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载志: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10~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水电站兴建的地缘基础

2.3.1 云南地理与历史环境

云南是中国西南的门户,东邻贵州、广西,西面同缅甸毗连,南面与老挝、越南接壤。北依西藏和四川,北回归线横贯云南南部,北靠亚洲大陆,南依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面积为398583平方公里。云南不仅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而且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多样化,有热带、亚热带、温带、高原等气候类型,从热带雨林到高原草甸,生态丰富。云南处于青藏高原的南部延伸区域,整个地势具有阶梯形特点,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低点海拔76.4米,在与越南交界的南溪河口,最高点海拔6740米,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地貌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约占84%,高原约占10%,在山地和高原之间的低洼地方是盆地,当地人俗称为“坝子”。虽然坝子(盆地)只占到6%,但它是云南核心的农耕地带,坝子按着阶梯地形分布在云南的各个地方,坝子适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发展。坝子数量很多,面积大小不等,著名的坝子有昆明、大理、玉溪、曲靖、沾益、陆良、宜良等。这些坝子适合农耕,坝区是云南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昆明坝子最大,是云南开发历史最久、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云南开发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是古“滇国”,在西汉时候被称为“彩云南”或“云之南”,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南诏野史》上曰:“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明)杨慎:《南诏野史》上卷,(清)胡蔚订正,云南省图书馆,清朝刊本。昆明当地的一些老人还和我讲了另一种传说。


很古的时候这里是滇国,古滇之地层峦叠嶂、河流密布,山高险峻,被中原人称为“神秘之境”。西汉时,汉武帝刘彻统治时候,一天朝中大臣上奏皇上说从滇国有通往身毒(今天印度)的一条古道,可以和身毒通商往来,汉武帝希望能打开汉朝西南的通道,于是立即派得力的大臣去滇国寻找,去滇国的大臣回来说,滇国山岳盘结、山林阻隔,古道不知道隐藏在何处,滇国百姓说除非能看见七彩之云才能找到这条古道。此后,汉武帝一心盼望找到古道,他每天在长安的宫殿中登高遥望西南,盼望有一天能看到七彩之云。一天他终于看到了有一片七彩云朵在西南的天边飘移,立即派大臣们去追逐彩云。使臣们骑上快马不断地追赶,彩云时卷时展,一会儿浮现一会儿隐藏,似乎与使臣们开着玩笑,使臣们紧紧地追赶着彩云,但是山高水险,累死了很多匹马。七彩云海在天边时有时无,使臣们翻山越岭一直追到了滇池这个地方,终于看到了彩云驻留在山峰的顶端,不断变换着七种色彩,不断变换着形状,都看呆了。找到彩云后,大臣们赶忙四处找寻古道,果然找到了那条直通身毒的古道,使臣们在回去的路上发现滇南泽这块地方湖水泛着涟漪,土地肥沃,不禁赞叹这里是块吉祥宝地,回朝禀报汉武帝,汉武帝不禁大喜,当即下诏令在此地设置郡县,赐名为“云南”。笔者根据2010年8月17日访谈录音整理。


以上故事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故事中所指的滇国,还有西汉时在云南设立郡县,这些在史书中能找到记载。《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五十六中说: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西南夷指西南的少数民族,夜郎是西汉时的古部族,也是古王国,成语“夜郎自大”指的就是夜郎王。但是,滇也是西汉时的古部族,古王国。历史学家尤中认为“滇”出自云南彝族语。因当时滇国还没有汉族。彝语称山间平地为“滇”,也写作“甸”。今云南以“甸”为名的地方有鲁甸、寻甸、倘甸、花甸、荞甸等等。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彝族居住的地方。参见尤中《古滇国、夜郎考》,《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史记》的记载说明在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初期滇国就存在了,到了西汉汉武帝征服滇国,在滇国设立益州郡,《史记·西南夷列传》上提到“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庄蹻率兵来滇国之前,居住在滇国的主要是僰族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僰,羌之别种也。”僰族人是羌族人的支系,僰族人是今天布朗族和佤族的先民,也有的民族学家认为其是白族的祖先。当时在滇池周围的除了僰族人,还有昆明族和叟族,昆明族人构成了近代的彝族的主体,叟族一部分形成了后来的哈尼族、傈僳族、阿昌族,还有一部分形成了后来的彝族。尤中:《古滇国、夜郎考》,《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汉武帝在滇国设置益州郡以后,汉人不断迁入,滇国自战国初期的独立自治转变成汉一统下的郡县,到西汉末年,滇国已经是以僰族为主体,多民族混居的区域。《史记·西南夷列传》上说:“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史记》中提到的从滇国通往身毒的通道被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这说明在滇国时期云南与国外存在商贸和文化交流。据黄懿陆的历史考证,西汉时期,滇国各民族融合,到了东汉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才灭亡。黄懿陆:《滇国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第85~87页。滇国存在的时间将近四百年。滇国的覆盖范围主要在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

