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主流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 “场域”理论解读
“场域”理论由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是用来分析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工具。场域是布迪厄在1966年的《论知识分子场及创造性规划》中最初使用的一个术语,到了70年代后,场域概念在他的著作中显示出重要性。布迪厄认为,“场域才是首要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布迪厄认为,社会世界是由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所谓社会小世界,就是客观关系的空间,也就是场域。他是这样对“场域”下定义的,“从分析的意义上来说,场域可以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就这些位置的存在及其强加于它们的占据者(无论是行动者还是机构)的种种限制而言,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不同类型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和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各种特定利润”。这一概念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场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布迪厄说,我们可以把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作用得以发挥,并且,由于这种作用的存在,对任何与这个空间有所关联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即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的场域都有各自的逻辑和运作规则。例如,“艺术场域或经济场域都遵循着它们各自特有的逻辑:艺术场域是通过拒绝或否定物质利益的法则而构成自身场域的;而在历史上,经济场域的形成,则是通过创造一个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意就是生意’的世界才得以实现的,在这一场域中,友谊与爱情这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关系在原则上是被摒弃在外的”。
第二,场域是一个由客观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空间。布迪厄强调,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这些关系如同磁场中的磁场线对场域的行动者产生作用,从而影响行动者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
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冲突与斗争的空间。布迪厄认为,场域不是一个静态的、单一的场所,而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他曾经说过:“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挣脱的空间,这些挣脱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进一步说,作为各种力量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结构,场域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用集体或个人的方式)所寻求的各种策略的根本保证和引导力量。场域中位置的占据者用这些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他们自身的产物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而行动者的策略又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他们的策略还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对场域的认知,而后者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从场域中某个位置点出发所采纳的视角。”
二 舆论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舆论场概念
“场”原先是物理学的概念,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麦克斯韦创立了“场”的概念。随后“场”的概念被引用到社会学的领域,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示,物质运动总是受制于一种无形的相互作用的力,只要找出这种力以及它的作用规律,就可以对物质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它们的相互作用总是被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这样就形成了“场”的概念。用“场”的范式研究社会舆论,能认识舆论产生的环境机制。“场”不仅是舆论形成的条件、空间,而且是推动舆论发展的契机,甚至制约着它的正负方向。“场”成为意见产生的共振圈。
舆论场是指,包含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表现为公众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包含多人的体验、现实需要及彼此呼应。无数个人的要求、愿望、主张、态度,只有在一定场的制约下,经过多方位的交错、协调、组合,才能形成一致意见,即舆论。舆论是舆论场的产物。
舆论的社会场是由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决定的。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利害相关、联系较多的小社会里。他们在特殊时机会突然陷入容易引起思想共鸣的环境,因而产生对社会问题或重大事件的思想爆破力。而场的刺激、烘托、容纳、怂恿使带有爆破力的思想迅速传播,很快被众人接受,形成广泛的社会意见。
那么环境是舆论场的空间,人们所形成的各种舆论圈只有在共同空间的刺激、容纳下才能形成大规模的共同思想。舆论场作为舆论形成的温室,加剧了舆论圈的扩散和融汇,使人们的情绪由郁积走向激荡,迅速形成巨大的意志合力。
而本研究所界定的舆论场是由大众传媒表达舆论所形成的舆论场。因为自大众传媒出现之后,媒体就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流通渠道。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媒体在公共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它甚至已成为公共讨论的中心。近20年来,绝大多数国家都被深深地卷入全球化浪潮中。在这过程中,媒体也深度介入公共舆论与政治行动之中。可以说,在一个民主社会,忽略大众传媒而谈舆论,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倘若民主社会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所谓的社会舆论。以大众媒体为载体的表达舆论所形成的场,可使每位受众都受到舆论的制约。那么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大众传媒所营造的舆论场会比其他意识形态更直接地影响政府的活动、受众情绪和社会舆论。
(二)舆论场构成的基本要素
舆论场的构成有三个因素,即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舆论场的渲染物(渲染气氛),如图1-1所示。
图1-1 舆论场构成要素
1.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
构成舆论场的主要因素是同一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往频率。人们集结密度越大,也就越能构成人们交流意见的条件。许多人共栖于同一个场所,在多向交往中自由倾诉各自的观点,意见的交融逐渐形成大体相同或相近的见解,而差异甚大的意见不是互相统一,就是进一步背离,最终形成一种或多种共同意见。这样,一定聚众的场合,人员相邻密度增大,表达意见活跃,许多人被感染和产生趋同心理,意见的扩展范围与速度就不可控制。
2.舆论场的开放度
舆论场的开放度,即舆论场和社会整体环境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大小,是舆论产生不容忽视的因素。舆论场开放与否,不仅关系到舆论的形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生正确的舆论还是错误的舆论。狭小的舆论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建立起纵横畅达的意见通道,形成的舆论往往是整个社会动向的反映。
舆论场的开放度还包含一层含义,即社会环境有宽松的言论自由,人们的思想和议论不会带来危险,舆论越容易形成,越有可能采集到正确的意见。局部社会环境开放,若和外界各种意见经常处于交流状态,那么舆论的错误成分也会被及时去除。
反之,在一个闭塞的社会环境中,要么意见很少,要么意见单一化,易使受众主观判断,那么广大受众在不知晓外界情况之下,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而形成正确的舆论,表现出思想的随意性和种种谬误。
