前很前面、中中央很中间、下下底很下面

6.赣语

江西武宁(阮绪和、陈建华,2006):

AA:表示方位的极至。如:角角最边角、边边最边缘、底底最底部

AAB:凡是双音节方位名词都能这样重叠,如:后后头、上上边、外外边、里里面等,重叠后主要是加深程度,表示方位的极至。

江西南昌(熊正辉,1979):

AA子:杪杪子、尖尖子、舷舷子、角角子等。它们往往与方位词“上”组合成方位短语,如:杪杪子上树梢或针尖儿的最顶端、尖尖子上某种物体如笔尖的最尖端、舷舷子上床或桌子等的最边缘位置、角角子上最靠角的地方

江西修水(罗芬芳,2011):

AAB:表示位置的尽头。如:角角里、边边上、表表上、底底里。它们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如:角角里是只鸡;苹果生在表表上;底底里的酒更甜。

7.湘语

湖南新化(刘卓彤,2007):

AA:重叠式表示处所位置的极端性,如:边边、尖尖、顶顶、心心、头头等。

(二)方位词重叠的形式、分布、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从形式上看,方位名词有四种重叠形式“AA”“AAB”“ABB”“ABAB”。

单音节方位词,以单纯重叠形式为主,只有个别方言点中还需加上后缀(如江西南昌和河南孟州话中“AA”式还需分别加词缀“子”和“起”,构成“AA子”和“AA起”加缀重叠式)。

双音节方位词有三种重叠形式:只重叠前语素或后语素以及完全重叠。绝大部分的方言点都是以AAB形式重叠,其分布很广,可见于各大方言区;ABB和ABAB两种重叠式则只分别出现于陕西户县和广东汕头,施其生(1997)指出汕头话中的双音节方位词很少能够重叠,但也并非没有,比如“顶爿”可重叠为“顶爿顶爿”,意思是“最上头”。AAB形式成为双音节方位词重叠的优选形式,原因与其内部结构有关,因为大部分的双音节方位词都是派生结构,中心语素在前。

虽然各方言方位词重叠的形式有细微差异,但语法意义都是一样的:语义上强调其位置,基式往往只是一般地指示位置,而重叠式所表示的方位带有了一定程度的极至性,或者说它们在空间量的指示上比基式更进一层。比如河南南阳话中的“底底下、边儿边儿起”分别表示“最下边、最边上”之意。

方位词重叠后,其语法功能仍与基式保持着一致性,在句中主要作宾语和定语。如:

我睡外外头,你睡里里头。

底底下那本书是你的。

有意思的是,河南孟州、江苏丰县和湖北丹江等官话方言中方位词还有三次甚至四次重叠现象。

河南孟州(刘佳佳,2008):

AAA:头儿、角儿、边儿等五个词语还可以三叠,也表示“最……”之意。如:“头儿头儿头儿”为“最前面”之意。

AAA三叠形式的第三个音节读轻声,所以它所表示的程度与“AA起”形式所表示的程度相同。二者的语法作用完全相同。可作处所宾语和定语。如:

把书放到头儿头儿起。|把书放到头儿头儿头儿。

头儿头儿起呐书是我呐。|头儿头儿头儿呐书是我呐。

江苏丰县(高海珊,2008):

A儿A儿A儿A儿B:它是“A儿A儿B”的再重叠形式,所以可以重叠为“A儿A儿B”式的方位名词,也都具有“A儿A儿A儿A儿B”的重叠式。如:跟儿跟儿跟儿跟儿前、边儿边儿边儿边儿间。

重叠的次数越多,表示的程度就越高。如“尖儿”表示山尖的一部分,“尖儿尖儿”则比“尖儿”高,“尖儿尖儿尖儿尖”则是指山最高的地方,表示一种高到不能再高的程度。

它们还可以受程度副词“最”的修饰。如:最边儿边儿、最边儿边儿边儿边儿。

湖北丹江(苏俊波,2007):

AAA、AAAA:单音节方位名词能三次或四次重叠,与二叠式相比,它们在方位指向上更进一步强调程度加深、加大,带有夸张的意味,而且重叠次数越多,越强调名词表示的方位指向。如:我叫钱装在衣服里里里面,看谁偷得走。|你敢站到树尖尖尖尖上吗?

这些地方也都存在方位词的二叠式,相比之下,多叠式在方位指向上更进一步强调程度加深、加大,带有夸张的意味,也就是说重叠次数越多,往往越强调名词表示的方位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