史书的记载在20世纪的在原古滇国地址上的几次重大考古发现中得到了印证。1955年3月考古学家又在滇国当时的都城晋宁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古遗址中发掘出100余件青铜器。1958年又在这里挖掘出20座古墓,其中出土的随葬品以青铜器为最多,这次发掘最重大的发现是在第六号墓中出土了“滇王之印”,金印篆字孙太初:《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及墓葬》,《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从而也印证了《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说的汉武帝“赐滇王玉印”的史实。1972年,考古学家又在临近晋宁县的江川县李家山遗址中发掘古墓27座,文物以青铜器为主,其中“牛虎铜案”被定为国家级文物,石寨山墓群和李家山墓群的年代后来被考古学家鉴定为战国时代中期甚至更早。滇国的墓群里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祭祀器、生产工具、兵器、乐器、生活用具等,比同时代的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的种类还多,而且工艺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并不逊于中原地区。滇池湖畔的青铜从战国到东汉的滇国时期,其工艺技术和物质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此外,考古学家还在石寨山墓群和李家山墓群中发掘出了蚀花的肉红石髓珠、有翼虎纹银带扣、列瓣纹金属盒、琉璃珠等南亚、中亚、西亚等地的文物,这更印证了滇国时期云南就已经在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说明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和融合、多种文化交流和汇合的地方,南方丝绸之路表明云南不仅与巴蜀、番禺进行商贸文化交流,而且与西亚、东南亚、南亚的国家有贸易往来,滇国的经济和文化是围绕滇池而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滇池养育了早期的云南先民,他们建立起了多元的民族文化,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也证明了滇池流域较发达的物质文明。本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将滇池孕育的多元的民族文化称为“滇池文明”,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了滇池文明孕育了今天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2.3.2 滇池水域与滇池文明