社会环境封闭使外界信息的流入受到阻隔,人们孤陋寡闻,眼界狭窄,一旦获得一点外界消息,哪怕是得到歪曲的小道消息,也会立刻激起舆论大哗,产生种种舆论震荡。可见,舆论场的封闭性如果和人员的密度相耦合,往往促成错误舆论的产生,而舆论开放的同时又具备人员的密度,则有助于正确舆论的形成。
3.舆论场的渲染物
渲染物或渲染气氛是构成舆论场的重要因素。一定环境的诱惑力、鼓动气氛,有时能增强某种意见的感染力,使舆论提前形成。渲染力是由许多具体物象组成的,其声色造型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和关注。例如,一定场合飘扬的旗帜,凌空飘荡的彩色气球,口号此起彼伏,标语纷呈如织,战歌嘹亮,金鼓齐鸣,对演说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各界人士激昂的表态,把群众带到“事故”现场,举办各种展览会,等等。凡显示强烈、鲜明情态的实物、场景和声响,都能构成舆论场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强劲,不断产生激发社会情绪的氛围和压力,使舆论呈现波澜壮阔的声势。
构成舆论场的三个要素,为舆论的产生聚合了多项外力的作用。当它们刺激其间活动的大多数人时,人们便迅速萌发一种信念,人们的见解也归顺到同一个方向。这时,信念和见解将铸成坚不可摧的意志合力,舆论也就展现出来。
三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理论框架
本研究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以此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以及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问题,以场域理论来思考,即从关系角度来思考,从宏观上阐释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一定的场域中进行,结合刘建明在《舆论传播》中提出的舆论场构成的三个因素——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渲染物(渲染气氛),作为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是通过一定的空间或平台来体现。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构建,对于舆论引导所起的作用,首先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受众进行交流、对话,从而扩大场域的空间。而舆论场的开放度实质上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紧密联系的交叉点主要反映在以大众媒体为载体的舆论场,通过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议题,即舆论场的内容来体现,从而丰富场域的内容,增强场域的吸引力。舆论场的渲染物或渲染气氛也是舆论场构成的重要因素。渲染物(渲染气氛)可由各种话语构成,通过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传播的转变,从高语境传播方式到低语境传播方式的转变,营造参与、交流、互动的氛围,从而增强场域的渲染力。
本研究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方式建设三个维度对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进行全面研究。
其一,平台建设,实质上就是指我们舆论阵地的建设。“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舆论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主动占领,就会被其他思潮占领。我国主流媒体实施“大媒体”战略,以强势传统主流媒体为核心,与多种媒体交互传播而成的多平台、规模化发展模式,使传统主流媒体与同类媒体资源互补,以及拥有不同介质的新闻传媒,整合宣传资源,增强媒体实力,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种媒体互动的舆论阵地。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更要占领新兴媒体舆论阵地。因为一些非主流媒体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较大,更接近社会舆论,再借助新媒体的广阔平台,那么非主流媒体的舆论场在面对相似的舆论情境时,往往会表现出与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舆论相背离、相排斥。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舆论阵地,对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核心理念,它能够有效制约和引导非核心、非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它应该具有开放、包容的品质。只有开放的才是包容的,也是长久的。它需要进一步凝练,避免封闭性,才能吸引受众。只有贴近受众需求,丰富场域内容,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可度高的效果。作为主流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报道,要注重“人·事·情”的融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习总书记的“8·19”讲话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人是价值的主体,是先进价值观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人”作为主体,做主角,是传播价值的最佳载体。二是善于讲故事,讲故事说理。“讲故事也是生产力。”一个国家的记忆,可以通过“故事”来呈现,讲故事是传播价值的最佳方式。刘云山同志于2014年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指出,“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三是坚持以情动人,诉诸感情的价值传播。刘云山还着重强调,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识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可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这三项原则紧密联系,相互交融,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感染力。
其三,方式建设。创新话语表达,营造“参与·对话·互动”的舆论环境,增强场域的渲染力。做到两个转变,一是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传播的转变。因为“对话交际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按照苏联学者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人类社会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交流,不是封闭的自我言说,而是开放的对话。由此可见对话的重要性。传播的本质就是对话,传播的最终目标不只是传播传者的思想、主张,而且是与受者的思想与主张相互作用、交流,因此传播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而对话是需要过程的,需要经历“对话—有效对话—与受众的沟通—得到受众的认同”整个过程。基于对话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从独白式的宣传根本性地转变到对话式交流,要强调对话式的话语修辞。注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受众分众化的研究,强调传受双方交互的传播模式。
二是从高语境传播方式到低语境传播方式的转变。美国学者霍尔(Hall)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具有语境性,根据信息由语境或编码表达的程度,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并提出了两种传播类型:高语境传播(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与低语境传播(low-context communication)。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往注重高语境新闻文本,与现有的语境脱离,缺少一定的新闻背景材料作为支撑,不告诉受众为什么,只是单一地宣传是什么,过于悬空化,不能消除广大受众的理论困惑,对受众关心的某些重大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缺乏有说服力的回答。理论本身表达不简洁、不易记。若采用低语境新闻文本,提供完整的、真实的、公开透明的信息,语言简洁,直截了当,可以降低受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费力程度,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加强其有效传播的强度(见图1-2)。
图1-2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