滇池古称为“滇南泽”或“昆明湖”,在昆明市西南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上曰:“有池,周回二百余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99,第232页。滇池地处红河、珠江、长江这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滇池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典型的断陷湖泊,共有20多条河流进入滇池,盘龙江是滇池的主要入海口,海口河是滇池的唯一出海口,海口河进入安宁以后被称为“螳螂川”,螳螂川的上游就是石龙坝。滇池湖盆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滇池四周土地平坦广阔。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滇池湖盆地就有居民从事农业活动;考古学家在滇池湖盆地发现了许多新石器遗址,历史学家方国瑜在《滇池水域的变迁》一文中提到“在滇池西南到东南地区分布着很多螺壳堆,据解放后考古调查,在海口至官渡一带,发现有十四处,这些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方国瑜:《滇池水域的变迁》,《思想战线》1979年第1期。。遗址上出土的除了螺蛳壳,还有很多陶瓷品、石斧、石锛等,在前文中提到的石寨山遗址和李家山遗址,还有后来发掘的官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很多都留有稻壳和稻穗的痕迹。人类学家汪宁生经过考证认为:“滇池周围的居民也以经营原始农业为生活主要来源,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稻,据陶片上的谷壳痕迹来看,其品种也是一种粳稻。”汪宁生编《云南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第20页。考古发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滇池湖盆地就有先民种植水稻,从事农耕生产和渔猎等。新编昆明市情编委会编《新编昆明市情》,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第10页。上文已经说过战国末年庄蹻入滇国之前,僰人已经居住在滇国。《史记》上说,“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耕田有邑聚”,可见滇池环湖沿岸的先民已经在这里劳动和生息。滇池属断陷构造湖泊,迄今已有约1200万年的历史。在古地质年代,湖盆北起今松华坝,南至今晋宁十里铺,水深可达百米,今天的昆明市区还在古滇池之底。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今天,滇池水量和滇池文明都在不断变迁着:新石器时代,滇池湖岸线沿着海拔1890米的等高线延伸,最早的先民开始种植水稻、渔猎和制陶,滇池文明开始孕育;从战国到西汉时期滇池水位降低,西汉王朝还在滇池地区设立了益州郡,田地的垦殖和青铜器的冶炼,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使得滇池文明逐渐形成。唐宋时期,滇池北部被开发,由于开垦田地,滇池水位有所下降,湖岸线大约沿着1882米等高线延伸,南诏国、大理国崛起,和唐宋王朝往来频繁,互通有无,滇池文明在和中原文明的互动、渗透和融合中得到发展。到了元朝,云南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又从大理转移到昆明地区,忽必烈派赛典赤治理云南,云南正式建省。赛典赤大规模地组织军队和百姓在滇池地区进行屯田,挖海口河,疏通螳螂川,滇池面积由510平方公里缩小到410平方公里,因为大量屯田,昆明地区出现了拥有土地的自耕农,赛典赤还开通了云南到缅甸的通道,滇池文明传播到中亚和南亚一带。到了明代,明太祖在云南设置了布政使司。军屯、商屯、民屯进一步扩大,滇池地区的人民在获得灌溉便利的同时,也不时遭受洪水的威胁。据明正德《云南志》卷二说:“滇池为云南巨浸,每夏秋水生,淋漫无际,池旁之田,岁袄其害。”于是明朝时候,数次疏通滇池的出水口海口河,滇池面积缩小到350平方公里。同时,滇池地区也进驻了大量的移民人口,有军事移民,也有商贸移民等。移民使得滇池文明和中原文明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明朝在滇池兴修水利和进行戍边移民的同时,修了一条昆明到京城的商道,运输盐和普洱茶还有奇珍山货等,同时明朝通过驿道建设,拓宽了兴起于唐朝时期的茶马古道的路线,使得茶马古道在明朝达到鼎盛。经过昆明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支,一条是通向中原的,是从大理、楚雄到昆明、曲靖,从胜景关进入贵州,经湖南进中原;另一条是通往越南的,从云南昆明,经红河,由河口进入越南,再由越南转到南亚、东南亚。滇池文明和南亚、东南亚文明也通过茶马古道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明清以后大量人口移民进入滇池地区,“清朝滇池水位约在1887.2米,水域面积为320.3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64公里,库容积16亿立方米”昆明市水利局水利志编写小组编《滇池水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第56页。,清政府多次在滇池水域进行屯田,很多陆地露出水面,其中昆明的海埂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陆地的。环境的变迁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滇池的面貌。从清朝晚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滇池的水位和面积变化不大,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围湖造田使得滇池面积严重缩小(见表2-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云南断陷湖泊环境与沉积》,科学出版社,1989,第11页。但是从清朝晚期到现在,滇池作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一直没有变过。清朝晚期到民国初年战争频繁,滇池流域的人口较明朝时候大大减少,1885年签订的《中法新约》向法国打开了西南的门户,开埠通商客观上促进了滇池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联系,也为滇池地区近代交通、外贸和水利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从新石器时期以来一直到中法战争,滇池文明一直被局限在“以农为本”的结构中,虽然在与中原、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商贸往来中触碰到过工业文明的火种,但也只是在边缘徘徊,一直到中法战争后,滇池文明才开始转向工业文明。

表2-1 滇池水域变迁推算

资料来源:根据昆明市水利局水利志编写小组编《滇池水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第59页)和昆明市委办公厅等编《昆明辉煌的五十年》(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第22页)整理。